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总是没有动力,父母该怎样去帮助他呢?

2023-12-08 15:28

4个回答
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变得非常积极,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并且在旁边多给他相应的鼓励,告诉他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成功,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孩子做事情总是没有动力,也许是孩子对这件事不感兴趣,所以没动力。父母可以跟孩子聊聊天,谈下心看下是啥原因

家长总是担忧孩子做事情没有动力,但很多时候是孩子被其他的外在动力所迷惑,仅仅靠自我纠错、反省显然不够。因而如何能够帮孩子找到目标和动力显得十分关键,那就来看看今天的这篇文章吧!

猪年春晚上,一条有关“岳云鹏笑场”的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

爆笑之余,让人想起来岳云鹏那些年的不容易。

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岳云鹏,14岁那年去北京打工,做过保安,干过洗碗工,洗过厕所,学过电焊,做过服务员。

但,因为是童工,每次都被人欺负,不但工资低,还动不动就被人开除。

最终,他意识到:“要学一门手艺。”

他在一家炸酱面馆做服务员期间,有客人听他声音好,便说可以介绍他去郭德纲那学相声。虽然当时的岳云鹏还不知道郭德纲是谁,然而却动了心。

他跟家里人打电话说:“我想去学个技术,不想做服务员了,给我两年时间吧。这两年我就不往家里寄钱了,如果学不出来我就回家种地。”

19岁那年岳云鹏从服务员改行开始说相声,经过数年摸打滚爬,终于成了众人喜欢的小岳岳。

拾遗上有这样一句话:“人生这场戏的最终结局,其实就是一个个选择和坚持叠加起来的总和。”

深以为然。

岳云鹏能从一个农村穷小子,成为相声界的一颗闪耀之星,这固然离不开他的选择和坚持,但更重要的是他身体里蕴含着一股力量。

那是一种潜在的生命动机。

动机是很重要的学习要素,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人父母,帮孩子找到目标和动机,就是帮他们找到了通往成功的秘密武器,可以助力孩子在人生的塞道上加速前行。

01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通过长期、大规模的研究访谈,他发现造成这一代年轻人普遍面临浮躁不安、不想做任何承诺的现象的原因是,动机的来源和目的感的缺失。

他在《迈向目的之路》一书中说:目的,是驱动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背后的一个动机。而目的的厘清,在于清楚回答“为什么我正在做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重要?”“为什么它对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戴蒙看到,有目的感的孩子,都有高度动机,会自动自发的学习为达到目的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也展现少见的务实效率。

目的会影响人的一生。

那么为人父母,在孩子做事没动力和目标时,该如何引导孩子,帮孩子迈向目的之路呢?

赋予孩子使命感

《正面管教》中说:“所有人的首要愿望都是感觉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我的一个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就很得心应手。

自孩子三岁开始,她没有把孩子当做孩子,而是把他当做家庭成员的一份子参与到家庭建设中来。

每半个月,他们家要进行一次家庭会议,孩子来做主持人,并且负责维持会场纪律。虽然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参加,但孩子却非常认真负责地对待这件事。

她说,召开家庭会议是让孩子感觉到民主,让孩子做主持人是为了让孩子有一种价值感。

当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别人需要时,他的使命感便会强,就会自动匹配一种主人翁思想。

赋予孩子价值和使命感,让他感觉自己被需要,然后给出预期目标。

这方面我也深有体会。我家孩子开始上英语辅导班时特别排斥,但自从我和她说,她一个人去学习,回来可以做老师,教爸爸爸爸和弟弟,这样花一份钱可以4个人一起学后,她就变得特别积极了。

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赋予他使命感,让他有一种归属感和价值感,就会激发起孩子内心的生命力量,让他朝着目标奋进。

教会孩子负责任

儿子幼儿园期间,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每个小朋友需要种植一种植物,等到植物长出叶子的时候,带到学校去。

当时我们给儿子种了一头大蒜。并告诉他说,养育大蒜的任务就是他自己的了,这是一种责任。

儿子很郑重其事地点头。

从把大蒜种植到土里,到它发芽、生根、破土、长叶子的过程,我和孩子爸爸都没有参与,而是只负责提醒,“你的大蒜该浇水了。”“照顾大蒜是你的第一任务,做完了才能跟朋友出去玩。”

