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闻水上琵琶声主人什么归客不发

2023-12-14 22:59

1个回答

什么闻水上琵琶声主人什么归客不发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拓展资料:

此句出自《琵琶行》,《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歌妓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人生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

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全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流转匀称,优美和谐,特别是描绘琵琶的演奏,比喻贴切,化虚为实,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琵琶行内容,如小序中所说,所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

正像“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

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相关问答
文言文<圣琵琶传闻>翻译
1个回答2022-08-04 21:06
谁的作品啊?
《圣琵琶传闻》的翻译!
1个回答2022-09-27 12:28
文章放上来阿
琵琶琵琶!
3个回答2023-08-16 13:32
我就是学琵琶的 不好学啊 从3岁学到19岁了 弹得差强人意 民乐讲究心性 意念和乐器相融合 我做不来啊 最好从小学 童子功好打基础 随年龄要换琴 每天都得练几个小时 一天不练要三天才能补回来 每次练琴...
全文
古代琵琶的琵琶曲目
1个回答2024-04-19 16:49
《十面埋伏》 《飞花点翠》 《霸王卸甲》
琵琶行用什么手法写琵琶女的身世?
1个回答2024-01-29 14:59
《琵琶行》运用了夹叙悉燃夹议的手法来写琵琶女的身世。在诗中,作者白居易通过讲述一个士人与琵琶女的对话,夹带叙述琵琶女的经历,同时对她的境遇进行了评价。这种夹敬族叙夹议的手法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使用,它可...
全文
《琵琶行》琵琶女的人物感情介绍
1个回答2024-01-26 06:39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
全文
琵琶行中。 今夜闻君琵琶语下一句是什么
5个回答2023-01-21 14:26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琵琶行作者为什么听到琵琶声流泪?
1个回答2024-03-01 23:04
白居易被贬谪,他听到琵琶女身世和她的弹奏,想到自己和她,不免同病相怜,发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禁流下泪来,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中的“琵”和“琶”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2-12 06:26
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是谁?
2个回答2023-10-26 10:04
据我们老师讲(教授级庆御别)不骗你。 她说不一定有这个人, 可能是白居易的一种臆誉胡岩想。 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喻君子。。 琵琶女的经历与白居易的有相似的地方。。 白居易正式通过她来做族表达心中的抑郁。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