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忍让的事例

2023-12-26 03:08

1个回答
  张良纳履
  ——小处忍让,大处得益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
  张良曾在下邳桥上散步。有一次,一位穿粗布短衣的老人来到张良跟前,他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拾鞋 ! ”张良气得想揍他,但看他年老,就耐着性子到桥下把鞋取来。老人又要他帮忙穿上,张良又跪着给他穿了。然后,老人就笑着走了。过了一会儿,老人又回来了,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五天后天亮,在这里和我会面。”张良答应了。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来到桥上,老人已先到,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迟到,为什么呢 ? ”他转身就走,说:“过五天早点来。”
  五天后,刚鸡啼,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迟到,为什么呢 ? ”他转身就走,并说:“过五天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未到半夜就到了桥上。一会儿,老人来了,高兴地说:“应当这样。”老人拿出一本书,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后应验。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老人没留下别的话,就这样走了,再也没出现。 早晨,张良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忍让待人的曾国藩
  ——小事忍让方能成就大业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与某生同住一寝室。某生的脾气暴躁。他的书桌距窗口好几尺,曾国藩为了取光,将自己的书桌移动到窗前,某生见了大为恼火,说:“我案头的光线被你挡住了。”曾国藩却和气地说:“那么我的书桌该放在哪儿呢 ? ”某生指指床边说:“可放在那儿。”曾国藩就按他的意见办了。又有一次,曾国藩熬夜读书,某生又大为恼火,说:“平时不读书,现在却如此吵闹。”曾国藩听了,立即改为低声默读。
相关问答
有关忍让的事例 例如将相和
1个回答2024-02-14 21:51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魏尚书格言》:“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六节:“ 西汉 前期,朝廷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对 匈奴 忍让,企图换取边境的暂...
全文
忍受不能忍之忍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4-05 13:07
是可忍孰不可忍!
容忍事例
1个回答2024-01-31 17:38
苦心人 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当然也是古的
关于忍的事例?谁有啊?
1个回答2024-02-14 07:19
韩信胯下之辱 【解释】: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来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全文
关于忍让事例
1个回答2024-03-04 06:10
六尺巷的故事 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两家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核闭...
全文
找5个关于忍让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09 07:19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魏尚书格言》:“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六节:“ 西汉 前期,朝廷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对 匈奴 忍让,企图换取边境的...
全文
忍让的事例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3-14 03:10
话说清康熙时,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势必影响了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
全文
关于忍让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12 01:20
1、王琦饥寒而死 王琦,字文,仁和人,考中进士后,授汝州学正,后又升监察御史,他以学问渊博品行端正而闻名。他在担任山西按察佥事时,管理学校,使学界风气大为改善。后改任四川,不想继续担任官职,请求退...
全文
具有忍让精神的名人有那些?并举例一个关于他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3-29 16:29
廉颇——为长远利益而忍让 廉颇 , 是赵国的大将,勇猛过人。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中立了大功官拜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屡次想羞辱蔺相如,而相如却每每避开。有一次,蔺相如...
全文
求有关忍让的事例5个(要完整的故事哦)
1个回答2024-01-27 12:06
学会宽容和忍让容和忍让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一个人有涵养的重要表现。没有必要和别人斤斤计较,没有必要和别人争强斗逞,没有必要……请记住:给别人让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   二战结束后不久,在...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