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成名不必趁早

2024-01-06 02:52

1个回答
张爱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然而在李健看来,成名不一定要趁早,时间自会证明一切!生命本无需着急,一切都会成长为应有的模样!

1.

李健,197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他生于文艺世家,受家庭的熏陶,学过戏曲,练过武术,也因此被贴上“危险分子”的标签。童年时的李健,是一个调皮捣蛋、很不普通的孩子。在文化局的职工幼儿园里,李健号称班里的大王。经常与同学起摩擦,但李健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读初中的时候,李健迷恋上了吉他,母亲用两个月的工资给李健买了一把红棉吉他,当时他的家庭也并不算富裕。

1993年,上高三的李健为了高考加分,参加了清华大学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举办的冬令营,在活动中他以一首《说句心里话》获得了全国第一名,为高考加了50分,最终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进入到大学的李健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十分厉害,除了在音乐上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外,李健在学业上并不能找到一种自豪感。 大三的时候,李健开始厌学,心中竟隐约闪现了退学的念头,整天都郁郁寡欢。

有一天,他在宿舍里整理书信时,翻看了大一时家里的来信,那来自父母的满篇的喜悦与自豪还有信誓旦旦让当时的李健羞愧难当,一时竟泪流满面。后来李健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坚持到毕业,拿到学位。

在大学毕业典礼上,李健开了一场音乐毕业会,也请来了清华大学的一些教授前来观看,他想告诉人们,他大学还是学习积累了一些东西的。

2.

大学毕业后,李健去了国家的广电总局,当一名网络工程师,直到在2001年卢庚戌找到他,说可以出唱片,于是李健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铁饭碗的工作。

在当时,李健只知道他能够马上逃离朝九晚五的生活,但他并不知道当歌手一开始是不能赚钱,是无法生活的。

对此,李健有自己的看法,在《开讲啦》中李健说到,年轻人其实就应该勇敢一点儿,以前的人比现在的年轻人更勇敢。可能现在顾忌的东西太多了,你可能知道太多,知道太多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儿。

于是,就这样,随着《一生有你》在大街小巷传唱,他和卢庚戌组合成的水木年华一下子就火起来了,并获得了很多奖。

对于一个歌手而言,这是一个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然后李健却在这个时候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在录制完水木年华的第二张专辑《青春正传》后,李健因与卢庚戌的音乐理念不同,而选择了退出水木年华。

后来在很多采访时,李健都会被问及此话题。李健在有一次采访中说,在录制完第二张专辑后,有一天他坐在装修十分豪华的录音棚里,却没有了弹琴的欲望,快速走红所带给他的除了掌声和鲜花外,还有迷茫……

从那个时候起,李健就已经开始思考眼前的一切是否要继续下去。

在撒贝宁主持的《开课啦》的节目中,李健是这样回答的, “做组合其实是对一个人来讲是需要一种考验,需要一个长时间磨合。其实离开水木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我觉得音乐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你不能对它有任何含糊。你的唱片里面,一定要都是自己喜欢的歌,可能某些歌,当时别人会有质疑。就像《传奇》一样,当时这是一首那么慢的歌,在那样一很中国风、很电子、很R&B的时候,它就太格格不入了。但是我喜欢,那没有人听,没有人看好也没关系。”

很多人在他退出组合后为他惋惜并为他的前途担忧,但我想那时的李健肯定是幸福的,只是这幸福的代价便是失去了以前的那些光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很多人都知道水木年华,但可能都不知道李健。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面对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李健很轻易地做出了选择,他对卢庚戌说,以前水木年华的歌他都不唱了,他们可以随便拿去唱,他要重新开始写自己喜欢的歌。

对于李健在水木年华时期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李健自己谱曲的那两首歌,《中学时代》和《迷乡》。

他不是为了追求特例而特例,他只是在做一件他觉得很正常很应该的事情,只是这种选择在有些浮躁的社会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李健的行为不免引起了我的思考,是否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了,是否我们整个社会过于急功近利,是否我们被社会的巨大的浪潮一直推着向前走,都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想自己真正想的要什么,我们是一群无力的年轻人。

由此我想起了《相约星期二》里莫里老人说的一段话,他说,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去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的象样一些,大家似乎很不习惯在这样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的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的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都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李建是很清醒的。

在很多的采访上,都会有人问到他,是否会为了迎合观众而去唱歌,对此,李健一直都是认为,一个歌手只有唱打动自己的歌曲,才会有可能去打动听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听从自己的内心,正如同他所说的,“你不去讨好生活,生活自然会来讨好你”。

3.

