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山镇的历史人物

2024-01-04 22:11

1个回答

黎深华:水朗村人,男,生于1916年,1940年参加革命,在水朗村常备队当民兵。1941年8月在大塘鞋岭配合部队作战时牺牲,时年25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
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7号)。
黎加齐:水朗村人,男,生于1916年,1940年参加水朗村常备队任队长,1941年8月在鞋岭战斗中牺牲,时年24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09号)。
殷天赐:大沙村人,男,生于1917年,1938年参加地下工作,1941年6月26日在大沙村战斗中负伤被敌人逮捕并杀害,时年21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15号)。
何满洪:杨屋村人,男,生于1925年,1941年参加东江纵队任副班长,1945年在篁村蛤地战斗中牺牲,时年20岁。中央人民政府于1957年9月追认他为烈士并颁发烈士证(010号)。
邝松:梅林村人,男,生于1919年,1945年参加粤赣湘边纵队一支三团战士,1949年上半年在樟木头作战牺牲,时年30岁。中央人民政府1957年9月颁发烈(006号),追认他为烈士。
黄运深:大环村人,男,生于1910年,1945年参加民兵,1947年下半年在石马被敌人杀害,时年37岁。中央人民政府1957年9月颁发烈士证(001号),追认他为烈士。
黄福:百花洞村人,男,生于1919年,1939年参加梅塘交通站任站长,1947年7月在黄江梅塘战斗中牺牲,时年28岁。中央人民政府1957年9月颁发烈士证(004号),追认他为烈士。
黎和平:大塘村人,男,生于1958年,1978年4月参加解放军53014部队77分队战士,1979年3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时年21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79年4月30日颁发烈士证(4349号),追认他为烈士。
邝九皮:梅林村人,男,生于1958年,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时年21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79年4月30日颁发烈士证,追认他为烈士。
黄惠平:百花洞村人,男,生于1948年4月,1969年应征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8740部队战士,1971年2月27日中国防施工中牺牲,时年23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71年7月颁发烈士证,追认他为烈士。
黎自成:字沛华,大塘村人。明朝天启辛酉年考中文举,无官职。
李兆元:新塘村人。以儿子李作柱、孙儿李芝煌为清代任官而视为名人。
李作柱:李兆元之子,字峙中,新塘村人,他广交朋友忠直厚道,博览群书。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被选拨为贡生,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被朝廷提拔为连山县训导,任职六年后,离职回乡。第二年在家乡病逝。在任期间,对当地教育事业颇有贡献,深受连山县人民爱戴。
李芝煌:李作柱之子,字昌孔,新塘村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选拔为贡生,历任山西省怀仁县知县、浙江省汤溪县知县。在新塘村李氏祠堂有其手书的“乐事家庭”的匾额。
叶遇科:字清选,金桔村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中武举。
叶遇春:字畅选,金桔村人。叶遇科弟,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科考入解元。同治庚午年为礼蕃,中为武举。
叶遇贵:字钦选,叶遇科弟,金桔人。乾隆己卯(1759年)科,中武举。
叶大勋:字芳道,叶遇科子,金桔村人,乾隆丙午年(1786年)科考中武举。
李荣春:原籍马蹄岗村人。后乔居他乡,清代道光乙酉年(1825年)科考为武举,丙戌年(1826年)科考为进士,并在马蹄岗李氏祠堂前,树碑立杆。
叶国昌:字殿屏,金桔村人。清代同治庚午年(1820年)科考为武举。光绪丁丑年(1877年)恩科考试第十五名武进士,封为营用守儒。
黎大康:字锡蕃,号寿明,大塘村人,同治元年(1861年)恩科中文举。
叶朝栋:字殿臣,金桔村人。清光绪乙亥年(1875年)恩科乡试考为第四十五名武举,光绪三年(1877年),恩科会试考为武进士。被封为蓝翎侍卫任山东省济南守备,署高唐州都司。
李梅史:字肇魁,又字文琳,计岭村人。生于清代道光甲午年(1834年)5月23日辰时,科举功名为秀才,附贡生(即乡试在省考举人的备取生)每届乡试考举他均应试,直超过60岁,仍中不了举人。按清朝廷制度,劝他不要再考。由朝廷送一幅“明经进士”红底金字的大楠木匾,以资鼓励他终身读书不倦的精神,著有《四书别解选》乡会墨抄的《梧桐山集》内有他的诗稿,为连平圩书写《联平新圩》的门楼匾额。
叶杰英:金桔村人。历任金桔乡乡长,寮步圩商会主席(任职五年)东莞县第一届参议员,东莞县地方财政委员会委员。1939年在金桔村创办东莞县立第七小学,1938年冬国民党广东省党部驻东莞地区第20军团在筹建寮(步)霄(边)公路时,他建议将公路线改从金桔村边而过。还为工程施工人员提供生活方便。
叶少鼎:金桔村人,生于1894年5月18日,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16年8月至1919年7月就读于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历任东莞县第四区公安局局长,电白县政府承审员,1949年为东莞县政府承审员。

