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 子矛盾太大了,想找心理医生?

2023-12-08 17:57

3个回答
我觉得,同孩子闹矛盾不必找心理医生,终究还是一家人,同孩子相处,生活上的问题家长适当的多一些关照他一些,在讨论家事,家庭,婚姻等问题,你们之间要平和或平等的相处,矛盾和冲突会少些,家事还是要尽量自家人解决为好。
亲子接触密度大了,由此各种亲子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很多家长觉得快心理崩溃了:孩子每天生活这么不规律,不听话、不起床、不吃饭,该干什么不干什么,马虎、粗心、拖延,完全不在学习状态……成为不少家长对孩子在家学习情况的评价。

对于这些亲子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吴洪健提出几个化解小方法。

1.不要强迫性重复。吴洪健说,家长特别是妈妈一般都有一种本领,不管孩子跟家长说什么,家长都有本领把他拉回到学习上,总能拐回来,这叫做强迫性重复。比如孩子说跟谁聊天呢,家长就会问他学习好吗?如果学习不好你不能跟他聊,他会把你带坏了,以后你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你就怎么样了,孩子就觉得我不愿意跟我妈说话,她一说就全部回到了学习上。所以特别提醒各位妈妈们,一定要把住这个强迫性重复,就是你不管说什么最后都回到学习,这会成为孩子一个情绪爆发点。

2.和孩子一起做好每日生活规划。吴洪健说,可以采用家庭会议形式,跟孩子做个家庭每日生活规划,所有人都得遵守,家长不让孩子看手机,自己也要做到不天天抱着手机看。一天的生活里除了学习还要有运动时间,一起做家务劳动时间;还可以给孩子设定特权时间,比如试着和孩子说,你就写10分钟,10分钟后我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这些可让孩子自己来写上全家人的约定,每个人都要遵守。孩子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或者做不到,可以取消一次特权时间,这是让孩子知道我努力之后还是有我自由的,而不是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

3.调整家长自己的期待。千万不能拿别人家孩子优点跟自己孩子缺点比。家长要承认,大部分孩子不可能都是天才,所以家长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想法要求是否合理,自己的期待是不是孩子能够努力可以达到,如果家长的期待能有所调整,也就不会那么焦虑,和孩子的关系自然也会好起来。
和孩子有了矛盾,要懂得开解自己,可以出去散散心,去旅游旅游,看看外面的好风景,心里就会开朗很多,不要想太多,不要给自己压力,出去跳跳舞,唱唱歌,跟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心情会好起来。在家呆久了,家长和孩子的交往也变得密切,家长想让孩子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完美方式”生活,孩子却想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玩耍。如果家长和孩子都觉得自己有道理,互相指责,矛盾就会升级。因为当我们指责对方,一味地讲道理时,对方接收到的潜在信息是“我在你的眼里不够好,我被你讨厌”,这会让其自尊心受损,从而引发更为猛烈的反击;如果我们选择压抑感受,回避矛盾,不仅自己心情不好,对方也会感到被忽视,从而疏远了关系。其实,我们还可以选择一种让家人变得更亲密的沟通方式,也就是不回避、不抗拒、不攻击,而是发自内心地去理解彼此,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感受和意愿,同时也真诚地表达自己。

第一步:火气飙升的时候要叫停。处理矛盾的时候我们要避免被情绪掌控而恶语相向,这时可以尝试深呼吸,慢慢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换个房间,给自己降降火,让自己冷静到足以理智思考。

第二步:意识到彼此的局限。然后想一想,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看待事情会有不同的角度,表达情绪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如果孩子和父母能走进彼此的生命故事,去了解彼此沟通过程中为何会用某种方式的真实原因,就更容易接纳彼此的局限,也许还能意识到,如果你是对方,不一定会做得比他更好。

在家中,互相伤害不是目的,爱才是共同的追求。孩子和父母的心意其实是相同的,都是希望彼此相亲相爱,家里充满和谐、幸福的味道,没有人不想家庭和睦,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口不择言”。比如,当小胡的妈妈指责他的时候,其实是想说“我想让孩子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孩子更努力,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不想让孩子以后吃苦……”小胡在回避和抵触的时候,其实是想说“我想自由一些,不想被控制,想自己做好,也想得到信任……”所以,家人在一起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并选择更适合彼此的方式进行沟通。同时,也要做一个好的“翻译”,如果对方实在不善言辞,就多花点心思,用心倾听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第三步:真诚地表达情绪。吵架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愤怒、委屈、失望、难过……这些情绪的到来其实是在提示我们了解彼此的机会到了,通过进一步的沟通也能帮助我们明确彼此之间的边界和底线。所以,可以真诚地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家人,比如小胡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干涉过多,可以尝试这样和妈妈说:“我最近感到很生气,因为你对我的生活干涉过多,我想参考你的建议,但我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也请你们相信我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第四步:用成长观看待彼此。生活中我们很擅长“挑毛病”,但在亲子关系中,“挑毛病”不会解决任何“毛病”。我们可以换个视角,家人之间虽然有不同的性格和观点,但永远是一伙的。既然是一伙的,就意味着要互相支持,共同成长。所以,如果我们在家里敏锐地发现了“毛病”,我们可以将它看做是对方成长的机会。比如妈妈看到小胡玩手机时间过长,学习不够投入,可以尝试这样说:“看到你玩手机时间长,我感到有些焦虑,担心你的眼睛,也担心你的学业,你是不是在时间的把控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 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一下哦。”

亲子冲突是非常正常的,任何人之间在交往的时候都会有情绪、有摩擦,更何况是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结的父母和孩子。只是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沟通,就可能会让我们错过家的温暖。所以,希望爸爸妈妈和孩子在家中好好珍惜彼此陪伴的时光,每个人都做出一点点努力,尝试了解和理解彼此的特别,也听懂对方的“词不达意”,给予彼此更多的接纳、支持和温暖,一起在冲突中把握成长的机遇,在争吵中体会浓浓的爱意!
相关问答
医患矛盾中,最大的矛盾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27 15:30
最大的矛盾应该是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医生为病人好,病人却恩将仇报
矛与盾 你会怎么介绍矛与盾
1个回答2024-02-22 11:56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矛与盾》中卖盾与卖矛盾自相矛盾的话
1个回答2024-02-24 20:49
《矛与盾》的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样?”这个人被...
全文
矛盾啊矛盾
1个回答2024-02-27 03:24
不理他是最好的办法。所有的事都不理他。
寓言矛与盾中,卖矛和盾的人说的两句自相矛盾的话是
1个回答2024-02-22 09:49
我的矛锋利的很,什么盾都能击破 我的盾结实的很,什么矛都刺不破
医患关系总是很紧张,应该怎么缓解医患矛盾?
1个回答2023-02-01 21:23
短时间内缓解不了。
成语"自相矛盾"的文言文故事中..那个卖矛和盾的人是个怎么样多人?
1个回答2024-01-29 12:08
和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人一样的人 人人都为己
矛和盾是( )故事,表现楚人说话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1-30 23:46
寓言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古代寓言<<矛与盾>>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2-18 00:22
原文:"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译文:“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自相矛盾中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05 13:21
自相矛盾中的“矛盾”比喻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原指两种武器,矛指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指用于守卫自己的盾牌。自相矛盾比喻言行前后相互抵触,出自于《韩非子·难一》。 《自相矛盾》的原文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