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的文言文

2023-12-17 13:33

1个回答

1. 关于知错就改的古代名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读音:zhī cuò néng gǎi,shàn mò dà yān,

释义: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翻译: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扩展资料:

典故:

三国时期,周处被乡里认为是和大蛟、白额虎同列的三害,周处杀死蛟虎后,却得知自己是最被乡里所忧虑的,因此找到陆云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翻译:

晋朝周处年轻时,由于好逞凶斗狠,被乡民认为是一大祸害。当时,义兴百姓将河中蛟龙、山中白虎和周处一起称为三害,而且乡民认为三害之中,周处对乡民为害最甚。

有个乡民出了一个主意,挑唆周处去杀白虎和蛟龙,实际上他希望这三个祸害互相厮杀,起码可以除掉两害。于是,有胆又有勇的周处先杀死老虎,又杀了蛟龙。

当周处和蛟龙拼杀时,随着水流漂游了几十里。经过三天三夜,乡民还不见周处的影子,都以为他已经被蛟龙咬死了,纷纷呼喊庆祝。这时,杀死蛟龙的周处从水中冒出来,听到人们的呼喊声,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乡民眼中的一大祸害。

周处惭愧不已,心生悔意,于是前往吴郡寻找名士陆机和陆云,想向他们请教。因陆机不在,周处只见到陆云。周处毫无隐晦地对陆云说出自己的情况,并表达想要改过迁善的心愿。但他顾虑,即便如此,最终也可能一事无成。

陆云劝慰他:古人看重道义,有句话朝闻道夕可死。何况你的前途还是大有希望的。再说,人最怕的是不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你又何必担心美誉不能远扬?周处幡然醒悟,弃恶从善,成为一位刚正不阿的忠臣。

2. 有关改过的文言文

盗牛改过

裴松之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以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之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能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

翻译:当时王烈所在的封国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贼说:“我见牛而生邪念一时糊涂,从今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后,希望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数量的布赠送偷牛人。有人问王烈:“这人已经偷了东西,害怕您知道这件事,您反而赠送他布,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春秋时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骏马并杀了吃,(穆公抓获偷马人后)却赏赐偷马人酒喝。(后来)偷马人(在战场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来救穆公的大难。现在这个偷牛人改悔他的错误,怕我知道这件事,这表明他已懂得羞耻。懂得了廉耻,那么向善之心就会产生,所以赠给他布劝勉他向善。”过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担,有一个人见到后主动替他挑着走了几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时候,这人才放下担子离去,老人问他姓名,他没有告诉。过了不久,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剑丢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见这把佩剑,想不管它就离去,又担心后面的过路人捡去,剑的主人就会永远失去佩剑,想拾起带走再去寻找失主,又担心出现差错,于是就守着这把剑。到了傍晚,佩剑主人返回时遇到了这位守剑人,正是上次代为挑担的那人。

相关问答
改正错别字,将改错经过用成语表示
1个回答2024-02-24 23:43
货伪价实(去伪存真 ) 一本邪经( 改邪归正) 生龙死虎( 起死回生) 鹤发老颜(返老还童 ) 热火代天(改朝换代) 不言之喻( ) 胎肉相连( ) 脉飞凤舞( ) 来日方短(蜚短流长) 功魁祸首( ...
全文
到底是知错就改还是一错再错呢?
1个回答2022-10-02 23:28
当然是知错就改。
成语改错题,哪些错了
1个回答2024-02-09 01:17
成语改错题 凤毛鳞角(麟) 敷演塞责(衍) 斧底抽薪(釜) 付庸风雅(附) 负偶顽抗(隅) 改弦更章(张) 甘败下风(拜) 甘冒不讳(韪) 感人肺俯(腑) 钢柔相济(刚) 高屋建邻(瓴) 工...
全文
改译他的行为:孩子知错不改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1-30 06:17
其实当天就让孩子去上奶奶赔礼道歉这个事不大可取。因为双方的情绪都还没有稳定。同时家长强行地要求孩子去做这个事情,就让孩子有一种被胁迫的感觉,不是发自内心的,即便去道歉了,他也不觉得这个是自己的意愿...
全文
修改病句、错字、错词用修改符号
1个回答2024-01-29 15:13
1.参加改为参观 2.见改为拣 3.什么改为怎么 4.?改为句号 5.逗号改句号 6.文化宫后的逗号改句号 7.直改为值 8.哪位改为那位 9.家后的问号改逗号 (累死我了,好评啊!)
周处改错里周处是怎样改错的
1个回答2024-03-16 22:44
为百姓除猛虎和蛟龙。同时自己也幡然悔悟,不再为害百姓。
小时候做错事的名人?(大错)例子···知错就改的名言
1个回答2024-01-26 03:42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李世民也魏征的故事了!有一次,李世民在后宫玩鸟(部下刚刚送来的一只很名贵的鸟),刚好魏征来了,看到皇帝在玩鸟不高兴了...
全文
小时候做错事的名人?(大错)例子···知错就改的名言
1个回答2024-02-02 00:25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人不怕犯错误,可怕的是一辈子做错事。 李世民也魏征的故事了!有一次,李世民在后宫玩鸟(部下刚刚送来的一只很名贵的鸟),刚好魏征来了,看到皇帝在玩鸟不高兴了,...
全文
他的话没有完全错。 改为词序,改变句意怎么改
1个回答2024-03-02 07:37
他的话完全没有错
成语小错不改铸成大错
1个回答2024-01-25 18:34
铸成大错 zhù chéng dà cuò [释义]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语出] 宋·苏轼《赠钱道人》:“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 [辨形] 铸;不能写...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