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影响婴儿身体健康,在出产房以后就要让谁来抱?

2023-12-10 21:53

4个回答
谁抱都是一样的,很多时候只是出于一种封建迷信的想法,认为会对婴儿的身体造成影响。
出产房以后只让妈妈一个人来抱,尽量减少其他人接触婴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静静给孩子洗完澡后,就抱着香喷喷的宝宝上床,给他穿衣、读绘本。读完绘本,宝宝还笑着亲了她一口。但是转眼静静哄他睡觉的时候,他就突然翻脸了,哭叫着要奶奶。静静使出浑身解数,怎么哄都不行。孩子看不到奶奶就哭闹,直到奶奶过来把孩子抱走了。

那个晚上,静静一夜无眠,胸口总觉得有东西堵着,难受极了。

“我才是你的亲妈,为什么不要我?”



这就像生了个假儿子似的,白天和你好好的,追着你抱,闹着和你玩。一到睡觉时间,孩子就好像被奶奶施用了魔法似的,只要奶奶。

其实,在没戒奶前,孩子晚上睡觉、生病了也只要静静。只是她上班后,把奶戒了,孩子和奶奶睡了后,才发生这种剧情反转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睡觉的时候只要奶奶呢?

一、孩子睡觉不要你,是因为孩子的依恋关系发生了变化

晚上睡觉,孩子不要你,哭喊着要奶奶或者其他人,问题不在奶奶或其他人身上,也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你的身上。孩子不要你,本质原因就是你亲手砍断了与孩子的依恋关系,让孩子的依恋关系缺失或者发生了转移。



那么,什么是依恋关系?它指的就是抚养者与儿童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结。

孩子出生后,本能地会与妈妈建立强的依恋关系。但是很多妈妈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照顾孩子的时间变少了,与孩子亲密时间变得少了,甚至不与孩子一起睡觉,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导致孩子依恋关系缺失、或者转移。

19世纪,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施皮茨曾经拍摄过一个黑白的简短的影片。

片中的主角是一群婴儿,妈妈照顾了宝宝三个月后就离开了,把宝宝交给了育婴园的护士。最初几天,大多数孩子还能愉快地咯咯笑或微笑,但在妈妈离开一周后,他们普遍发生了变化:反应迟钝、面无表情,或者脸上写满恐惧。

施皮茨说:育婴园的护士们,工作繁忙,每个人要照顾7个小婴儿,没有给到孩子充足的爱与陪伴,因此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所以这些婴儿就因为依恋关系的缺失,导致缺乏安全感,情感受到严重的伤害。



为什么静静的儿子会不愿意和她一起睡?那是因为静静上班后,把孩子交给了婆婆,在婆婆对孩子充满爱的照顾下,孩子的依恋关系就从她身上转移到了奶奶身上。

所以孩子晚上不愿意和妈妈睡,哭喊着要奶奶,都是妈妈的分离、妈妈不陪睡、或妈妈的忽视导致的。

别以为陪睡不重要,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来说,睡觉是需要 100% 安全感的时刻,谁陪他们睡觉,他们就依恋谁,本能地和谁亲。

所以,在孩子三岁前,别假手于人,尽量陪孩子睡觉。在陪伴孩子入睡的过程,就是建立亲子依恋关系与亲子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

二、什么时候才是建立母子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母亲护理和心理健康》,报告里提出了孩子依恋关系发展的4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宝宝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6周到6~8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选择性,对母亲和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反应。

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到2岁),婴儿开始特别愿意和依恋对象在一起,这个依恋对象大多是母亲。

第四阶段:交互关系形成期(2岁后),在这个阶段,婴儿获得了自我的观念,知道了母亲是爱自己的。

从这4个阶段来看,妈妈要把握好6~8个月到2岁这个建立孩子依恋关系的关键阶段,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

三、五招教你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

1、母乳喂养,可以建立母子之间无法替代的亲密感



母乳是世界上最天然的情感纽带,哺乳时,母子身体之间的亲密接触与交流,使得妈妈和宝宝在身心两方面感到合二为一,在宝宝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母亲对于爱抚和关怀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母子息息相关,相依为命。

哺乳,是一段母子特有的亲密时光。古代很多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与奶妈的感情往往比亲生母亲的感情还要深,就是因为亲喂这个缘由。

2、不要突然消失,提前告知宝宝要离开



有的妈妈在上班、出门应酬、或出差时,担心孩子会哭闹,就会偷偷地离开孩子。但是,却不知道当孩子发现你突然消失,孩子会变得非常焦虑不安,影响孩子的情感发展。

有专家建议,在离开孩子的时候,可以提前给孩子做预告。可以提前一个小时预告一次,半个小时再预告一次,十五分钟再预告一次,这样孩子在你出门的时候,就会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此外,在离开前,可以安排一些小任务让孩子完成,譬如让孩子给你挑衣服、鞋子,还有包包。孩子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会觉得是自己帮助了你完成了出门,不仅会有成就感,分离的焦虑也会忘掉。

3、高质量的陪伴,可以弥补错过的时光



《奇葩说》里,曾有人问孩子,要他们在自己最喜爱的玩具里,跟爸爸的陪伴,选择要哪一个。

所有的孩子都选择了陪伴。所以对于孩子来说,陪伴是父母能给他们的最深情的爱。而且,一定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一次高质量的陪伴,胜过10小时漫无目的的陪伴。经过台湾多年实践证明,每天按照“123”法则进行一次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比长时间漫无目的地陪在孩子身边强百倍!

