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成语典故——不远千里

2023-12-13 19:10

1个回答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内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末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典故内容:

孟子于公元前320年从滕国到了魏国,那时,他已经是近70岁的老人了。当时,不论国家还是个人,一切活动都落脚在现实的功利上。据说当时的梁惠王曾?起了招贤纳士的招牌,因此有很多文人学者投奔他,为他效力。所以,孟子也从邹县应梁惠王的邀请去见他。梁惠王见到孟子十分热情,他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见我,会有什么好办法使我国有利吗?”

孟子一听,这话太现实,便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见到我一开口要先说到利呢?为什么不讲仁义呢。一国之王口口声声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己?’上上下下都这样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接着孟子又说:在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死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都拥有一千辆兵车; 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一百辆兵车,这些大夫所获得的不能说是不多的。如果他们把个人私利放在第一,把公义放在第二,那么这些大夫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便焦急地问:“老先生说的很有道理,那应该怎么办呢?”孟子一看梁惠王的态度还算诚恳,就回答说:“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不顾自己的君主。因此,大王只要宣扬仁义就行了,何必张口闭口都要谈利呢?”

这则成语,是指不怕千里之远。(孔勇)
相关问答
孔孟之乡是那
2个回答2022-12-21 20:59
孔子是曲阜人 孟子是邹城人 都是济宁人 所以说孔孟之乡是济宁 当然也可以说是山东 因为济宁是山东的
孔孟之乡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2-18 12:35
孔孟之乡是山东省济宁市。 孔子被誉为是“圣人”,孟子被誉为是“亚圣”,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孟子笑袜可谓是承前启后,地位仅次于孔子,故而山东有“孔孟之乡”的说法。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
全文
任重道远是孔孟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3-17 08:17
是的 先秦·孔子《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 曾子说:“有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使命重大,...
全文
孔子孟子的家乡在哪里啊?
1个回答2023-05-03 21:46
邹城是孔孟之乡 是两位圣贤的诞生地
蓬勃发展的孔孟之乡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21 20:28
现在形容文化之盛、礼仪之邦都常用“邹鲁”二字,如“海滨邹鲁”等,就因孔子是鲁国人,孟子是邹县人。
孔孟之道中孔指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10:14
首先孔孟之道,孔代表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而孔孟之道,是说孔子和孟子的儒家思想都推崇“以仁治天下“ 就是所谓的治国之道……
任重道远是孔孟故事吗?
1个回答2023-12-02 23:48
是的 先秦·孔子《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 曾子说:“有特殊社会地位以及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使命重大,...
全文
孔孟,孟指什么?名叫什么
1个回答2023-07-21 11:10
孔孟,孟指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孔孟是谁
4个回答2022-08-21 08:35
“孔”指的是孔子,名叫丘; “孟”指的是孟子,名叫孟轲;
孔子孟子的一则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0:10
1. 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