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箭训子文言文翻译

2023-12-05 15:52

1个回答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折箭训子文言文翻译

  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支箭①。”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②:“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支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③?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④,然后社稷可固⑤!”

  ——《魏书》

  ①奉——呈献。

  ②俄而——过了一会儿。母弟——这星指同母弟。

  ③汝曹——你们。

  ④戮(lù)力——合力,共同尽力。

  ⑤社稷(lì)——古代用作国家的`代称。社,土神。稷,谷神。

  【现代文】

  南朝时候,少数民族吐谷浑(tǔyùhún)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有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一支箭来。”儿子们每人奉上一支箭。阿豺当着他们的面把二十支箭一一折断,扔到地下。然后又让儿子们每人拿一支箭给叔叔慕利延。他叫慕利延先拿一支箭把它折断。慕利延拿起一支箭毫不费力地折为两截。阿豺又说:“你把剩下来的十九支箭握成一把,一起折断。”慕利延用尽全身的力气都没能折断。阿豺指着这一把箭对儿子们说:“你们明白了吗?一支箭是容易被折断的,一把箭就很难被折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

  小故事大道理: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条真理。这则寓言故事用极其生动的事例形象地说明了这条真理。

相关问答
《折箭同义》讲的是谁训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6 05:18
阿兰豁阿是成吉思汗远祖孛儿帖赤那第十二代孙,即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朵奔蔑儿干之妻。阿兰豁阿生五子,其幼子孛端察儿蒙合黑是孛儿只斤氏始祖,亦即成吉思汗的十世祖。 阿兰豁阿是一位贤慧的母亲。历史上她被”当做...
全文
阿豺折箭 文中共写了几次折箭?原因是什么呢?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2-23 19:26
《阿豺折箭》一文中共写了三次折箭。原因是:部族首领阿豺为了纠正孩子不和睦相处的行为,以折箭方式告戒他的孩子,单独的一支容易折断,聚集成众就很难摧毁了。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江山就能巩固。 结果分...
全文
《折箭同义》讲的是谁训子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02 06:22
雕塑,五箭训子。一支箭容易折断,五支箭绑在一起则不易折断。
折箭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1-26 04:31
翻译:   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一支箭来。”他把拿来的箭一一折断,扔在地下.   隔了一会儿,阿豺又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
全文
成语“折箭”的典故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1-25 16:38
折箭为誓【释义】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出处】《金史·杨仲武传》:“及仲武至,与其酋帅相见,责以负约,对曰:‘边将苦我,今之来,求诉于上官耳.今幸见公,愿终身不复犯塞.’乃举酒酹天,折箭为誓....
全文
成语“折箭”的典故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9 12:39
典出>: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一支箭来。”他把拿来的箭一一折断,扔在地下. 隔了一会儿,阿豺又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慕延利毫不...
全文
成语“折箭”的典故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2 01:17
  典出>: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一支箭来。”他把拿来的箭一一折断,扔在地下. 隔了一会儿,阿豺又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慕延利...
全文
折箭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05 06:08
折箭的道理告诉我们: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难.
一箭易折十箭难折哲理?
1个回答2024-02-07 13:54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就是来自这个故事。今天人们时常用这个典故来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一箭己断,十箭难折这个折的拼音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6 09:32
折 [zhé] 断,弄断:~断。~桂(喻科举及第)。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