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究竟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2023-12-14 23:59

如题
1个回答
美,就一个字,可我们却难以给它下出准确的定义。首先,美究竟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一直是中外哲学界争论的焦点,1999年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曾将它作为压轴辩题。其次,美包罗万象,又涉及许多逻辑上的内涵外延,纵洋洋大观,亦不能穷尽。其三,即便承认美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两者兼备,但也无法统一美的标准,于是尚有“环肥燕瘦”、“青菜萝卜,各有所好”等说法。 尽管如此,不同时空不同际遇的人们依然在各自的感觉和体验中发掘出美的一些共性,并耗费大量的物质、精力乃至最为宝贵的生命,去践踏、霸占或赏析、采撷或塑造、守护它。在这或短暂或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万物之灵长,或成为美的反衬,或成为美的陪衬,而有的则成为美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此,我们可以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外更多的词汇来描述人自身的形体行为等外在美和内在美,同时籍此阐释美的终极价值和实践形式。 既然美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自身上闪耀着理性的光芒,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美应当是可意会可言传的。 在开满槐花的山间小路上,头上是皎洁的明月和芬芳的花簇,身旁是同样年少、腼腆的伊人,耳畔是叮咚的流水声和如流水般的细语声,一路过去,不时有洁白的花瓣轻轻地飘落在发际、肩头和宁静的路上……这时候,诚如古谚,我相信,可爱就是美丽,这种美丽因忠贞而能够穿越地老天荒。多年以后,我依旧固守和珍视当初那份感悟。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懂得,这种美丽只属于俩人世界,俩人彼此认为对方美丽,别人未必认同,毕竟,源于可爱而生的美丽是圣洁的、排他的,别人自有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空间。 滚滚红尘中,我们也会将美丽的认同、倾慕或景仰发自内心地馈赠给有缘相遇相识相知甚至从未谋面的人,只是,除了针对亲情友情外,还有哪些不是过眼云烟呢?中国古代我知道,这之中肯定包括人格的魅力,要不,同为四大美女的杨玉环声名怎会远不如西施、昭君乃至貂婵?但人格魅力的主要因子或者说其最能打动平常心的核心部分又该是什么,我却说不明白。 感谢友人不经意说出的答案。友人在事业成功的背后也曾经历了一些风雨坎坷,但她每天总是笑呵呵地面对工作、生活和同事,三步一笑,五分钟一笑,笑声里,豁达中,她留住了岁月,青春而美丽。在一次酒会上,一位新近结识的朋友显得很认真地问她:“W君,你这样美丽年轻的秘诀是什么?”友人马上笑了,一边端杯表示感谢,一边答道:“如果我真的美丽,我的秘诀就是善良谦和、宽以待人,因善良而美丽。”顿时,瞬间的沉默后,全席折服。 友人的话令我茅塞顿开。原以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丽,居然人人都可以拥有,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愿意真心向善从善,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我突然想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是真和善的统一体”;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更是借先知亚墨斯达法的口如斯宣谕:“当你努力地要牺牲自己的时候便是善……当你与自己合一的时候便是善”,“美是永生揽镜自照。但你就是永生,你也是镜子”。 是的,我们人人都可以永葆美丽,主动权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相关问答
神的存在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1个回答2022-12-19 22:46
是客观存在的,有自然界,就会有生灵,有生灵就会有神灵存在。有神灵就不会一个,有多个神灵就是要有争斗。所以才引起混沌界神灵,到地上界的一切事物存在。
"一心三观"中的中观究竟是怎样的观法?
1个回答2023-09-03 21:12
内视、听息、上桥是也
美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感受的?
1个回答2022-08-31 08:17
美在不同的情况下是有不同的定义,应该是主观! 因为只有你觉得着\这个事物是否美与不美.也许同一样事物你看着会说美而其他人却说不美!这就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了! 举个例子,那些名胜的风景在人们评价他们以...
全文
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有什么区别?
4个回答2022-11-23 01:21
前者为唯物主义。后者则不一定!存在可能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的客观精神。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
全文
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的区别
2个回答2022-12-16 09:07
(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
全文
世界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存在?
3个回答2022-08-12 05:30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世界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是一个主观的个体。所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的辩论赛
1个回答2022-12-28 05:43
如果把问题说成,美是主观存在还是客观存在的话,这个论题就完全丧失了意义。这里将主观存在替换为主观感受实则是降低了对主观层面的定义。让这个问题有讨论的余地。 但是这个命题的结论是单向性的。对美的主观感受...
全文
“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的出处究竟是哪里
1个回答2022-11-08 04:12
苏东坡的《超然台记》
"三观不合"究竟有多可怕?
1个回答2024-02-15 21:43
十分可怕!不仅会影响你们的相处,更严重的会影响你们的交流!所以,千万不要去找一个三观不迅裂带合的人来当自己的伴侣! 古人云,要门当户对。现在又提倡找三观相符的人,这些不是没有道理的!对方的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