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境写作文

2024-01-04 15:45

1个回答

1. 把身临其境写一篇作文三百字

8月18日的下午,我们30余名小记者参加十佳小小讲解员的评选活动。那些小小讲解员们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

因为我爷爷喜欢看戏,每天他一打开电视就是戏曲频道,所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戏曲故乡》展厅的小小讲解员们,那里面有我认识的刘思言,他们带我们走进了戏曲殿堂,那些唱戏的人穿着艳丽的表演服装,唱出来的戏好听又吸引人。小小讲解员们讲得既生动又通俗易懂,其中有一个年纪很小的小小讲解员,虽然她有些忘词,但是她已经尽力了。

我还喜欢《佛风遗韵》展厅的小小讲解员,从他们讲解中得知,山西被誉为“佛教艺术的宝库”,现在保存于山西各地的石刻造像犹如一颗颗璀璨的艺术明珠。《佛风遗韵》展厅的讲解,仿佛让座座精致的佛像展现在我眼前。那些讲解员讲得非常流畅、生动,让人身临其境。

我以前学过语言培训和表演。但我觉得自己的口才还不够好。今后我要像他们一样,付出汗水和艰辛,锻炼好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加入到小小讲解员的队伍中去,服务好博物院的游客们,让他们更多地去了解山西的文化历史。

2. 怎样写作文才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

怎样写作文呢?面对这个问题,相信无论对于国内的孩子还是我们这群海外的孩子都是一个大难题,一个困扰大家很久的大难题。但所幸的是,国内的孩子,面对写作文,即使再难也会七拼八凑地给你写上一大段。

可怜的是我们这群海外的孩子,在缺少语言环境,缺少时间的情况下,又要让他们接触陌生的写作。这无疑又加重了他们学习的负担。

这“写”吧,孩子犯难。不“写”吧,老师犯难。

这学习语言哪有光听、读、说,不写之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擦亮慧眼,从身边寻找作文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常常会在拿起笔写作文的时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孩子们经常会抱怨着:“我没有东西可以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在这时,老师的首要任务便是要帮学生找到习作的素材。

针对不同的学龄水平,可以区别对待。例如教学中文教材第四册的班级中,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拿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猫,然后用已有的材料指导学生讲一段话,要求根据从头部到尾部的顺序讲清楚,让学生个个有话可说,让他们觉得作文原来并不难,只要把自己的看到的和感受写好就行了。

此外在看图写话上,要求做到先来讲,后来写的过程。这样一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会话能力,一方面又帮助学生练笔。

其实,文章的素材生活中处处都有,在高学年的班级里,就要求孩子自己去寻找作文的素材。如:郊外的旅行,学校举行运动会了,学校组织去工厂参观访问了……老师若能有意识地提前给学生辅导,学生当然能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去抓住生活中感人的镜头。

因为这些材料来自大家熟悉的真人真事,同学们也自然而然地会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寻作文的源头。 二、利用范文,让孩子学会模仿学会创作 有了材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文方法的指导是学生作文的拐杖,对于我们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我提倡学生模仿和借鉴范文。

如今海外学中文的孩子们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词汇缺乏。

比如在写作时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考虑到别的形容词。 2、句子不通顺。

在学习中我们的孩子们虽然掌握了一定量的词语和句型,但是在碰到写作时,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先在脑海中构造一个日文的句式,然后把它翻译成中文。例如“书我读了”(正确是“我读了书”)、“我吃先”、“我走先”等(正确是“我先吃”、“我先走”)。

3、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在写人物作文时,对描写人物特点时,没有举例具体说明,缺少人物的心理活动。

针对以上一些特征,如果选用一些同年龄孩子的佳作,印发给学生阅读,对文章中好的手法或好的构思作适当的评点。这么一来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给不会读书和写作的同学作一点指导。