相关问答
岭口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26 16:26
根《定安县志》记载,岭口市(墟)旧名三家坡,当时设在雷二图,清康熙元年(公元1663年)由莫、张、龙三姓人家捐地兴建,后迁现址。岭口市(墟)属半丘陵地带,四周山岭环抱,有3个峡口出入,形如“丁”字...
全文
大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2 16:31
大岭镇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境西部,西枝江中游。面积227.67平方公里。镇区与平山镇隔河相望,有两座大桥连接。南、北分别与白花、梁化镇相连,西与惠阳市接壤,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域内多是沿江丘陵。大岭原...
全文
龙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9 03:42
以境内龙岭村命名。解放初属潭口区潭西、潭南二乡和蓉江区文峰乡的一部分。合作化时属潭口区丘边、贝山、王村和蓉江区的文峰秀峰、李源及太和片的黎边7乡,17个初、高级社。1958年属卫星公社。1959年属...
全文
罗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12:38
清朝乾隆(1736-1796)年间形成小街,名为大宥乡。 民国31年(1942)改大宥乡为罗黄乡。 1950年分为罗岭乡、大王乡、石桥乡、华潭乡、梅凤乡、西峰乡。 1956年合并为罗岭乡、石桥乡、华...
全文
蔡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8 17:31
清光绪年间,王氏迁此,建宅于蔡姓旧址。故称蔡岭。建国前夕属环山区张蔡乡,建国初属第三区张岭、太平等乡搭腔。 1958年从张岭公社分出北炎公社。 1968年北炎公社并入张岭公社。 1973年恢复北炎公...
全文
涂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6 16:35
涂岭古称“桃岭”,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古闽越人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涂岭是泉港区唯一的革命老区乡,从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始终是中共惠安县委和闽中工委的革命根据地。涂岭是为兴化府仙游县(今莆田市仙游县枫...
全文
武汉市左岭镇陈家湾历史上出了什么人
1个回答2024-03-11 04:27
左岭镇镇政府驻左岭正街117号,武大铁路、316国道穿境而过。辖区面积48.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67万元,占目标的119.66%,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奋斗目标。左岭镇坚持政府招商...
全文
马回岭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1-04 16:25
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至此回师挥戈北上。故名。建成于清代崇德年间。 解放前夕属荆林乡、高良乡。 1950年属六区。 1956年属马回岭、六祖(六嘴?)、长垄3乡,1958年成立马回岭公社,1984年5...
全文
温岭有哪些镇
2个回答2022-06-22 01:17
温岭市辖5个街道、11个镇:太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横峰街道;大溪镇、泽国镇、新河镇、箬横镇、松门镇、石塘镇、城南镇、滨海镇、坞根镇、石桥头镇。
温岭有几个镇
2个回答2022-09-16 09:27
太平街道 大溪镇,泽国镇, 新河镇,滨海镇, 箬横镇,松门镇, 石塘镇,石桥头镇 城南镇,坞根镇 温峤镇,城西街道 城东街道,城北街道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