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的方义

2022-06-26 16:06

1个回答

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加之冲任不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致痛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甘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其中生姜又温胃气以助生化,且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相关问答
温经汤的用法
1个回答2022-07-02 12:05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温经汤的用量
1个回答2023-02-06 09:15
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
温汤古井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4 02:43
“温汤古井”是南宋定运禅师所砌泉井,至今已经有780多年历史,被誉为“千年禅宗温泉”。温泉水温常年都有六、七十度,是世界稀奇的低矿化度的淡温泉,富含硒和其他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目前世界所开发的...
全文
温胆汤和十味温胆汤的区别?
1个回答2023-08-16 11:21
区别:一个是温胆的,一个是十味的。 相同:都是汤
温经汤和化生汤的区别
3个回答2023-02-09 08:50
温经汤: 〖组成〗 吴茱萸 三两[9g] 当归 二两[6g] 芍药 二两[6g] 川芎 二两[6g] 人参 二两[6g] 桂枝二两[6g] 阿胶 二两[6g] 牡丹皮 二两,去心 [6g] 生姜 二两...
全文
温经汤和化生汤的区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4-04 16:35
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g、当归6g、芍药6g、川芎6g、人参6g、桂枝6g、阿胶6g、牡丹皮去心6g、生姜6g、甘草6g、半夏6g、麦冬去心9g。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全文
温胆汤为何名温胆
1个回答2022-09-05 11:37
因为主治痰饮内阻,而苓夏草,枳竹陈皮加姜枣针对胆虚痰热扰。
温经汤的主治
1个回答2023-02-09 08:50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
全文
温经汤什么人不能使用~
2个回答2022-05-07 17:50
女子胞中瘀热证慎用
温胆汤有什么作用?
3个回答2022-05-21 18:15
温胆汤 不眠,集验 治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胆以温为候,虚则寒,寒则不眠。惊悸亦由于胆虚,虚火上溢,故口苦。呕吐多属半表半里少阳胆经之邪;胆虚气郁致脾生痰涎而烦呕。伤寒病后多有此证。陈皮去...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