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的编辑推荐

2024-01-06 19:25

1个回答

摘录
爱有多深人生就有多沉——读希尔弗斯坦《爱心树》(萝卜探长)
从前有一棵大树……
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
采集树叶,
给自己做王冠,
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
他常常爬上树干
在树枝上荡秋千
吃树上结的苹果
同大树捉迷藏
累了的时候
就在树荫里睡觉。
小男孩爱这棵树…
非常非常爱它
大树很快乐。
谢尔·希尔弗斯坦用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节奏,讲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大树给予了一个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把无私、博大的爱给予了小男孩,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我请12岁的女儿一起来读这本不同凡响的书,女儿的直觉反应是这本书有太多太多的内涵,多得有些她都读得不太懂。是什么让她费解呢?女儿说,她不理解大树为什么对男孩这么好?男孩为什么老是不高兴?不理解大树什么都不需要,大树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连最后剩下的树墩也会挺直身子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我突然明白了,这正是天才的谢尔大叔的高明之处!阅读的理解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我自己就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更加理解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心,才更加理解“给予”二字的崇高含义。
我要在下次孩子生日的时候,郑重地送给她一本,让她用成长的经历,用“心”来读懂这本书;我还要在下次回家的时候,给自己的父母献上这么一本,我要告诉二老,自己早就读懂了这份爱心,只是从来也没有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
在这篇大作里,天才谢尔大叔用足了美国乡村布鲁斯音乐的表现手法。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是风格纯朴直白,如平常说话的形式,带有叙述性;它的曲调简单重复、多半没有旋律,节奏平稳,有很多低音线条和有力的节奏,而且还略带有几分淡淡的忧郁气息。
天才谢尔大叔的作品虽然简洁,但给人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虽然平白,但因其颤动的心弦给人以心灵的冲击;虽然忧伤,但却填充了心中那份微微的缺憾。
心有多重,人生就有多重,爱有多深,人生就有多沉。让我们记住这位撼动人们心灵之树的大师——谢尔·希尔弗斯坦。
文/红泥巴村萝卜探长 不丹·2007年03月
这位天才画家作家的书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人类的贪婪。
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让你阅读时很快,思索时却很长;我只花了几分钟就看完了《爱心树》,第一感觉,那个家伙,就是开始是小男孩,后来变成少年,再后来变成男人,最后变成老人的家伙,真是个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的家伙。这也是,很多人不都这样吗?而且索取的理直气壮,不以为耻。适逢新闻,恶男杀了亲生父母,好吃懒做,问父母要钱,嫌父母不给,心生怨恨。说实话,这类新闻我看到好几个了。我不由想,如果小时候看了《爱心树》,照见并反省了人类的贪婪,又如何?再说到我们对环境的态度,不也是这样吗?大树只是希望和我们游戏,他就很满足很愉快了,我们却要得更多,要了再要,就像普希金写的那个贪婪的渔夫老太太。结果,我们还是不快乐!还是什么也没得到!
大树不是人,只会奉献;我以为如果人是这样,那是迂腐!几年前某市有个亲生儿子杀了父母而且用水泥封了起来的恶魔,被抓后警察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干?你猜他怎么说?人家娃,父母都给准备和安排好了一切,这两个笨蛋问他们要点钱都不给!听听,这可不是小时候溺爱的结果吗?
看这书时,恰好有个熟人在旁边也看了,而且是位妈妈。我献媚的说,我觉得这棵树就是你啊!朋友听后一脸灿烂的说,那当然。也许天下父母,尤其是慈母都会拿这棵树自比,不过可要小心,别那么傻,让你的孩子也看看这书,别那么贪婪,还要懂得回报。回报才是快乐的,索取永远也索不到快乐!
说起慈母,就想起我们中国那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媳妇要吃娘的心,儿子很为难,娘主动自己挖了;儿子捧着热乎乎的心一路小跑,不小心摔了一跤。那颗娘的心突然喊道:儿啊,没摔疼吧?这慈母和这爱心树简直就是一个命!
如果让你选,你是做那个不断奉献看到爱的人快乐自己就快乐,也不怕最后变成树根的爱心树呢,还是做那个动不动就不快乐要这要那只有短暂的满足的人呢?
唉,爱心哪,如果我有就好了,那样即使被爱人砍了也快乐! (航妈妈·2006年06月)
淡淡夕阳下,儿子独自一人翻看希尔弗斯坦的书,边看边说着什么。我做好饭喊他去吃,没有动静,再喊,依然没有,于是嗓门高八度,却看见了泪水犹存的小脸。以为是自己态度所致,忙道歉不已。谁知小儿泪水愈多,细问之下,原是“大叔”惹的祸。“妈妈,这个小男孩太坏了,只管自己,树妈妈没有了一切,宝宝好伤心。”无奈,只好任饭自凉去,先处理好宝贝的心情。
饭毕,灯光下,儿子重翻此书,一一为我道来书之要义,我的嘴巴渐渐张大,看来我这专业出身的人得重修幼儿心理学了,那简单的线条,勾勾点点,在儿子的心里画出了一幅淡淡水墨画。“原来画画这么简单,你以后不要总批评我的画画的这不像那不像,看,这不是和我画的一样,都印到书上了,还说我的不好”“你看,这是两颗心,是相亲相爱”“妈妈,我爱你,你变成树站在风中,我就象逃家小兔一样让风婆婆送回来,但是我才不学这个小男孩光问树妈妈要这要那,我要上班去,你在家看我的宝宝,想吃什么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你买回来。”我不知该怎样评述,只是觉得有泪流下来。
爱,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想起父母牵挂的目光,想起夏日里那把不知疲倦的折扇。妈妈,此刻我和儿子在灯下读书,您呢,在忙些什么呢?此时此刻,我想生出一双翅膀,携夫带子飞到时您的眼前---
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适合所有的年龄。特别值得向辛劳的爸爸妈妈们推荐。
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理解这个故事的孩子会隐约地感受到自己与亲人的关系和男孩儿与大树的关系有相似之处。这是一本不分读者群的经典图画书,作者希尔弗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绘图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文字简洁、明了,略含幽默、讽刺、忧伤的气息,在整体氛围上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希尔弗斯坦的其他作品如《失落的一角》也保持了同样的风格。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儿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儿都跑来和它一起玩,他们很快乐。可是随着时光流逝,男孩儿长大了。大树感到了孤寂。一天,孩子来看大树,我需要一些钱。于是大树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孩子。后来又一天,长大了的孩子来了,我需要一幢房子。于是大树把所有的树枝都给了孩子。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又回来了,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 于是大树又把自己的树干给了孩子。又过了很久,已经变老了的孩子回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太累了。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希尔弗斯坦以简单俐落的线条,充满诗意又带有嘲讽幽默的文字,为各个年龄的读者创造了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儿童读物里的大团圆结局,魔力和神奇的手段会在阅读它们的儿童心中造成一种疏远感和陌生感。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你给我讲的那些幸福的事情我就没有遇见,当他的玩具不走了,他会觉得那是他的错,而它再会'复活'了。相同的,制造一些20英尺高的神话英雄,只会给孩子带来因为不可能达到而产生的压力,他会总想着自己永远长不了那么高了.----谢尔·希尔弗斯坦

