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的成语

2023-12-17 13:32

1个回答

易混淆的成语是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成语的具体介绍: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详细介绍:

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处。譬如专名和科学术语都是固定词组;谚语、歇后语、引语不仅是固定词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与成语相似;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比较简练。

形式跟绝大多数的成语一样,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之类,但是这些都不是成语。把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等的区别搞清楚,这就有助于断定什么是成语,什么不是成语。简单地就这方面作些说明。

成语则是表示一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开败了的花朵,又可以用来形容被打败的军队,也可以用来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个人对于某些事物特别感觉有兴趣。

相关问答
容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1:40
(一)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考试...
全文
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2-09-25 23:21
金额哦我就DVD好的
同音字易混淆,出现在句子里
1个回答2024-01-31 04:59
辩和辨这两个同音字易混淆。
推荐几组易混淆成语?
1个回答2022-10-01 13:09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需要容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0 03:50
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费尽心血机关算尽冥思苦想 尽心竭力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搜索枯肠挖空心思殚思竭虑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费尽心机穷竭心计前3个一样,后两个一样。 费尽心机 词目费尽心机使用频率常用 ...
全文
需要容易混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02 20:31
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费尽心血 机关算尽 冥思苦想 尽心竭力 煞费苦心 绞尽脑汁 搜索枯肠 挖空心思 殚思竭虑 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 费尽心机 穷竭心计 前3个一样,后两个一样。 费尽心机 ...
全文
混淆和混淆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2024-02-11 23:24
混淆和混淆没区别。 1、混淆的含义:混杂。界限模糊(多用于抽象事物)。 2、使混淆,使界限模糊:混淆黑白,混淆是非。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时期容易把现实和想象相混淆?
1个回答2024-03-11 20:09
幼儿期,幼儿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相混淆,比如他们喜欢说吃饭和电视的样子不一样
容易混淆字的顺口溜
1个回答2024-02-18 13:30
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以致于在书写时,老是把“既然”写成“即...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