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运用了哪些典故?

2023-12-21 10:07

1个回答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首诗中的典故,主要有以下个
1、“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开头两句用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子猷住在吴地山阴,雪夜乘舟去访问好友戴逵,到了门前却不入而返,说是乘兴而去。到了那里潜发了怀念之情,兴尽而返,何必非要去见戴逵呢?王十二与王子猷同姓,前者寒夜怀友,后者雪夜访友,情境相同。这是用王子猷来比喻王十二,比喻这是一个有着美好兴趣的朋友。
2、《折杨》《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折杨》《黄华》是古代流行的两首通俗歌曲。“晋君”,春秋时代的晋文公。《韩非子十过》篇说,晋平公德薄,却强迫师旷为他演奏《清角》,招致了风雨大作,晋国大旱三年。这两句说,像《折杨》、《黄华》一类低级普通的歌曲,合乎世俗之人的胃口;晋平公竟然想欣赏高级、高尚的《清角》其不枉然。像晋君那样的人根本无法理解高尚、高级的乐曲。
3、“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巴人”,指喜欢唱通俗歌曲的士人,《阳春》,阳春白雪,是高雅歌曲的名字。“奇璞”,珍奇的玉璞。“璞”是内藏美玉的石头,这是用和氏献璞的典故。
4、“一说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苍蝇”比喻谗人,“贝锦”比喻花言巧语。这都是用《诗经》典故,指小人毁谤之声非常喧闹。这两句说,到处都是世俗小人的谗谤声,谈笑间闻之令人失色。
5、“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这—典故出自刘向的《新序·杂事》篇,曾参是孔子的门生,也是有名的孝子。他在郑国时有个同姓的人杀了人,消息传到他母亲的耳朵里,她前两次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去杀人,于是流言越来越多,最后她竟然信以为真,被吓的连忙扔下手中的织布梭,翻墙逃跑了。
相关问答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有哪些典故?
1个回答2023-12-19 07:23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的典故如下: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开头两句用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典故。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王子猷住在吴地山阴,雪夜乘舟去访问好友戴逵,到了门前却不入而返,...
全文
李白的《答王十二夜独酌有怀》的赏析?
2个回答2023-07-29 03:57
没这篇文章吧,或许你写错了字,网上没有
[月下独酌]这首诗的意思
1个回答2023-03-30 05:20
月下独自饮酒
月下独酌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01:43
《月下独酌》是作家陈夫2009年中秋时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作品。作品表达了当下人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偶得闲致,却无人可语的寂寞:"每在中秋月携辉切窗时,备感寂寥的情绪俨然就是躲不去的性情,或许是被时...
全文
月下独酌是怎么流传的
1个回答2024-03-03 17:34
中国的文化宝库,唐诗三百首,代代流传。
月下独酌意思
1个回答2023-01-12 09:32
在月夜下一个人喝酒
对联:月下独酌听风语
1个回答2024-03-11 21:47
月下独酌听风语; 花间对舞看鸟飞。
         月下独酌                           ...
1个回答2024-04-01 09:25
18.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19.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
全文
月下独酌
1个回答2024-02-17 01:11
①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②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
全文
月下独酌
1个回答2024-03-13 18:19
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