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矛和盾的寓言故事

2024-01-04 17:51

1个回答

故事一:原版矛盾的故事。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故事二:现代版矛盾的故事。

日前,在本山传媒集团举办的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上,作为出品人兼导演的赵本山开宗明义,似乎很真诚地说:“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本山传媒集团如何做大,前方的路如何走,很希望专家提出意见,同时给出批评和提醒,多批评、少夸奖!我这个人抵抗力很强,非常能接受批评。”

也许是受到赵本山的“鼓励”,文艺评论家曾庆瑞教授开篇便抛开客套话,直接为赵本山开起了“苦口的良药”:“本山先生被收视率带来的鲜花、掌声给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没有原则的吹捧给误导了。”他认为,《乡村爱情故事》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很多场景、片断,但缺乏“历史进程中本质的真实”,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扁平化、不够典型,没有时代背景下共同群体的特征。

评论家的话让本山大叔的心里很不受用。随即他非常不客气的给予回击:“我最恨那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有文化的,而实际在误人子弟的一批所谓教授。高雅是从民俗进化来的,没有大俗就不会有大雅。”“这位教授提到的农村生活,我想知道,您熟不熟悉农村生活?农村到底什么样?您去没去过?您体验过吗?如果没有发言权的话,那考虑好再说。”“我敢说,农村生活在座的各位没有比我更了解的,我是你们的老师,就不要唠农村了。”

本山大叔的“恳请批评”招致双方的不欢而散。呵呵,何苦来!

故事三:国际版矛盾的故事。

“李白故里”之争越来越富有戏剧性,吉尔吉斯坦国也加入到争夺行列。想来人家完全有争夺的理由,因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的中学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唐朝天才诗人李白出生于前苏联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坦国。教科书的影响力岂能小视!当然后来改了,改为四川江油。

那一时期的教科书为什么这样写?据说是源于历史学家郭沫若的定论。郭沫若为什么如此定论?据说那时中苏两国正为边界问题喋喋不休,此“历史定论”完全与政治挂钩:现在的边界还争什么?想当年我大唐王朝时,连你那吉国都是我们的呢。

然而此一时彼一说也,当年的教科书给了现在的吉国以口实,既然你们的历史权威认定李白出生在我们这里,我们当然要夺回“李白故里”这一殊荣哦!

只可怜了天才的李白被反复撕扯得要粉身碎骨了,即便死而复生,也早已没了力气“仰天大笑出门去”了吧。


相关问答
《矛与盾》和《自相矛盾》是同一个寓言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20 00:50
问:《矛与盾》和《自相矛盾》是同一个寓言故事吗? 答:是的
寓言矛与盾中,卖矛和盾的人说的两句自相矛盾的话是
1个回答2024-02-22 09:49
我的矛锋利的很,什么盾都能击破 我的盾结实的很,什么矛都刺不破
有关“矛与盾”的问题~1.什么是寓言?1.“矛”指什么?“盾”指什么?3.课文讲...
1个回答2024-01-20 02:08
1.什么是寓言:1、由来:「寓言」一词,最早见於《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2、...
全文
古代寓言<<矛与盾>>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2-18 00:22
原文:"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译文:“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自相矛盾的意思和寓意 自相矛盾的意思和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3 18:37
1、自相矛盾,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xiāng máo dùn。意思是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2、从前,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
全文
古代寓言<<矛与盾>>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2024-03-01 20:52
原文:"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译文:“我的盾牌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穿。”
矛与盾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01:54
《自相矛盾》的译文: 有个楚国人同时卖盾和矛。他赞誉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穿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
全文
自相矛盾这篇寓言的寓意?
1个回答2024-03-05 20:32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
全文
矛与盾的寓意
3个回答2023-12-06 03:45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与盾,因为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矛盾:指的是为了保护某方面的利益而失去了其他的利益,...
全文
自相矛盾的故事和寓意道理
1个回答2024-01-22 01:17
自相矛盾的故事和寓意道理如下: 1、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