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位于哪 有什么典故

2023-12-12 01:36

1个回答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这句诗的意思是千里之外写信只是为了一堵墙,让他三尺又能怎么样。是清朝的一代贤臣张英写的一首“让墙诗”。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

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六尺巷”典故深意

在故事中,人们都在称颂张英大学士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给他的最高褒奖。后人们不管是出于纪念还是旅游的目的,将这个古老的故事镌刻在屏风上。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流传。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六尺巷”典故,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

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现今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虽然这里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但不收门票。

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小巷深处仍然显现出少有的繁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相关问答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1个回答2024-03-15 17:15
讲的是邻里之间要谦让,用现在时髦的话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全文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完整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15:01
1、版本一 河南安阳老城区内有一条"仁义巷",那里曾是明朝宰相郭朴的祖宅所在地。据说当年郭家邻居建房造屋挤占了郭家一墙之地,郭家人气不过便和那家论理,一来二去闹得不可开交直至上了公堂。 地方官畏...
全文
让墙三尺又何妨讲的是()时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23 23:40
清朝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
全文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03 05:15
直译就是:从很远的地方写信回家只为了一堵墙,让给他三尺长的地方又能如何呢?意义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1-24 21:12
哪位老师知道第一句到底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还是千里修书只为墙?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1-22 23:12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意思是:从千里之外给我寄一封信就为了邻居修墙占了我们家的地,就是再让他们家三尺地又有何妨呢? 这句话就是在讲邻里之间要谦让。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3-12-05 01:48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句话出自清康熙年间,张英的一个典故,出自“六尺巷”的故事。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全文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读后感
1个回答2022-12-15 09:00
他若不会你心意 万里长城咦平地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05 01:49
讲的是邻里之间要谦让,用现在时髦的话就是“构建和谐社会”!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