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喜欢给别人讲道理的人,越难有朋友

2024-01-03 16:57

3个回答
从小我们就听父母讲道理,上学之后我们就听老师讲道理,社会似乎处处充满了道理。小时候人们从不拒绝道理,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正是需要道理的时候。

但长大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道理往往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不仅反对一切道理的灌输,还会反击对方,指责对方,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我们成年之后,随着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对道理的反驳开始有了辩证的影子,即吸纳其有用的观点,而丢弃其落后的观点,从而达到有选择地听取他人教导的水平。

一般来讲,我们对他人的劝说、教导不会有太多反感的情绪,但是也要分情况,例如对方的年龄和身份、自己的心情、所处的情境等等。

如果对方是同龄人,那么对方的道理我们一般都听不进去,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同龄人站在长辈的高度来教育我们,如果是长辈教育我们,那我们也只能乖乖听着。

对方的身份也影响我们接受劝导的意愿,如果对方是自己看不起的人,我们就不会接受其观点。

如果对方恰好是我们所在领域中的佼佼者,那么即使对方趾高气扬,我们也能吸收到一些对我们有帮助的知识。

但生活中总有些人不会看别人的脸色,无论何时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的形象,这种特别喜欢给别人讲道理、做人生导师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他们之所以喜欢给别人讲大道理,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家庭。

他们的父母肯定经常把道理挂在嘴边,无论孩子取得成功或是遭遇失败,父母都要说教一番。如果遭遇孩子的反驳,他们便会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想不形成说教的性格都很难。

成年以后,他们以指导、说教的形象和他人相处,其实他们没有坏心思,而是性格使然。他们不会其他的相处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夸奖赞美别人,就会感到很不自在。

所以有这种习惯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在教育孩子之余,也要成为他们的朋友,陪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探索,教会他们如何与朋友相处,毕竟成年人都不喜欢听别人教育自己,即使是朋友也一样。

有些人的性格比较沉默,外界刺激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而是蕴含了深刻的意味。无论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他们都喜欢思考,而不是分享和感慨,他们希望弄懂事物背后的原理。

这样的人在与别人交流时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这种特点,给别人一种“教自己做事”的感觉。

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想要影响和控制他人,而是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性格,求知、探索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哪怕是与人交往时也不例外。

在人际交往中,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指向他人的,例如“自言自语”。

人们在讲话时,偶尔会进入一种状态,即不把话讲完似乎不舒服,说话的完整性在他们看来十分重要,他们比较注重说话的逻辑性,因此言谈举止间透出一种说教者的风采。

但其实他们并非是在教育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的故事和观点讲出来,即使听众忽略他们也没有关系,他们的目的仅仅是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并且讲述出来而已。

他们可能先天有着较强的语言天赋,对于讲话比较擅长或者有独特的兴趣,偶尔会滔滔不绝,不顾他人的感受,因此遇到这种人,直接忽略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安慰他人是一项人际技能,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安慰别人,只有那些内心温柔、比较无私的人才会去安慰别人。

在他人伤心难过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感同身受,顺着别人的埋怨安慰对方,有些人则倾向于摆事实讲道理,希望对方能够走出阴霾。

