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和滥竽充数改成现代文

2023-12-04 13:05

2个回答
《郑人买履》
古时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就在家里把自己脚的大小量好了尺寸。他来到了集市上卖鞋的店铺里,看好了一双鞋,正准备买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量好的尺寸放在家里忘了带来了,就说忘了带尺寸,回家拿来尺寸再买,所以就往回走,但集市已经关门。旁边的人问他,你给自己买鞋,为什么不直接试试大小,非按原本的尺寸干啥?郑国的那人就说,我宁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适,脚却不一定准确。
后来人们就用“郑人买履”来形容和讥笑那些不顾客观实际,搞教条主义的人。
【寓意】
说明做事要善于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事;做事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实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滥竽充数》
解释: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例子在名人故事里应该有
自己上网搜吧DONKEY
相关问答
郑人买履、滥竽充数读后感(400)
1个回答2022-08-25 06:05
400子怎么给你打啊
滥竽充数和郑人买履都是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10 06:36
不是 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欲速则不达,谓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
全文
怎么样用“滥竽充数,买椟还珠,郑人买履,削足适履
1个回答2022-12-15 22:49
从前,有一个竽充数的人,在一家杂志社,编排《成语大全》.现在就剩下“买椟还珠”这一篇了.这时,他想会不会真有会削足适履的人.因为前天他看见真有人学郑人买履.
滥竽充数欲速则不达郑人买履南辕北辙都出自韩非子吗
1个回答2024-01-18 13:21
不是 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欲速则不达,谓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全文
《滥竽充数》,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改写这一寓言故事。
1个回答2024-01-19 07:33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
全文
滥竽充数和滥芋充数,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4 12:57
应该是滥竽充数,“芋”这个字是错别字。 滥竽充数是有一个典故的: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
全文
滥竽充数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1个回答2024-01-21 00:16
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喜欢寻欢作乐的国君叫齐宣王。他派人到处寻找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规模 很大的乐队。齐宣王尤其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 有个游手...
全文
滥竽充数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02:23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
全文
滥竽充数讲了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27 07:00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大意是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
全文
滥竽充数古文和白话文
1个回答2024-01-18 22:49
  原文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i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