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和 中庸 英语如何翻译

2023-12-18 04:50

还有:义、节、廉
1个回答
礼记

--------------------------------------------------------------------------------

[拼音]:lǐ jì
[解释]:the Book of Rites; 1.The Book of Rites
[参考词典]:汉英综合科技大辞典 汉英法学大词典

中庸

--------------------------------------------------------------------------------

[拼音]:zhōnɡ yōnɡ
[解释]:1.The Doctrine of Mean
[参考词典]:汉英综合科技大辞典 汉英综合大词典
相关问答
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4-01-29 17:08
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
全文
《礼记·中庸》
1个回答2024-03-15 22:2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
全文
礼记 中庸
1个回答2024-03-18 05:22
现代人读《中庸》--诚者自成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
全文
礼记和中庸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4-06 08:45
《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
全文
礼记 中庸
1个回答2024-03-15 10:58
出自《礼记·中庸》中言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于最隐蔽的言行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于最微小之事上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灵魂。而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这时往往能够严于律己、表里如...
全文
《礼记·中庸》
1个回答2024-03-09 17:4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
全文
礼记 中庸
4个回答2022-10-06 19:56
  现代人读《中庸》--诚者自成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全文
<礼记.中庸>翻译
1个回答2022-11-11 05:40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
全文
求《礼记 中庸》的一处翻译
1个回答2023-02-17 20:4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
全文
武侠小说中萧姓人物厉害有何史据
1个回答2024-06-23 00:46
萧十一郎 萧峰 萧远山 萧半和 萧中慧 萧王孙 萧飞雨 萧咪咪 萧泪血 萧西楼 萧是个古老的姓氏,也勉强算个大姓。可这么密集地出现在一个小说门类里,还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仔细想来,大概这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