这两种人其实都是为了对方好,但对男性说教可能更好一些。

在女性伤心的时候说教只会导致更糟的结果,因为女性通常比较敏感,那样会让她们觉得你没有和她站在一边。

总之,喜欢说教的人并不都是坏心思,但过度的说教会引起别人的不满,为了维持人际关系的稳定,有这种习惯的人最好加以改正,以免遭人嫌弃。
被人问东问西,就会有一种被审视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令个体对自我产生怀疑。为了避免对自我产生怀疑,年轻人选择了远离社交。
尽管年轻人对于自我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因为他们还在成为自我的过程之中,可是他们已经对自我非常在意了。他们渴望成为独一无二的人,这是他们对于自我最初的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性,他们排斥所以试图怀疑自己独一无二特性的人。以至于对于接近他们的人都报以警惕之心,避免自我受到质疑。事实上,作为人本身具有很强的同质化,当你去面试一份热门岗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为了增进彼此的信任,一定会通过询问的方式进行沟通。询问难免会涉及到个人隐私,而这作为年轻人自我性的一部分是十分敏感的。在大多数人看来并不算隐私的事情,也会被这些人当作隐私看重。他们近乎出现了一种心理上的扭曲,过分保护自我,过分关注自我,以至于被迫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一旦把他们拉入社交之中,他们就会十分不自在,就会有一种被洞察的感觉。
从小我们就听父母讲道理,上学之后我们就听老师讲道理,社会似乎处处充满了道理。小时候人们从不拒绝道理,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正是需要道理的时候。
但长大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道理往往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不仅反对一切道理的灌输,还会反击对方,指责对方,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我们成年之后,随着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对道理的反驳开始有了辩证的影子,即吸纳其有用的观点,而丢弃其落后的观点,从而达到有选择地听取他人教导的水平。
一般来讲,我们对他人的劝说、教导不会有太多反感的情绪,但是也要分情况,例如对方的年龄和身份、自己的心情、所处的情境等等。
如果对方是同龄人,那么对方的道理我们一般都听不进去,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同龄人站在长辈的高度来教育我们,如果是长辈教育我们,那我们也只能乖乖听着。
对方的身份也影响我们接受劝导的意愿,如果对方是自己看不起的人,我们就不会接受其观点。
如果对方恰好是我们所在领域中的佼佼者,那么即使对方趾高气扬,我们也能吸收到一些对我们有帮助的知识。
但生活中总有些人不会看别人的脸色,无论何时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的形象,这种特别喜欢给别人讲道理、做人生导师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他们之所以喜欢给别人讲大道理,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家庭。
他们的父母肯定经常把道理挂在嘴边,无论孩子取得成功或是遭遇失败,父母都要说教一番。如果遭遇孩子的反驳,他们便会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想不形成说教的性格都很难。
成年以后,他们以指导、说教的形象和他人相处,其实他们没有坏心思,而是性格使然。他们不会其他的相处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夸奖赞美别人,就会感到很不自在。
所以有这种习惯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在教育孩子之余,也要成为他们的朋友,陪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探索,教会他们如何与朋友相处,毕竟成年人都不喜欢听别人教育自己,即使是朋友也一样。
有些人的性格比较沉默,外界刺激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物,而是蕴含了深刻的意味。无论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他们都喜欢思考,而不是分享和感慨,他们希望弄懂事物背后的原理。
这样的人在与别人交流时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这种特点,给别人一种“教自己做事”的感觉。
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想要影响和控制他人,而是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性格,求知、探索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哪怕是与人交往时也不例外。
在人际交往中,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指向他人的,例如“自言自语”。
人们在讲话时,偶尔会进入一种状态,即不把话讲完似乎不舒服,说话的完整性在他们看来十分重要,他们比较注重说话的逻辑性,因此言谈举止间透出一种说教者的风采。
但其实他们并非是在教育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的故事和观点讲出来,即使听众忽略他们也没有关系,他们的目的仅仅是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并且讲述出来而已。
他们可能先天有着较强的语言天赋,对于讲话比较擅长或者有独特的兴趣,偶尔会滔滔不绝,不顾他人的感受,因此遇到这种人,直接忽略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安慰他人是一项人际技能,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安慰别人,只有那些内心温柔、比较无私的人才会去安慰别人。
在他人伤心难过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感同身受,顺着别人的埋怨安慰对方,有些人则倾向于摆事实讲道理,希望对方能够走出阴霾。
这两种人其实都是为了对方好,但对男性说教可能更好一些。
在女性伤心的时候说教只会导致更糟的结果,因为女性通常比较敏感,那样会让她们觉得你没有和她站在一边。
总之,喜欢说教的人并不都是坏心思,但过度的说教会引起别人的不满,为了维持人际关系的稳定,有这种习惯的人最好加以改正,以免遭人嫌弃。
相关问答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有难求人难,人难求人,人求人难
1个回答2024-03-08 22:45
做人难, 难做人, 人人做人人人难, 人难做,做人难
解决一个数学难难难难难题!!!!!
1个回答2024-06-14 18:25
设距离为X (X/10)*t+(X/15)*t=X (x/10)*t-(x/15)*t=25*2 X=250```` = =怎么觉得答案有些····· 恶搞么····
难;难;难
4个回答2022-08-01 23:42
不能在一起就放手吧!然后学会忘记!
难!难!难
1个回答2024-02-26 22:29
A,D 第一题,a=8,b=3兀+1的算术根约为3.2,c=-5,所以a>b>c 第二题,X 的倒数为17算术根-4,是Y的相反数,所以是负倒数
中文里,最难的字是什么字,难写或难读的
1个回答2024-01-23 14:09
中文里,最难的字是biang字。 一、陕西关中有一种独特的面条叫“biang-biang面”,介于“干捞面”和“汤面”之间。 二、Biang字,据说是目前笔画最多的汉字,称“世界汉字之最”。...
全文
仿写“难道......难道......难道......难道......”
1个回答2022-09-08 00:16
账号挂了啊。。。。
请用难道…难道…难道…难道…造个句子
1个回答2022-11-05 04:57
燔慑难道不童瓜
为君难, 为臣又难, 难也难; 创业难,守 成又难, 难也难; 保家难, 保身又难, 难也难!这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3-09-27 01:45
创业非常难,需要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而且需要很多的资金纳核支持。创业的话一定要做好前期没颂规划,枯茄郑对市场进行考察。现在的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房租贵,利润低,人工成本高。
好难过.怎么才能让难过不要再难过?
1个回答2023-09-21 09:40
你能为了这个人的这件事,而感到难过,不用想就知道你是多么的善良,不用想这个人和你是什么关系, 你以为他难过,就说明你的心里有他,不想他身上有这样的事发生,那你为什么不去告诉他呢,为什么不让自己的想法简...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