日积月累,他们自然会掌握不少新的形式。 三、多看、多读、多记,多积累 写作是一种创作。

要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观察积累,记忆储存;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们多多阅读,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多收集模范文章和剪报,抄写和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让他们记熟和运用。

熟能生巧,经过练习,笔头熟了,素材多了,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海外孩子学中文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肯学,一定能学好。

3. 让人身临其境的作文(人与自然)

山和水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描写的就是山与水的至高境界. 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厚重.山和水有着各自的特点,又要相互映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山水画便强调了山与水的交融.泼墨挥毫,渲染出一座座敦厚的大山,山崖间一道瀑布倾泻而下,山脚下流淌的正是那灵动的清泉.没有了水的灵动,大山会显得呆板;缺少了山的沉稳,流水会变得很随意.山和水是一体,构成的便是一幅出色的山水画. 水的灵动和山的厚重不仅是构成水墨山水画的重要部分,也是塑造人生至高境界的重点所在.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灵动的水充满了机智,闪烁着智慧的波光,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厚实的大山包含了坚定、沉着和细致.而这聪慧和沉稳正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趋于完美,总渴望所办的事能够取得成功,那么这些愿望的实现就少不了山与水的融合了. 灵动的水告诉人们,要充满 *** 与智慧,要让智慧的波光闪动.沉稳的大山也告诉人们,人生需要厚重,做事需要沉着、细致与认真.当人们把水的灵动与大山的沉稳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人生和办事的准则,那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又是一幅出色的山水画! 古人懂得山水融合的魅力,当诗人们有感而发,尽情抒写时,他们仍然保持着那份治学的严谨.而今天,当“神舟五号”搭载着中华儿女的梦想飞向蓝天时,杨利伟的所做也证明了这些.在“神舟五号”升空前,技术人员出于安全的考虑,要求杨利伟不要在驾驶仓(舱)中有“太大的动作”.杨利伟不愧是优秀的航天员,当他在纸上写完祝福语后将手中的笔轻轻抛向空中,感受了一番“失重”时笔在空中飘浮的趣味.他的这一举动立即在地面控制中心引起一片掌声,一阵会心的笑声……之后,他又认真投入到工作中. 这便是山与水融合的出色表现,杨利伟的认真和稳重体现了大山般的沉稳,而他机智的举动为首次飞天增添了乐趣,闪烁的是水灵动的波光!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就是一幅人生的山水画。

4. 用心旷神怡哑然失笑侧耳倾听淙淙流水开天辟地滑稽百无聊赖身临其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的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的确,像这位伟大的作家所说的,生命的意义是在与付出和给予,而不是接受和争取.但是我们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也是我们在一生当中必须做到的.比如说,一只蚊子,一只苍蝇的生命非常的短暂,可是当我们用手企图拍死它们的时候,它们却飞走了.我觉得,它们很热爱生命,虽然它们的生命很短暂,但它没有不想活着的心理思想,而是珍惜生命.我们好好想想,一只苍蝇,一只蚊子都能那样热爱生命,那我们人呢?在学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走廊上,几位同学横冲直撞,根本不去顾及身边的同学;栏杆前,有同学踮起脚尖,甚至爬上栏杆,好奇地向下张望;楼梯上,一位同学不是走下楼,而是坐在扶手上滑了下去…… 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就像有一只小兔子一样嘭嘭直跳.这些同学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在走廊上飞奔的同学一旦相撞,往往鼻青脸肿、头破血流;栏杆上的同学一旦掉了下去,后果是可悲的;从扶手上往下滑,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跌落,导致骨折、脑震荡……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一旦发生什么意外,会留下永远的伤痕;健全身体一旦失去,将永远无法挽回.在这里,我要提醒那些人,热爱生命吧,生命如时间,一转眼就没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和学习。

5. 让人身临其境的作文(人与自然)

