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廉的诗文

2024-01-04 14:09

2个回答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唐·李商隐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3、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入京诗》 明 于谦

译文: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如果都被做官的拿去用来讨好上司,那就会给人民的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

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元·王冕

译文: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明代郑思肖《寒菊》

译文: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圣洁的心灵永存(廉洁诗歌)
尹才干(中国)
/
头上的帽子戴得端端正正,
如山巍峨,不惧狂风阵阵。
如羽轻灵,飘洒谦卑温馨,
高高托起自己荷花般的心灵。
/
静观浮云,让它独自飘零,
不叫雾霭遮住清亮的眼睛。
捧一捧菊香荷韵,洁手净心,
一挥两袖为民迎来月明风清。
/
倾斜的身子,弯成一弯新月,
奔腾的大道上处处有自己的身影。
将汗水与心血化成指路的明灯,
站在民生路口,站成闪亮的风景。
/
沉沉脚印,印在“民”字大地,
把大写“民”字长出的长长的根,
深深地埋在自己博大的心底,
一颗圣洁的灵魂就在时光中永存。
/
(尹才干,四川武胜人。当代作家、诗人、评论家。被誉为文趣学创始人、语言陌生化开拓者、才干体打油诗创始人、当代新打油诗八大家、当代图像诗第一人、中国十六行诗倡导者、当代十大特色诗人、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作品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数百所高校的专家纳入研究视野。创作概况载入中外文学史。20余篇作品被选作国内外大中小学教材。)
相关问答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什么意思?“廉者自廉,清者自清”又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1-21 16:26
是、坏的人永远都是坏的!~好的人永远都是好的`无论坏人怎么装成好人他都有坏人的一面!~经常用在一些案例中~!比如一个好人被冤枉了,他就可以说这句话
清廉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22 07:31
要让我们干什么
现代清正廉明的人
1个回答2024-03-22 16:15
十d大m清官: 5。 西门n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q。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z户1,且是战略要地,但天e灾人y祸不p断,民不m聊生。魏王j特派西门v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o豹到邺地后,微服...
全文
“清廉”一词的由来
2个回答2023-12-26 21:12
“清廉”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朝廷官员有着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其中,廉政是很重要的部分之一。《尚书·禹贡》中就有“水清无鱼,人至而止”的话语,用来形容官员应当做到清廉无私。...
全文
清正廉洁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2:37
一、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
全文
清正廉洁感想
1个回答2024-02-04 20:23
每个人都应该为“一钱太守”学习!! 清正廉洁是每个人因该有的,“一钱太守”就因为是以前做了坏事,后来改革弊政,所以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如果地球上大家都像“一钱太守”一样的话,就没人穷的...
全文
廉洁清风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09:50
杨震拒贿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举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 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
全文
廉洁清风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15:41
杨震拒贿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举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 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
全文
有关清正廉洁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3:27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
全文
关于清正廉洁作文的题目
1个回答2024-01-26 22:19
清也?廉也? 内容:宣扬清正廉洁之风气:反面举例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