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哪位侠客知道关于常州 薛家镇的一些历史典故 历史名人等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一些故事之类的。

2023-12-16 03:50

2个回答
地方传说  武进薛家桥早先是条小街。街上的白秀才,开着一爿杂货店兼粮行,门口的大凉棚成了当地的菜场。当时,有个姓薛的捕鱼能手带着一群水老鸦从苏北来此地落脚,捉到鱼就放在菜场卖。他乐于助人,男女老少亲热地称他“薛大叔”。白秀才见薛大叔逢年过节不送礼给他,心存不满,借口鱼摊脏臭,要薛大叔搬摊。薛大叔知道白秀才的鬼心思,就故意说:“白先生文才满腹,远近闻名,小人不揣浅陋,先作上联请白先生对下联我再搬不迟。”白秀才蔑视地说:“如若我对不出你的上联,菜场归你管理,且甘愿在街头河上搭座大石桥。”薛大叔指着鱼摊上活蹦鲜跳的泥鳅、鳝鱼和鲶鱼脱口说上联道:"鳅短鳝长鲶阔口。"白秀才自以为才高,谁知在鱼摊前蹁来蹁去,直到菜场散市也没想出下联,不得不说“容再思”。白秀才通宵苦思冥想。一连三日没对出下联。一则造桥要破财,二则无脸见人,他思前想后没办法,还是一死了之,深夜就投河自尽。也是他命不该绝,正巧一个渔翁架船而过,把他救起。待白秀才转过气来,渔翁问过原委,哑然失笑道:“别急,这并不是你才学浅,其实是脾气骄躁。待我续对此联。"渔翁看了看船内黑压压的鱼、鳖和蛤蜊,略一沉思,吟说“龟圆鳖扁蛤无嘴”七字。白秀才道声惭愧拍手称妙,又嘱此事请勿外扬。次日,白秀才说出下联,薛大叔仰头大笑说:“我本有意捐款造桥,方便乡村父老,况有积蓄白银三百两,请白先生代为劳神。”说罢,收摊别处去了。那渔翁知道了此事,讲出了白秀才的隐情,乡亲们不买帐,要白秀才承担造桥费。白秀才自知理专职,只得忍痛拿出三百两银子,造了一座石板桥。河上有了桥,方便了往来的乡亲们,有人便编了几句顺口溜:“薛大叔,好心肠,造座石桥通四方。”当地人忘不了薛大叔,把石桥称为“薛家桥”。镇因桥名,故称“薛家镇”。
展昭好像也是常州的
相关问答
薛家湾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4 22:15
薛家湾镇始建于1990年8月,1999年8月旗人民政府驻地从沙圪堵镇迁驻薛家湾镇。2005年8月鄂尔多斯市为深化乡镇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减少财政支出,减轻农牧...
全文
历史上太平公主爱薛绍吗
1个回答2024-03-15 04:34
实际上只爱过薛绍一人,但并不爱他,却没有得到过幸福。她有一个养子叶儿,太奢侈了,后者只是前者的影子。但是叶儿很爱她。她还有一个侄子李隆基,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爱与不爱,两个男人都在她面前死去,可...
全文
薛家历史
1个回答2022-09-09 00:11
那有关薛仁贵家的呢
在历史上我们定州曾有多位人物名垂史册,你知道定州历史名人都有谁?
1个回答2024-05-23 14:13
李章 [唐],字子飞,一作飞卿,恐误。排行十八。其先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德宗贞元时登进士第,曾在东平李师古幕。 崔兴宗 [唐],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诗人。为王孟诗派作者之一。早年隐居终南山...
全文
新安镇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03 21:50
新安镇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到了5000年前,这里形成较大部落。东周时期,是钟吾子封地,曰“钟吾国”。清道光、咸丰年间,新安镇曾鼎盛一时,城廓沿河而筑,主...
全文
和平镇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08 03:14
和平镇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早在六千多年的原始社会,就有先民栖息、劳作。春秋时,和平属吴国管辖;秦、汉时,和平属吴郡乌程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和平属长城县,唐五代之后一直属于长兴...
全文
马集镇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3-17 05:24
沧海横流,历史巨变,为马集留下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鹤鸡庵庙会、武忠祠、马公府成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嘉靖年间的《寿州志》的记载开始,在镇南七里的鹤鸡庵庙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都隆重的举行热闹的庙会。...
全文
平乐古镇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4-10 13:44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用飞沙堰分为“内江”...
全文
西集镇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4-30 08:30
两千年白驹过隙 经历过盛世繁华的千帆竞发 也经历过金戈铁马战火频仍 如今她意气风发 成长为一片充满希望的东方绿谷。 历史记载:“……潞河为万国朝宗之地,四海九州岁致百货,千樯万艘,辐辏云集,商贾行旅梯...
全文
龙门镇的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2-20 20:54
2014年,龙门镇对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跳端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开办癞子锣鼓培训班培养传承人,梁平傩戏和梁平孝歌被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癞子锣...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