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023-12-04 17:10

3个回答

《河中石兽》最后一段用了反问的表达方式;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是很多的,可以凭借常理而主观推测吗?

文学赏析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讲学家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讲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用了反问口气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用主观臆想或者纯理论知识来看待问题,往往是错误的。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文章赏析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讲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

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要坚持很遗憾的告诉你孩子也可以,嗯😊
相关问答
河中石兽。文章最后一段与前文从表达方式上有看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12-07 04:19
前文:石兽沉入河中的地点和两种寻找方法和另两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一段: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 “据理臆断”。前文是叙述,最后一段是反问引发的议论。
河中石兽这篇文章第一自然段大概写了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3-23 04:07
第一自然段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寻找未果。 《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故事分三个段落进行讲述。 ...
全文
河中石兽的故事是真的吗 河中石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1个回答2024-01-23 00:35
1、河中石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不是。 2、《河中石兽》选自清代大学士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文章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桥和。文...
全文
河中石兽的第三段翻译
1个回答2023-02-26 19:05
还有最后一句没有翻译: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故事是《河中石兽》
1个回答2024-01-28 19:25
 
和,河中石兽,类似的文言文
1个回答2023-05-02 10:25
北冥有鱼,刻舟求剑,
河中石兽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6 03:55
在遇到一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的时候,不能够想当然地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地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凡事不能主观臆断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实践出真知
河中石兽
1个回答2024-02-20 14:12
【答案】 【小题1】(4分)(1)靠近 (2)拉 (3)停止 (4)逆流而上 【小题1】D 【小题1】(2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画线处为得分点,错两处扣1分。) 【小题1】(3分)天下...
全文
河中石兽讲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20 18:51
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河中石兽中有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00:50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