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假于物也的诗句

2023-12-09 08:28

1个回答

1. 善假于物也的前一句

“善假于物”,语出荀子《劝学》。前一句为,“君子生非异也,”

全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意思是:君子生来与一般人没区别,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告诫人们要善于利用周围已有的条件,去争取最大成功。

该段原文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 善假于物的名句解释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语出荀子《劝学》整个句子是一个判断句。“假于物”是介宾结构后置,即“于物假”,“向外物借助”的意思。

于: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善”通“擅”擅长。

3. 关于善假于物的故事

荀子曾在《治学》中语重心长的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不愧为一代宗师,他道出了人生之所以能成大器的精髓所在。翻开古典,历史上善假于物者比比借是。汉高祖刘邦成就了汉室大业之后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帅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看来,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有多大的能耐,而在于他能否在纷繁的时事中审时度势,善假于物,挥洒自如。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利用资源,如何使自己适应周围的环境,如何使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是非常重要的。

善假于物不仅是成功的法宝,更是万物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商场还是战场,善假于物有时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当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挥好,运用好,你就会成功!!

4. 有关 善假于物 的故事

石 心 中国古代有个“凿壁偷光”的典故,说的是汉代匡衡的故事。

匡衡少时家贫却勤勉好学,他白天要干活赚钱糊口,晚上才能有时间学习,可他又买不起蜡烛。富有的邻居不肯“照顾”,他便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那样邻居家的灯光就可以透过来,匡衡也就可以读书学习了。

这个典故虽然是说一个人在困厄时的勤奋努力,但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和思维倾向,那就是“善假于物”地来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求得快速发展和进步。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自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物”是积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思想,也是内涵深刻、包容广泛的思想范畴。

它包括对工具的使用,也包含对人才、资源、环境等的借助和利用。荀子的话已经表明,这种“借助和利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思讲“能够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使用工具就是“善假于物”的一种形式。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同时荀子还指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也就是突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善假于物”可以事半功倍,只有“君子”、只有人才才能“善假于物”——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运筹经营。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指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人的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的多寡。(《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理论》)现在讲人才是“第一资源”,因为人才是“善假于物”的,“善假于物”就可以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夸张一点也可以说“化腐朽为神奇”。

资源优势固然是有利条件,但不是经济发展和发达的充分条件。我们知道有许多没有资源优势却发达的国家,也存在有资源优势却贫困的地方。

《庄子》讲过这样一个寓言:宋国的一家人,有一祖传秘方,冬天时涂在手上不生冻疮,皮肤不会皲裂。这家人靠这个秘方世世代代漂泊为生。

有人路经这里,听说这家人有此秘方,提出用100两金子来买他们的秘方。客人买到手后,就去南方游说吴王。

吴越地处海疆,主要靠海军守卫国土。他游说吴王成功,做了吴国的海军司令,替吴国练兵。

到了冬天,吴越两国发生了海战,吴国的水兵涂了他的不皲之药,不怕冷,不生冻疮,结果打败了越国,此人因此立了大功,被割地封侯。同样一件东西,用法不同,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差别不在于东西本身,根本的原因在于“善不善假于它”。

“善假于物”,可以“无中生有”,可以由“远”而及“近”,可以以“小”而见“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善假于物”的借助思想对我们在市场中运作经营和求得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善假于物”是达到目的、实现追求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们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旅游恐怕是脱离不了“善假于物”的。股票与债券的发行,可以说是经济领域“善假于物”的典型表现。

深圳原本没有什么旅游资源的优势,但是深圳“善假于物”,“无中生有”,把全国各地的景点微缩汇聚,巧“借”过来,建成了“锦绣中华园”,吸引大批游客。 记不清是朱光潜还是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著作中曾经讲到过“借景”,一处园林景色幽美,自成一体,外有湖光山色,但被墙隔在外面。

设计者就在墙角堆起一座假山,建造了小亭。这样,游客不出园子,坐在小亭内就可以把外面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把不属于园子的景物“借”过来,纳外于内,融为一体,也让游人眼界大开。我想,如果在发展上,我们能更多的“善假于物”,或许我们能够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吧。

相关问答
假冒为善还是假冒伪善
1个回答2023-10-22 14:17
“假冒为族余祥善”和“假冒伪善”都是指假装毁配为善,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心怀善意。两者都强调了表面上的伪兆搏装,内在却并非善良。
假冒伪善和假冒为善有区别吗?
1个回答2023-01-22 17:30
其实不管是什么,善都应该重视结果而不应该重视动机。 因此真善伪善区分起来不应该由心,而是由果。 哪怕出发的目的动机并非发自内心的自然反应,而是希望通过善举来获得名利。那么,只要结果是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
全文
假冒为善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0-22 13:57
假冒为善是指以表面上的善良、正义或慈善的形象来掩盖其实芹册际上的不良、自私或邪恶动机和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欺烂州骗、谋取私利饥首蔽或避免惩罚等目的。假冒为善的人通常会利用别人的信任和同情心,以达到...
全文
神话 成龙 金喜善这故事是真是假?
1个回答2024-01-21 08:44
假的,传说,在加以导演的自己想象
关于善假于物也的诗句
1个回答2024-03-05 23:18
1. 善假于物也的前一句 “善假于物”,语出荀子《劝学》。前一句为,“君子生非异也,” 全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意思是:君子生来与一般人没区别,是善于借助外...
全文
善假于物~~
1个回答2024-02-26 22:13
忧与乐 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题记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是喜怒哀乐的直接演绎者。当你眉头紧皱,就代表你有什么烦心事了;当你开口大笑时,也...
全文
关于善假于物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7 08:28
诸葛亮借东风,借助的是风力. 声音的传播,顺风远逆风近 横渡大海,借助的是船,自身不能去 飞上天空,借助的是飞机,自身不能飞 等等显示生活的借助于外力的东西 历史上有:借刀杀人这个成语的故事,二桃...
全文
明星做慈善是不是假的
1个回答2024-04-06 15:42
真的假的都有 像发哥王力宏这都是真心慈善的 还有些偷税漏税的只能象征性的捐一些就像前段时间我们的范爷
真与假善与恶
1个回答2024-02-17 21:18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阴阳混合构成世界,
教你分辨真假和善恶的书
1个回答2024-01-27 18:43
真正的标准是内在的其标准社会固然会有一定准则,但是是粗略片面的,大致上对头,但不能死板的套用。最多当成是一种方向与边框。最重要的标准存在于自己的内心,其基本是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些是非、善恶、美丑...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