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避席的原文是什么?

2023-12-10 16:20

1个回答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白话译文:

孔子坐着,曾子陪伴着他。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用来使天下人心归顺。老百姓因此和睦,君臣上下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这个道理吗?”曾子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曾参不勾聪明,哪里能够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诉你(这个道理)。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

“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延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作为最终归宿。《诗经·大雅·文王》中说:‘怎能不感念你的祖先,学习并发扬他们的德行呢。’”

出自:儒家十三经之一《孝经》之《开宗明义章》。

扩展资料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解释:

既然,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那么,我们就应该倍加珍惜。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敬爱的父母亲的一部分,是父母亲的精血经过十月怀胎孕育而成的,经过“一朝分娩”我们脱离了母体,成了一个个体,成了一个独立的人。

尤其是母亲,在孕育我们的过程中,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而在生产我们的时刻,不仅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而且还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要不然说母亲是伟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身体,就是对母亲的爱,就是对母亲的报答,就是对母亲的纪念。

珍惜身体不单是指现如今所时尚的美肤美容美体之类的保健。诚然,这些能使我们的皮肤细腻光泽,面容俊美清秀,形体婀娜多姿,这些不能不说是对身体珍惜的一种表现,但这仅限于外表,是远远不够的。

而真正意义上的珍惜身体应该是内在的,使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内在脏器处于健康的状态中。
相关问答
曾子避席的故事译文
1个回答2024-01-31 19:37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
全文
曾子避席的典故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2-18 15:01
译文: 过去曾参住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她依旧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
全文
曾子避席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3 03:07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上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译文: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
全文
曾子避席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5 10:31
“曾码厅没子避席迟纳”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伏衡
曾子避席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5 11:26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
全文
曾子避席,
1个回答2024-04-06 14:10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什么原因?”曾子恭敬道:“我不够聪明,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曾子避席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1-15 18:41
曾子避席的意思介绍如下: 曾子避席不仅表现了其践行礼法的坚定意志,还向世人传递出尊师重道的要义,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曾子避席是《孝经》中的经典故事。曾子是孔子高徒之一,有一次他坐在孔子身...
全文
成语“曾子避席”的来历?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个回答2024-01-18 21:40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
全文
曾子避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4 20:54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
全文
曾子避席的其中道理
1个回答2023-12-10 20:42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