最终,在儿子自己的照顾下,大蒜破土而出,变成了蒜苗。

教孩子负责任,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有的小孩喜欢宠物,要养猫养狗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建立规则,告诉他,可以同意他养,但需要他来清理卫生,或者负责为小动物洗澡。

一旦孩子不遵守,家长也不要干预。而是要让孩子看到这种不负责任的后果。植物不浇水会枯萎,卫生不清理会有异味……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目标和动机就是在这种点滴教育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适当“逼”孩子一把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妈妈数落刘星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版,想让你学,自己不学。”

刘星反驳说:“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

刘星的遗憾,我深有体会。

当孩子不想坚持时,要打退堂鼓时,爸爸妈妈一定要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多些鼓励,多分析一下利弊,去推孩子一把,甚至适当“逼”孩子一下。

养育孩子,就像等待一朵花开,父母要多些耐心,慢慢引导,当孩子内在动机被驱动,孩子就会生出自律的翅膀,朝着目标自己加大马力前行。

父母需要拿出匠人精神,精心雕刻这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帮孩子设立一个踮一下脚尖就够得着的短期目标,再引导他们设定一个长期目标,一步步朝着目标迈出理想的脚步。

02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

而动机和目标则是坚持的源动力,只有动机满满、目标明确,孩子才能朝着理想一路奋进,并坚持到底。

坚持的惊喜,就藏在你今后的路里。

孩子,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就来得这么早,请多些耐心,曙光就在前面。

孩子做事没有动力,首先父母要了解到为什么孩子会总是没有动力去做事情,不能不由分说地骂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要引导孩子去做他们喜欢地事,不能强迫他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要跟他们沟通
相关问答
父母帮助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4 14:14
【成语】: 含辛茹苦 【拼音】: hán xīn rú kǔ 【解释】: 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处】: 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
全文
佐助的父母
1个回答2023-08-08 13:31
五代纲手50多岁是初代的孙女,宇智波应该是90年左右吧 漫画动画,都没说佐助妈妈有白眼啊,血继限界是一族里的少数才能拥有的,不一定要纯血
外国有版节目是一个专家帮助有问题的孩子和父母和好的节目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21:12
  这位知友,这档节目叫《天才保姆》(The Nanny,港译《超级保姆》)是Fran Drescher导演的一部电视喜剧,在美国CBS播放。1993年11月3日始播,1999年结束,共六季。背景设...
全文
帮助父母做家务有什么好处
1个回答2024-01-27 19:30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 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 ,犯罪率是1∶10。 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
全文
父母让孩子自己做和帮助孩子做事对孩子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1个回答2024-02-15 23:39
首先帮孩子做就让孩子有种反正啥事都有你我就看着玩就行,让孩子没有做事的动力和成就感也容易缺少责任意识,后期孩子会觉得自己啥也不会啥也学不会,自己做事,做的好坏不论你可以口头夸奖她,让她有做事的成就感...
全文
育儿心得:父母应该如何帮助性格内向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3-13 06:53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同。对于内向性格的孩子来讲,更多的是腾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不断的去交流。 并且带孩子融入到群体当中。就会有效地改变这种状态。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1个回答2024-02-03 08:47
‍建议一:你必须给孩子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 中午放学只能做20分钟,晚上只能6:00—7:00,8:00应该给孩子看电视,9:00给孩子睡觉啦! 2 ‍建议二: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只能采用...
全文
怎样帮助父母做家务?
1个回答2024-05-03 15:04
孩子可以做的家务 (1)对2-3岁的孩子:收拾玩具,喂宠物,将衣服放入衣篮,擦桌子,分类书本杂志。 (2)对4-5岁的孩子:铺床,倒纸篓,拿报纸杂志,清理桌子,拔草,浇花,洗塑料的餐具,给碗里装麦片。...
全文
父母要帮助孩子把握人生节点
1个回答2024-01-30 15:29
从古至今,世界各国的很多人都在 探索 ,人与人的命运为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以利于术数预测他人命运,或预测企业命运的产业,那些以占卜、命理学等预测人的命运的人,现在被人们称为“术士”...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