羿射九日文言文翻译

2023-12-03 18:02

1个回答

1. 羿射九日文言文

《羿射九日》出自汉·刘安《淮南子》。

《羿射九日》原文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射九日》译文

而到了尧帝的时代,十个太阳一起出来,烤焦了庄稼禾苗,晒死了树木花草,使百姓没有可吃的食物。猰 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这些凶猛禽兽一起出来残害百姓。于是尧帝让羿在畴华这地方杀死凿齿,在凶水这地方杀死九婴,在青丘泽射死了大风,又往天射落九个太阳,在地下杀死猰貐,在洞庭斩断修蛇,在桑林擒获了封豨。这样,百姓都高高兴兴,推举尧为天子。

2. 羿射九日的译文

【原文】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本经训》

【译文】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

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 *** ,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

还有其它多种灾害,诸如……

于是,尧派后羿去为民除害。

后羿把这些灾害一一清除。

尧领导人民建立了如此巨大的丰功伟绩,深得民心,受到了人民的爱戴,推举尧为的领导人。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来,把草木都晒到焦了,尧命令羿去把十个太阳射下来,(羿)射中了九个太阳,九个太阳中的九个金乌都死了,羽毛和翅膀掉了下来,就留下了一个太阳。

3. 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羿射九日

夏王让后羿把箭射在一平方尺的兽皮、直径为一寸的靶心上,于是告诉后羿说:“你射这个,射中了,就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剥夺你拥有的封地。” 后羿听后脸色不定,呼吸紧张局促。于是后羿拉开弓射靶,没中;再次射靶,又不中。 夏王对大臣傅弥仁说:“这是后羿,射箭是百发百中的;但对他赏罚,就不中靶心了呢?”傅弥仁说:“就像后羿,高兴和恐惧成为了他的灾难,万两黄金成为了他的祸患。人们若能抛弃他们的高兴和恐惧,舍去他们的万两黄金,那么普天之下的人们都不会比后羿的本领差了。” (选自《苻子》)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 *** ,老百姓连 后羿射日

吃的东西都没有。 猰貐、凿齿、九婴、大凤、封豨、修蛇都来祸害人民。(于是)尧派使后羿去为民除害到南方泽地荒野去诛杀凿齿,在北方的凶水杀灭九婴,在东方的大泽青邱系着丝绳的箭来射大凤,射掉九个太阳,接着又杀死猰貐,在洞庭湖砍断修蛇,在中原一带桑林擒获封豨。后羿把那些灾害一一清除。民众都非常开心,并推举尧为皇帝. (选自《淮南子》)

4. 养田基射箭文言文翻译

养由基善射版本一:【原文】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有基曰:“人皆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战国策·西周策》)【译文】楚国有名叫养由基的人,很善于射箭.离开柳树100步而射树叶,百发百中.左右的人都叫好.有个人从旁走过来说:“你已经善于射箭,可以教给你如何学射了.”养由基说:“别人看了我射箭后都说好,而你却说可以去教我射箭,你为何不代替我去射百步之远的柳叶呢?”这个人说:“我不能教你伸直左臂支弓,弯曲右臂开弓的技巧.那种射柳叶的功夫,虽然百发百中,但是他不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停息调理,不一会儿工夫力气用完,弓也拉不正,箭也射不直,一次箭射不中柳叶,先前百发白中的名声也全部丧失了.”【说明】本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留有余地,特别是取得成功的时候要善于养精蓄锐,否则会前功尽弃.版本二: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史记·周本纪》)。

5. 孙叔敖杀两头蛇文言文以及其翻译

九年义务教学版:孙叔敖为婴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文言文版: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编辑本段译文九年义务教学版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哭着回家.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文言文版孙叔敖是楚国的国相,治理国家有所功劳,楚国的人都赞誉他.他小时候,曾经出门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就杀了它.回家后哭了.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孙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会死,刚刚我看见了它,我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问:“蛇现在在哪里?”孙叔敖又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你做好事积了阴德,神一定会保佑你的,不要担心.”编辑本段注释1、尝:曾经.孙叔敖2、为:是.3、婴儿:孩童,儿童.4、两头蛇:长有两个脑袋的蛇.5、泣:流泪.6、故:缘故,原因.7、对:回答.8、向:以前,先前.这里是“刚才”的意思.9、之:代词,两头蛇.10、恐:害怕.11、去:离开.12、安:疑问代词,哪里.13、安在:在哪儿?14、阴德: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15、报:报答.16、令尹:楚国的国相称“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17、对:回答.18、故:缘故,原因.19、毋:(wú)不要.20、治:治理.21、闻:听说,听见.22、及:等到23、治:管理,这里指治理国家24、誉:赞美,称赞。

相关问答
羿射九日的故事 羿射九日主要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18:46
  羿射九日的故事:古时候,天降大旱,十个太阳一齐周游天空,人类苦不堪言。后羿是个神射手,他为了拯救人类,翻越了九十九座高山,穿过九十九片荒漠,来到一座高山,轮流射下来九个太阳。最后,天...
全文
像羿射九日这样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8 08:14
1、夸父逐日: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丢弃他的手杖,他的手杖...
全文
像羿射九日这样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2 08:29
1、夸父逐日: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丢弃他的手杖,他的手杖...
全文
羿射九日翻译
1个回答2024-02-26 04:12
翻译: 夏王让后羿射直径为一寸的一平方尺大小的兽皮做的箭靶,于是夏王命令他说:“你射这个靶,射中目标那么赏你一万两黄金;射不中目标,剥夺你拥有的封地。” 后羿听了,顿时紧张起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全文
像羿射九日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什么样的故事啊给我说出来三个?
1个回答2024-03-15 20:16
1、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
全文
羿射九日故事里哪些内容神奇?
1个回答2024-03-12 23:18
羿射九日故事里的神奇内容有: 1. 天上居然有十个太阳。 2. 羿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 3. 羿射下九个太阳后,天空中太阳的热量散发得少了,地上的庄稼长得好了。 4. 射日的英雄羿,会射箭。 5...
全文
羿射九日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05 12:39
是成语。 羿射九日: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出自汉·刘安《淮南孝码基子》(又名《淮南鸿烈》)。 【原文】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模孝...
全文
羿射九日神话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0:06
后羿射日讲述的是后羿为了让人们脱离火难,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射掉多余的九个太阳的故事。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羿射九日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07 03:12
羿射九日是成语 羿射九日 [yì shè jiǔ rì]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出 处 汉·刘安《淮南子》
羿射九日相似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6 09:45
精卫填海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语出] 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