李健在单飞后过了很长一段比缓慢还要缓慢的时光,民谣歌手钟立风在他的文中写到, “有一次他去李健的西四家做客,到了之后,看了见是一个干净明亮的院子。是夏天,清风蝉鸣,芳菲悠闲。李健与女友在门口相迎,郎才女貌、脱俗明亮。客厅书柜整齐摆放着CD、书籍、精美物件,主人品味一目了然。”

厚积薄发的李健在单飞后有了自己第一张专辑《似水流年》,这是我个人十分喜欢的一张专辑。歌曲《传奇》也出自这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

很多人都把李健后来的走红归功于王菲在春晚上唱了这张专辑里的歌曲《传奇》。

李健后来在采访中说,一个歌手光有一首《传奇》是不够的,你必须要有其它的能够打动听众的作品。

很多人都把目光集中在王菲唱了他的歌曲或者清华高材生上面,可他却说,其实他自己一直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一个人。

在不疾不徐中,李健缓缓地积淀,不断的努力,然后两年出一张专辑,从《似水流年》到《为你而来》到《什刹海》到《想念你》、《寂寞星空,见歌》到《音乐傲骨》最后是李健同名曲《李健》。

每一张专辑都是精品,每一首歌都耐得住时间的考验。

4

2006年,李健的父亲因胃癌去世,专辑《想念你》是李健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所创造的。李健的父亲的原名叫李久良,在父亲的墓碑李健上刻了八个字“冬夏恒久,一世温良”。

在《想念你》这张专辑中的主打歌《想念你》,李健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

在写《想念你》之前,李健曾写过一首歌叫《父亲》,里面写道: 你为我骄傲,我却未曾因你感到自豪,你如此宽厚,是我永远的惭愧。

后来,李健重新录制了这首歌,在最后加了一句:我终于明白在你离去的多年以后,我为你骄傲,当谈起你的时候……李健说,“我知道了,我为他感到骄傲的,是他对生活的隐忍和对家庭的忠诚。”

在2017年参加《歌手》的比赛时,李健唱了许飞的歌曲《父亲的散文诗》,还在结尾处用心改编:

这是那一辈人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就要抹去了痕迹

这片土地曾让我泪流不止

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他把一位父亲的故事

上升到了每一位父亲

勾起了所有人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情感

《歌手》的观众席上从不缺少泪水和感动,但这一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炫技的高音,不紧不慢地唱下来,却已是热泪盈眶。

谈到这首歌时,李健说:“自己曾在澳大利亚反反复复听了足足一个中午,听到热泪盈眶。这首歌我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歌中唱到的那种买一个饼干都需要家长下很大决心的情况,虽然是比较心酸的一件事情,但其实是一代人共同的经验和回忆。”

用真心真情唱歌之人,总会打动人!

5.

做出离开水木的举动很难,但更难是如何在离开水木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李健做到了,而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

有次采访许戈辉问他,她说李健,十年了,是不是对你来讲是一个里程碑?李健想想觉得应该是一个里程,碑就算了,碑很不吉利。

2015年李健参加了第三季的《我是歌手》,在《我是歌手》中,李健同样也只唱自己喜欢的歌,从钟立风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到万晓利的《陀螺》到刑天朔的《月光》……

他不炫技,不飙高音,娓娓道来地声音如同一股清泉般流进了听众的心里。

《我是歌手》的老师山河评价李健时说,李健是在场上唯一一个将输赢放于身后的人,这是几届《我是歌手》中的首例,也有人说李健是一位民谣推广大师,身上有浓得化不开的知识分子情节。

对此,李健认为,内地其实有很多好的音乐,也有很多音乐人为坚持自己音乐的初心而在艰难地生存着,李健认为他有责任去把一些好的作品唱给大家听,而对于名次,他一直都淡然处之。

尽管如此,他还是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随着《我是歌手》的火热播出,很多人又开始关注这个年过四十,却依然帅气且幽默的音乐诗人。

后来有人采访他,李健说,他觉得所有的一切到来得刚刚好,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要经历漫长的准备,即使在一夜成名前,也会经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他没有刻意去准备,因为音乐可以不断地给他慰藉和许诺。

我想,这么多年的坚持除了对音乐热爱,还有李健对于做事的一种初心,一种能耐住寂寞,静心做事的匠心,他只管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情,自有时间会为自己证明一切。

我想,即便没有王菲春晚上的《传奇》,没有《我是歌手》的热播,李健仍然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继续地去做一个幸福的音乐人,如同杨澜在采访他时,他说谁说的做歌手就一定要大红大紫。

6

很多人都会把李建没红之前的好几年称为是他沉寂的一段时间,也会觉得那个时间他肯定是会很难熬,人们会觉得如果他选择另外的一种方式他成功得更快,但在李健看来,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十年来他没有走过弯路。

后来在很多的采访中,他都强调,自己并不热爱歌手这个行业,他所喜欢的是自己写出一首喜欢的作品后的心情。

在外人所看来的他这十年里所经历的困惑与艰难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艰难和困惑,或者说, 这些艰难与困惑在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会经历的彷徨与困惑,这是个共性,并不是他所做的这个选择所带来的。

他说每一个事情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每一步都有意义。

李健在2011年时,发行了一张单曲名叫《我愿人长久》,作词作曲全部由李健一人完成,这首歌在我彷徨的时候曾给以了我很大的安慰与鼓励。

我想,这首歌也是李健内心的一个自我对话,“我也会有失望的时候,抱怨生活对我不够好,不能像电影一样,情节曲折结局依旧,但我清醒自己的泪流,尽管下次伤心还会有,终究是真切不麻木,喜怒哀乐细水长流”。