山和水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描写的就是山与水的至高境界. 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厚重.山和水有着各自的特点,又要相互映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山水画便强调了山与水的交融.泼墨挥毫,渲染出一座座敦厚的大山,山崖间一道瀑布倾泻而下,山脚下流淌的正是那灵动的清泉.没有了水的灵动,大山会显得呆板;缺少了山的沉稳,流水会变得很随意.山和水是一体,构成的便是一幅出色的山水画. 水的灵动和山的厚重不仅是构成水墨山水画的重要部分,也是塑造人生至高境界的重点所在.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灵动的水充满了机智,闪烁着智慧的波光,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厚实的大山包含了坚定、沉着和细致.而这聪慧和沉稳正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趋于完美,总渴望所办的事能够取得成功,那么这些愿望的实现就少不了山与水的融合了. 灵动的水告诉人们,要充满 *** 与智慧,要让智慧的波光闪动.沉稳的大山也告诉人们,人生需要厚重,做事需要沉着、细致与认真.当人们把水的灵动与大山的沉稳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人生和办事的准则,那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又是一幅出色的山水画! 古人懂得山水融合的魅力,当诗人们有感而发,尽情抒写时,他们仍然保持着那份治学的严谨.而今天,当“神舟五号”搭载着中华儿女的梦想飞向蓝天时,杨利伟的所做也证明了这些.在“神舟五号”升空前,技术人员出于安全的考虑,要求杨利伟不要在驾驶仓(舱)中有“太大的动作”.杨利伟不愧是优秀的航天员,当他在纸上写完祝福语后将手中的笔轻轻抛向空中,感受了一番“失重”时笔在空中飘浮的趣味.他的这一举动立即在地面控制中心引起一片掌声,一阵会心的笑声……之后,他又认真投入到工作中. 这便是山与水融合的出色表现,杨利伟的认真和稳重体现了大山般的沉稳,而他机智的举动为首次飞天增添了乐趣,闪烁的是水灵动的波光!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就是一幅人生的山水画。

相关问答
身临其境中临是什么意思,身临其境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08-08 17:52
临的意思是处于,身临其境的意思指一个人身处那个环境之中。
身临其境 语境
1个回答2024-05-16 09:49
这两种用法其实都是可以的,不一定要 那么严格界定。1句侧重体会特定环境,2句侧重景、事物描写给人的真实感受。
身临其境的临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3 04:46
身临其境的临的意思是“到了”。 身临其境,汉语成语,拼音是shēn lín qí jìng,意思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 出处:马识途《夜谭十记·亲仇记》:可惜我不是像他那样的身临其境...
全文
身临其境的临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3-30 08:57
居高临下 临 向下看的意思,有占优势高高在上的意思!! 身临其境 临 到;在的意思!! 临危不惧 临 遇到,面对的意思!!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如临其境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12-21 11:38
身临其境 【近义】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反义】隔靴搔痒、道听途说 【释义】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用例】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的感觉。
如临其境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2-12-22 06:06
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这个环境 或比喻说自己好像亲自参加了一件事
如临什么境成语?
1个回答2024-01-23 14:01
如临其境不算是成语,身临其境是成语。〝身临其境〞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shēnlínqíjìng,释义:身,亲自;临,到、进入;境,境界、地方。意为仿佛自己到了那个境地中去了,泛指听课、看书等时非常...
全文
生临其境歌曲
1个回答2024-02-10 23:56
让他身临其境 作词:索奕康 作曲:索奕康 演唱:索奕康 在蓝天里才懂得什么是翱翔 在大海上才懂得什么是渺小 在烈火中才懂得什么是灼热 在山峰上才懂得什么是眺望 就让他身临其境地感受 在哭过笑过之...
全文
一些身临其境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2:33
  身临其境   shēn lín qí jìng   [释义] 身:亲身;临:到;其:那个;境:环境;地方。亲身到过那个地方。   [语出] 明·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
全文
身临其境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2 17:46
词语解释: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一般指听课时、看书时等。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出处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