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故事概括

2023-12-15 19:50

1个回答

退避三舍的故事概括如下:

退避三舍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的一段经历。为了报答楚王的款待和礼遇,他承诺在将来晋楚交战时,会让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后来,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履行了他的承诺,将军队撤退九十里。

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报答楚王的恩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避免过早与楚军交战。同时,晋文公对楚军的骄傲轻敌的弱点进行了利用,最终大败楚军。退避三舍这个故事还体现了一些重要的道理。

它表明了一个人要有感恩之心,要懂得回报别人的善意和恩情。其次,它表现了做人要信守承诺,说出的话要算数,不能轻易食言。此外,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讲究策略,不能一味地硬碰硬,而是要善于思考和谋划。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否则会遭受失败的打击。在现实生活中,退避三舍这个故事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比如在职场中,当有人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时,我们要学会感恩并尽量回报他们的好意。

历史典故以及相关意义

历史典故是传承文化与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它们能够将历史、宗教和道德观念等传递给后世,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源头和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典故的传承,人们能够形成对文化根源的尊重和敬畏,培养出对传统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历史典故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智慧。通过对典故的理解和运用,人们能够得到一些人生的指导和对世界的思考。例如,《庄子》中的典故“胡蝶梦”,告诉人们梦与现实之间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让人们明白人生的幸福并不在物质,而是在于如何对待自己的心灵。

相关问答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退避三舍概括
1个回答2024-02-07 05:17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第一篇是:千金一笑。 故事讲的是:受周幽王喜爱一个女子——褒姒,她长得很美,却不爱笑。周幽王想:褒姒这么美的女人不愿意笑,那可多刻可惜啊!于是周幽王派人贴出:谁能让褒姒笑,就可以...
全文
概括唇亡齿寒的故事语言越简练越好!概括这个故事!唇亡齿寒和退避三舍的故事!两个!...
1个回答2024-05-30 19:19
唇亡齿寒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
全文
退避三舍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0:37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
全文
退避三舍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21:53
退避三舍 典 故 春睁和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
全文
退避三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1:19
1 退避三舍的...
全文
退避三舍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09:21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基本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贬义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
全文
退避三舍原文?
1个回答2024-02-16 06:08
子玉①怒,从②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③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④辟⑤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
全文
退避三舍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2-25 08:53
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出自左传。【释义】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
全文
退避三舍的翻译和原文
1个回答2024-02-27 04:34
原文 及楚,楚子①飨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
全文
退避三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00:20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发生的一则故事: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