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错字而发生的历史改变故事

2023-12-03 19:06

因为写错字而发生的历史改变故事
1个回答
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意思: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近义词:引咎自责反义词:兴师问罪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负:背,背着。(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有刺。荆条长而柔韧,可以编制筐、篮、篱笆等。) 请罪: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让对方原谅。(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孝成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5]
相关问答
历史上关于改正过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21:39
廉颇负荆请罪 周处除三害 孟母断机杼 楚庄王一鸣惊人 唐太宗纳谏、 李白铁杵磨成针
历史上名人改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4-04 20:07
浪子回头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财主年过半百,才喜得贵子,取名为天宝,天宝长大后游手好闲,挥金如土,老财主怕儿子这样下去保不住家业,便请了个先生教他明白事理,轻易不让他出门,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宝渐渐地...
全文
历史上知错不改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07 08:22
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伦的一员大将不懂变通,死守最初的计划,导致拿破仑兵败,也让拿破仑慢慢走向末路
历史上知错不改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15 17:18
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伦的一员大将不懂变通,死守最初的计划,导致拿破仑兵败,也让拿破仑慢慢走向末路
历史上改正错误后成功的名人有谁
1个回答2024-05-22 17:28
周处 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好争斗,被乡亲们认为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
全文
改正错别字,将改错经过用成语表示
1个回答2024-02-24 23:43
货伪价实(去伪存真 ) 一本邪经( 改邪归正) 生龙死虎( 起死回生) 鹤发老颜(返老还童 ) 热火代天(改朝换代) 不言之喻( ) 胎肉相连( ) 脉飞凤舞( ) 来日方短(蜚短流长) 功魁祸首( ...
全文
到底是知错就改还是一错再错呢?
1个回答2022-10-02 23:28
当然是知错就改。
成语改错题,哪些错了
1个回答2024-02-09 01:17
成语改错题 凤毛鳞角(麟) 敷演塞责(衍) 斧底抽薪(釜) 付庸风雅(附) 负偶顽抗(隅) 改弦更章(张) 甘败下风(拜) 甘冒不讳(韪) 感人肺俯(腑) 钢柔相济(刚) 高屋建邻(瓴) 工...
全文
历史上知错不改的事例
2个回答2022-08-29 04:51
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伦的一员大将不懂变通,死守最初的计划,导致拿破仑兵败,也让拿破仑慢慢走向末路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知错就改 那些事件
2个回答2024-01-03 03:17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