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避席的意思

2023-11-15 18:41

1个回答

曾子避席的意思介绍如下:

曾子避席不仅表现了其践行礼法的坚定意志,还向世人传递出尊师重道的要义,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曾子避席是《孝经》中的经典故事。曾子是孔子高徒之一,有一次他坐在孔子身边求教,孔子问他:“ 从前的圣贤帝王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精要奥妙的理论,可以使天下顺从,子民和睦,君王和臣下之间没有抱怨。你知道是什么样的道德和理论吗?”曾子听后立马从坐席上站起来,走到席子边上,恭敬地向老师作揖答曰:“弟子还不够聪慧,

哪里能够知道这些深奥的道理,还请老师赐教。”避席的动作虽小,传递的道理却深。曾子避席不仅表现了其践行礼法的坚定意志,还向世人传递出尊师重道的要义,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进言之,曾子的内在德性成就了其在儒学学派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修德对于修才大有助益。

曾子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读shēn,一读cān) [1]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 [2-3]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学大师 [11]  ,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4]  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申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相关问答
曾子避席的故事译文
1个回答2024-01-31 19:37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
全文
曾子避席的典故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4-02-18 15:01
译文: 过去曾参住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她依旧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
全文
曾子避席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3 03:07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上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译文: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
全文
曾子避席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5 10:31
“曾码厅没子避席迟纳”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伏衡
曾子避席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25 11:26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
全文
曾子避席,
1个回答2024-04-06 14:10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什么原因?”曾子恭敬道:“我不够聪明,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成语“曾子避席”的来历?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个回答2024-01-18 21:40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
全文
曾子避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14 20:54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
全文
曾子避席的原文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0 16:20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全文
曾子避席的其中道理
1个回答2023-12-10 20:42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