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中庸

2022-10-06 19:56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和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我要句读,谢谢)
4个回答
  现代人读《中庸》--诚者自成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真诚是人的自我完善,而道是人自己引导自己。真诚,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以此君子以真诚为贵。真诚,并非只是自我完善而已,还要用来成就万物。自我完善,是仁义的表现;成就万物,是智慧的体现。天赋的真诚品德,是结合了天地内外的道理,因此随时运用而无不适宜。因此,最真诚的德性是永不停息的,永不停息就能长久,长久就会通达,通达就可游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用以承载万物。广博深厚与地相匹配,高大光明与天相匹配,悠远而无边无际。这样,不用表现却自然彰明,不用行动却能感化人物,无所作为却能自然成就万物。天地的德性可用一句话概括:它自身真诚不二,化生万物深奥难测。天地的德性真是广博啊,深厚啊,高大啊,光明啊,悠远啊,永久啊。
这东西都不会?关注几点:⒈注意关键字,像者也⒉注意文意⒊多去练习。祝你成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相关问答
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
1个回答2024-01-29 17:08
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
全文
礼记 中庸
1个回答2024-03-15 10:58
出自《礼记·中庸》中言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于最隐蔽的言行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于最微小之事上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灵魂。而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这时往往能够严于律己、表里如...
全文
《礼记·中庸》
1个回答2024-03-15 22:2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
全文
礼记 中庸
1个回答2024-03-18 05:22
现代人读《中庸》--诚者自成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
全文
礼记和中庸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4-06 08:45
《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嗣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
全文
《礼记·中庸》
1个回答2024-03-09 17:4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
全文
<礼记.中庸>翻译
1个回答2022-11-11 05:40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
全文
求《礼记 中庸》的一处翻译
1个回答2023-02-17 20:4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
全文
孔子 仁 礼 中庸 的原话
2个回答2022-09-11 16:32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用同一件物来表达春夏秋冬的情景的画画
1个回答2024-06-08 04:24
可以在同一件物品的颜芦陵色上做处理,选择春夏秋冬各代表的陪核戚颜色来表达,如:春天“绿”,夏天“红”,秋天“黄”,冬天“白蓝”。同时还可以加背景来衬托出氏敏春夏秋冬的情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