什么是123”法则?那就是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父母与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1件事。3件事包括,一起读书,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

每天按照这个法则,高质量陪伴你的孩子吧,相信你的孩子肯定会回报给你更多的爱。

4、争取老人的协助,弥补孩子与妈妈的依恋关系



在老人心里,孩子的健康成长永远是最重要的,要不然他们不会离乡背井来给你们带孩子,主要还是担心孩子被保姆虐待之类的。

所以不管多苦多累,老人都是毫无怨言地带孩子。

在所有的依恋关系当中,只有孩子与妈妈的依恋关系是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的。所以我们可以和老人公开聊这个事情,告诉他们这个事实,并拿一些实证去说服他们,并争取老人的协助,让他们在你缺席的时候,多给孩子解释,多给你说好话,这样可以让你和孩子的依恋关系的建立,事半功倍。

有个闺蜜,她婆婆这点就做得特别好,她去上班、出差的时候,婆婆就会和孙子说,“妈妈最爱宝宝了,但是妈妈要工作,所以要暂时离开下,妈妈可辛苦了,宝宝也一定要最爱妈妈。“

所以她的位置,一直都是排在儿子第一位。

5、给孩子营造一种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



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这样的家庭,让孩子更懂得爱、更懂得家的温暖。而且他会知道,不管他们在外面遇到了什么挫折,他们永远都不会怕,因为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相亲相爱的爸妈等着他,他永远有一个坚强的后盾。

让人父亲抱,一个合格的父亲肯定会了解到这些知识,所以应该是父亲抱。
相关问答
哪些事情对你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1个回答2024-02-11 01:56
其实事情不是绝对的,负性的事件不一定会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每件事情如果可以合理的归因,找到合适的方式处理,能以有效且适当的方式来面对压力,处理心理问题,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这个就是积极的。 没有人...
全文
抱着婴儿大声说话会影响宝宝的听力吗?
1个回答2024-03-13 04:11
肯定是不太好,但是一般没什么大问题。让她注意即可。
婴幼儿健康
1个回答2024-01-18 22:31
病情分析:痱子是因为天气炎热、出汗过多导致皮肤角质层变软、毛囊口堵塞继发炎症性感染的原因,一般有红痱、指导意见:白痱脓疱痱之分,最好及时治疗。建议外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效果不错的,注意通风降温,...
全文
婴幼儿健康
1个回答2024-01-24 14:24
呵呵。吃少点是没什么事。不要经常吃。只要三餐吃好。多锻炼。小宝贝就会健康了。
婴幼儿健康
1个回答2024-01-25 08:00
病情分析:您好,这个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指导意见:用棉签蘸2%的小苏打水擦洗口腔,然后用龙胆紫涂于患处,每日一到两次,。
婴幼儿健康
1个回答2024-01-22 01:03
病情分析:你好,一旦宝宝得了鹅口疮也不用惊慌,一般在家中就可做好护理治疗。 局部用药 ●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制霉菌素加鱼肝油涂擦婴幼儿口腔,或制霉菌素药片,每片用10毫升温开水化开...
全文
婴儿 健康体检
1个回答2024-04-28 02:09
去医院看了没有啊,我对这些不是很懂的,就是看到你的问题,觉得婴儿有这病蛮严重的,要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祝你好运~~~宝宝健康长大
婴幼儿健康问题
1个回答2024-02-18 02:27
婴儿是敏感的,从他落地的那一刻起,就与所面对的亲人、环境有特殊的情感联系,并会产生作为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活动。所以,宝宝除了有生理上吃好、睡好,即要在身体上关注健康以外,还需要有心理上的满足需求,更要...
全文
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都有哪些?
3个回答2022-11-30 20:24
经常的打骂孩子,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虽然觉得孩子还比较小不会懂,但是这样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还有就是经常的批评孩子,孩子经常被批评的话,也会变得非常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然后心理就会变得特别抑郁,就...
全文
经常亲吻婴儿,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吗?
3个回答2023-10-10 07:10
经常亲吻婴儿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十分巨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大人的口腔里存在着扮链郑大量的细菌,宝宝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比较低下,在亲吻宝宝的时候就会传播病毒,其次就是有一些大人他们总是厅颂化妆或者是脸上有一...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