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023-12-15 15:00

4个回答
您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两句成语,分别指出了从历史和他人身上汲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味着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和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智慧和错误,从而避免重蹈覆辙。历史是一个宝贵的资源,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强调了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经历,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和教益。通过观察他人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这两句成语都强调了借鉴过去和他人的经验对于个人成长和决策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历史和观察他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并在面临抉择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自然是可以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是什么意思?
jiojio聊生活
高粉答主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关注
意思是: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
出自:后晋赵莹《旧唐书·魏征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译文: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保持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死后的感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意思是,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国家兴亡更替的规律;用人作为镜子,可以明了自身的得失。
这是唐朝第一诤臣魏徵去世后,唐太宗对朝臣发出的感慨之言,后来被记录在《旧唐书·魏徵传》中。魏徵病逝后,唐太宗曾悲痛地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失一镜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历代兴亡更替的规律;用人作镜子,可以明了自身的得失。
相关问答
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是谁说的? 出自谁口
1个回答2023-01-12 04:25
是唐太宗说的 原文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才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2-11-18 02:53
原话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作者是李世民
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06 15:08
以史为鉴:亦作“以古为镜”。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出自谁之口?
1个回答2023-11-25 21:38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话。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1个回答2023-02-15 23:4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三句名句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3-08-17 15:50
原话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作者是李世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的鉴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4-26 12:38
镜子. 照:光可鉴人. 观察,审察:鉴别.鉴定.鉴赏.鉴于(看到,觉察到).台鉴(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鉴往知来.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鉴.鉴戒.前车之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2个回答2023-11-19 23:11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吾失一鉴矣。 自李世民以后,所有的皇帝都专设御用史官来修史。这些御用文人自然要乖乖听皇帝的话,对成功者大加褒扬,对失败者肆...
全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1个回答2022-08-31 02:49
出处《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同“以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