对于这些年当中的喜怒哀乐李健都持有一种很平和的心态,他没有觉得这当中有所谓的低迷时期,也没有觉得走红之后就怎样,生命就像一条河流,会流向它该流的地方,想起了前些天看到的一句话, 生命本就无需着急,一切都会长成应有的模样。

7

人们都说岁月很无情,但是岁月也很公平,你的心里有什么,它就会在你的脸上留下什么,李健重新火起来后,很多都都觉得他比以前更帅更有魅力了,我想李健现在的容貌也是他这些年的经历的一个缩写。

李健说上天对他的安排挺好的,成名晚一些让他能够很平静地看待很多事情,不太容易被事情假象所蒙蔽。

不同于其它的歌手,李健在《我是歌手》的节目播出后,把之前计划好的发行专辑时间推后了,在他走进大众的视野后他跑到国外去度假了,他希望避开风口浪尖的蜂拥而至,他一直都是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去说话。

对于舞台,他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一直告诉自己,舞台上的那些东西都是假象,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属于自己,一个人如果离不开舞台,那在生活中必定是个悲剧。

对于人们贴在他身上的那些标签“禁欲男神”、“老干部”、“段子手”等标签,他也是一笑了之。

他一直所做的就是和自己相处,然后去写自己喜欢的音乐,他也没有坚信过自己要从小众走到大众,但他坚信自己会越来越好,因为他一直在努力。

8

2017年,李健重新回到了《歌手》的舞台上,李健在出场时选择了一首十年前写的《异乡人》,他重新填写了几句歌词,“曾经的坎坷,现在不必讲,异乡的人都有相同的惆怅”。李健坦言,不必夸大曾经所经历的一些东西。

随着《歌手》的播出,李健的受欢迎的程度依然有曾不减。

但他依然对于舞台和他人的追捧有着清醒的认识,观众评价他和太太孟晓蓓把日子过成了诗,可他却说, “我们也尚未修炼到看待生活的所有都充满诗意,我们只是有兴致欣赏生活中的诗意。我们有时候也喜欢喧嚣的人群,喜欢热闹的早市,这些接地气的地方恰恰是生活中真正的诗意,诗意并非狭隘到只和安静相连,诗意无处不在,由态度和心灵觉知”。

我想,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李健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后记:写了这么多关于关于李健的文字,我想回到自己身上。我想,李健的经历也只是对李健本人有作用,我们要做的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道理都是别人的,而脚下的路才是自己的!
相关问答
李健的早年经历
1个回答2024-02-01 12:37
李健出生于文艺世家,受家庭的熏陶,学过戏曲,练过武术,也因此被贴上“危险分子”的标签。 童年时的李健,是一个调皮捣蛋、很不普通的孩子。在文化局的职工幼儿园里,李健号称班里的大王。经常与同学起摩擦,...
全文
李健有什么样的早年经历?
1个回答2024-01-24 18:44
李健出生于文艺世家,受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就学过戏曲、练过武郑行术[14]  。童年时期的李健,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文化局的职工幼儿园里,虽然经常与同学起摩擦,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优秀。 ...
全文
趁早是谁的?
2个回答2022-06-05 21:42
张惠妹唱的。还有张宇。
趁早办事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3-05 15:24
趁早办事的四字成语,应该是成语:事不宜迟,汉语成语,拼音:shì bù yí chí,释义: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出自于元·贾仲名《萧淑兰》第四回:“事不宜迟,收拾了便令媒人速去。它的近义词...
全文
趁早歌词是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4-29 11:28
她死心塌地的爱着男主角,宁愿当着配角,承受着煎熬。但是她希望男主角不要那么难过,如果想爱其他人,希望他可以早点退出,不要软弱。
话题:生孩子要趁早?!
1个回答2024-02-17 01:59
趁早的歌词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24 12:39
趁早 张惠妹 才发现种习惯 我说谎 总要我身旁 说幸福该模 给我堂 其实片荒凉 要我早刀两断 我必勉强 我真够勇敢 总忐忑软 毕竟相场 要谁带着伤 我永远笑着 扮演配角 ...
全文
趁早什么时候的歌
1个回答2024-05-15 12:37
歌名:《趁早》《趁早》是张宇作曲,十一郎作词,中国台湾歌手张宇演唱的歌曲,收录在张宇2005年3月15日发行的第十五张专辑,也是第二张精选辑《男人的好》中,原曲由张惠妹演唱。歌词:到后来才发现爱...
全文
对于“出名要趁早”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1个回答2024-03-29 06:44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 但你一定朦胧知道自己是谁,对什么事感兴趣吧?如果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是灾难了。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
全文
“出名要趁早”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7-22 15:53
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如今已成了许多青年人的座右铭。一般而言,名人即地位,名人即财富,名人即更多的机遇和自我实现的可能。然而,急切于名利,本身就是浮躁;过早到来的名誉,也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天分。晚...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