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2023-12-20 07:17

5个回答

完是完整的意思,璧指和氏璧,归是归还的意思,赵指战国时期的赵国。完璧归赵合起来就是: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归还赵国。完璧归赵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涉及到一个人和一块宝玉和氏璧。

和氏璧的来历相传和氏璧最早是来自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未经加工的璞玉,璞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玉。卞和凭经验认为这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于是卞和带着这块玉去见楚厉王,想献给国君换取赏赐,楚厉王就让宫中的玉匠去鉴定这块玉,玉匠查看过后说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欺骗了他,于是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带着这块璞玉去见楚武王,楚武王就让宫中的玉匠去鉴定这块玉,玉匠看过后仍说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武王也很愤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右脚。

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此时已经失去双腿,无法走路,卞和仍不死心,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非常凄凉,楚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楚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神奇的流转经历楚国得到和氏璧后,认为其非常珍贵,视为国宝,一直在珍藏在楚国。400年后,当时的楚威王为了表彰相国昭阳的巨大的功劳,将和氏璧赏赐给昭阳,昭阳得到和氏璧后也非常爱惜。直到有一天,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把和氏璧拿出来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怎么查也不到和氏璧去了哪里。

又过了50年,直到公元前283年,赵国的一个缪贤叫宦官,在集市上用五百金买得一块玉,令人想不到的是,经过玉匠的鉴别,认为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国当时的国君是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于是就据为己有,和氏璧就这样到了赵国。

完璧归赵典故经过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和氏璧到了赵国,为了得到这块玉,秦昭襄王向赵国提出用15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赵国经过商量,认为如果不同意,会引发秦国的愤怒,如果同意,又怕秦国得了玉又不给城池,很犹豫,于是找来了蔺相如,经过商议,蔺相如说:我愿意出使秦国,假如秦国真的把城池来换,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池,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于是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秦昭襄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和氏璧,很仔细的观看,果然是纯白无瑕,秦王非常高兴,一直在看,然后依次递给身边的大臣、嫔妃观看,却绝口不提拿城池来换和氏璧的事。蔺相如在边上看到秦王这个样子,就知道秦王没有打算拿城池来换玉,于是蔺相如上前对秦王说:和氏璧有个瑕庇,一般人看不出来,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一听,就把玉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玉后,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很生气的对秦王说:当初秦赵两国说好的,拿15座城池换这块玉,现在秦王您绝口不提城池的事,想必是根本不愿意换,想独占赵国的玉,现在我拿着这块玉,如果秦王一定要逼我的话,我就抱着这块玉,让自已的脑袋和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没有办法,又不能硬抢,于是拿出地图,在图上指出了15座城池的位置,蔺相如看出秦王还是没有真心,于是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皆知的宝物,如果一定要换,大王要先斋戒5天,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来交换。秦王只好同意了。然后和氏璧还是在蔺相如手里,蔺相如见秦王没有真心实意,连夜派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到了5天后,秦王派人来找蔺相如要玉,蔺相如说:秦强赵弱,秦国想得到和氏璧,必须先交割15座城池给赵国,然后赵国把和氏璧献给秦国,现在和氏璧我已经派人送回赵国了。秦王见蔺相如这样说,而和氏璧已送回赵国,就算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什么,就只好做罢,后来秦国也没有拿15座城换取和氏璧,和氏璧经蔺相如一起到了秦国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典故的完整由来。

讲的是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蔺相如带着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不料秦王中途使诈,他凭借着自己的大智大勇,最后带着宝玉完好无损的回归赵国。”后来世人把完璧归赵比喻成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就是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被秦国知道了,然后秦王对赵王说用十多个城池换和氏璧,然后赵王派蔺相如去秦国交换,然而秦王想空手套白狼得到和氏璧,在蔺相如的各种做法下最终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回赵国。
当时的赵国比较弱,而秦国比较强,秦国希望拿十五座城池换赵国的的一块“和氏璧”,实则是想白拿。而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不仅把和氏璧完整地运回赵国,自己也全身而退,成为完璧归赵。
相关问答
成语完璧归赵完璧归赵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3-16 03:19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
全文
完璧归赵是什么故事 完璧归赵故事简述
1个回答2024-03-11 07:37
《完璧归赵》故事内容如下。 1、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表示愿用十五棚州棚座城给赵国,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众多大臣商...
全文
完璧归赵的意思是什么 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2-30 07:39
1、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2、出处: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原文: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
全文
完璧归赵是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7:05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楚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
全文
谁有《完璧归赵》典故啊?
1个回答2024-01-23 11:38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
全文
完璧归赵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0:38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 ,请求换取和氏璧 。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 :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
全文
完璧归赵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1:14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的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
全文
完璧归赵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18 16:57
1、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或 2、以城求璧,奉璧使秦,殿叱秦王,完璧归赵 个人觉得都可以。
完璧归赵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03:04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
全文
完璧归赵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3:11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