相关问答
编辑部的故事编辑是谁?
1个回答2024-02-17 01:43
《编辑部的故事》是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制作,该剧赵宝刚、金炎执导,葛优、张瞳、侯耀华、吕丽萍、吕齐、童正维等主演的25集喜剧电视剧。
漫画编辑的漫画编辑的工作内容
1个回答2024-03-07 16:27
接受稿件; 对内容进行审核(政治性错误检查;,规范的检查); 编排(发现问题及时更改); 校样; 交主编核阅; 技术编辑排版; 按规定日期出版; 刊后自检; 负责原稿,整理存巻。
编辑词条 白杨树
1个回答2022-07-15 21:02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全文
到底是教辅编辑好还是童书编辑好?
1个回答2024-03-16 16:21
论空则枯燥程度:教辅是很枯燥····童书编辑比教辅能强点。我做了中渣三年编辑了。社科教辅都做过。劝你做童书编辑。 论知识:如果你想给自己充电什么卖亏悄的,边工作边学学习,还是做教辅。你做三年教辅编...
全文
魔兽编辑地图仙境里面的种树技能怎么编辑?
2个回答2022-09-04 05:25
对战初始化 事件 单位 - 任意单位 发动技能效果 条件 (施放技能) 等于 树木重生 动作 可破坏物 - 选取 400.0...
全文
责任编辑和编辑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7-02 18:57
henzhuanye
责编和编辑怎么区分责编和编辑有哪些不同
1个回答2022-12-21 06:55
1、工作范围不同。编辑的范围大,责任编辑的范围小,编辑包括责任编辑。 2、工作性质不同。编辑负责组稿、编稿、审稿,责任编辑就是要对编辑的文章负责,承担稿件的直接责任。 3、职责内容不同。责编是除了负责...
全文
编辑 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08-17 22:50
编辑释义: 1.在出版部门专门处理稿件的人 2.收集资料,整理成书 3.采集串连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