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13岁净身入宫,成了一名太监,为何如今却有千余后人呢?

2023-12-03 21:25

4个回答

记得早些年经常有人拿郑和后裔来作为笑话讲,“少马爷”马志明的相声中也曾经调侃过此事。甚至有一部电影还曾以此作为搞笑噱头,说自己是郑和的后代是因为“郑和入宫之前的一段情”。当然,这些只能作为笑话来看,笑笑了事,当不得真。


但是,真实历史上郑和的确是有儿子的。只不过,这个儿子并不是郑和自己生的,而且过继兄长马文铭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子马恩来,过继后更名郑恩来,并承袭了皇帝赏给郑和家族的世袭锦衣卫千户。从中国古代宗法层面而言,过继嗣子的地位等同亲子。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郑和的确是有儿子的,而现在的所谓郑和后裔,其实就是郑恩来的后世子孙。

 

郑和在过继马文铭之子为嗣后,迁居南京三山街大宅,为纪念先祖,大宅被命名为“马府”,现在南京马府街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据说马府原有七十二间房屋,绝对算得上非常富有和气派了。只可惜,在太平天国期间,马府被夷为了平地。建国后,考古学家还曾在马府花园的旧址上出土过与郑和有关的文物,算是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以上所说的内容。

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又会有疑问了。为什么郑和姓郑,府邸却被称为“马府”呢?这里就涉及到郑和的郑姓问题了。 实际上,郑和并不是汉族人,而且元朝的色目人之后,父马哈只(根据马这个姓氏和伊斯兰背景,后世很多人推测郑和属于回族。但是,彼时是否有现代意义上的回族这个概念,个人认为优待商榷)。

“哈只”其实是当时人们对朝觐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人的尊称,并不是真名。或许因为郑和幼年离家,对父亲的真实姓名可能已淡忘,又或许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史籍对于郑和父亲的记载只有马哈只,没有真实姓名。但是,马这个姓氏应当是没有疑问的。

因为他哥哥有将儿子过继给他,原因是有功劳的他有了爵位,需要有人继承。
虽然郑和很小就净身了,但是他有个哥哥。在他功成名就后,他哥哥过继了孩子给他,所以郑和有后人。
因为郑和入宫之后,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做了大官,是可以收取义子,因此有了许多后人。
相关问答
12岁入宫当太监的郑和,为何会有后代?
4个回答2023-11-30 16:21
郑和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尤其是他在公元14 05年到公元1433年七下西洋的壮举,更是奠定了他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当然抛开他航海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那就是太监,不过郑和的太监身...
全文
郑和13岁成了一名太监,现在的郑和后人是怎么回事?
4个回答2023-12-02 08:07
郑和确实是太监,不过在晚年的时候他哥哥担心他没后就把一个儿子认给了他,另外还收养了两名侄子,在法律上讲他们都是郑和的儿子,现在的郑和后人就是他们的后人。
求一个混入宫中的假太监的小说
3个回答2022-06-10 14:08
宫里有个假太监 收费的小说
后宫里的假太监
1个回答2024-02-23 08:04
小说《回到清朝当太监》
怎么当童星,我今年13岁
1个回答2023-01-29 15:56
网上发唱歌的视频
我家小孩今年13岁,在校读书
1个回答2024-04-01 17:04
查找失眠原因,对症治疗才可.一般少用西药安眠药.必要时可以偿试睡前饮热牛奶,热水烫脚等方法
为什么西安千年前的“大明宫”,被称为“千宫之宫”?
1个回答2024-03-12 17:22
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大朝正殿。 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先后有多达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200余年。 为什么被称为“千宫之宫”: 1,地位高,唐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
全文
鹅肉怎么炖汤好吃
1个回答2024-06-05 13:30
鹅肉炖汤好吃的做法如下: 用料:老鹅1/4只、菌菇包一袋、草菇150克、盐适量、料酒一勺、八角少许、老姜6片、葱适量、鸡精适量。 步骤: 1、老鹅放姜片,葱,料酒,八角焯水。如下图所示。 ...
全文
动漫人物的仰视怎么画。
1个回答2024-06-05 13:28
可以买去文具店买一个木模,不仅是初学者,很多漫画家也都会用到这个辅助工具的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创造性?
1个回答2024-06-05 13:27
1)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模仿上的; 2)学前儿童的创造活动大多是自发进行的,没有特定的目的和目标,计划性、针对性不强; 3)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一般比较灵活; 4)学前儿...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