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诚信的故事的作文

2023-12-26 14:04

1个回答
  商鞅是秦国的宰相,当时秦国的变化比较大,原来的法律已经不适应现在形势的变化了。于是商鞅起草了变革法律的条令,但是是并没有马上公布。因为他担心老百姓不信任自己,所以找来了大臣一起帮他想办法。大臣们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立木建信”的好办法。

  他们来到一个集市,只见这里有的提着一篮鸡蛋在吆喝,有的牵着一只驴,有的赶着一群羊,真是热闹非凡!忽然一个差役喊道:“注意了!注意了!南门那儿立着一根三丈长的木棒,谁能把它移走放到北门,就给谁十根金条。”赶集的老百姓一下子全都来到了南门门口,果然有一根三丈长的'木棒立在南门前。老百姓都感到非常奇怪,谁也不敢挪动它。“扛一根木棒就能得到十根金条,是真的还是假的?”“别回来不但是没有得到十根金条,还被抓起来了。”“肯定是假的。”“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肯定不可能。”老百姓七嘴八舌地说。结果,没有一个人去扛它。商鞅告诉差役:“扛一次,五十根金条。”“谁把它扛到北门,就给谁五十根金条。”差役又喊道。人群又讨论起来。有人说:“可以去试试。”还有人说:“不能去,一定会被抓。”这时候,一个年轻人走出人群,他脱去上衣,说:“让我来试试。”旁边有位老奶奶说:“李五,要小心呀!”李五说:“放心吧,没事的。”他来到了木棒前,扛起了木棒。走到了半路时,他就有点儿站不稳了。有人说:“李五,加油!坚持住!”还有人说:“放下吧李五,不会有金条的。”最终,李五还是走到了北门前,把木棒立在中间。这时候,有一个人向他走来,李五以为是来抓他的,走近一看,谁知,那个人拿了一个装满东西的大袋子,说:“这是老爷给你的五十根金条,请你数一数。”李五一看,原来不是来抓他的,他松了一口气并接过了袋子,一看果然是五十根黄灿灿的金条。周围的老百姓个个都后悔极了,有人说:“早知道是真的,我也去试试了。”还有人说:“唉,这么好的机会都错过了,真可惜。”

  商鞅见老百姓都信任他了,才公布了变法的法令。
相关问答
诚信商鞅什么
1个回答2024-02-01 09:24
解答:有关商鞅诚信的故事——立木为信 简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 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
全文
商鞅的诚信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1:23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
全文
商鞅立木守于诚信的上联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0 16:51
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国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
全文
商鞅立信古文翻译
1个回答2024-01-26 17:01
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
全文
商鞅立信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1-23 03:58
 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
全文
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是诚信的佐证吗
1个回答2024-01-14 01:39
个人认为是诚信的佐证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
全文
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是诚信的佐证吗
1个回答2024-01-14 07:57
个人认为是诚信的佐证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
全文
关于诚信的名人故事:商鞅立木取信
1个回答2023-12-12 03:37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
全文
商鞅之死,商鞅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2-23 01:22
商鞅是在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拓展资料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汉族,战国时期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一带)人,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商鞅立木是不是信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6 01:03
商鞅立木不是信的成语,是关于“信”的典故。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