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长励志故事精选?

2024-01-06 21:09

1个回答
  每一位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生一些励志故事,那么名人成长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不是糊涂是境界
  被誉为“当代草圣”的书法大师林散之1898-1989,晚年双耳失聪,但还常被人请去开会。因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清,开会纯属浪费时间,所以每次开会林老只是象征性地去一趟,待大会开始不久,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

  一次,林老像往常一样“溜会”,刚走出会场,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陪同他回家的人:“今天开会怎么没见老钱啊?”“老钱”即钱松喦,林老曾与其同住一幢楼,两人关系一直很好。陪同见林老询问,立即大声答道:“钱老是美协的,当然没来参加。”

  “那这是什么会?”林老一副惊讶的样子。陪同有些不解地望了望林老:“这是书协开会啊!”林老更惊讶了:“书协?还有书协?”陪同乐了:“林老,您可是咱们书协的名誉主席啊!”林老一路嘀咕著“还有书协”,走回了家。

  如果说普通人把“作协”误作“做鞋的”,而把“书协”误作“输了鞋的”,还可以当做笑话来听,而身为书协名誉主席的林散之,竟不知世上还有个“书协”,这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了。

  仔细分析一下,林老不知书协,大概有这样几种可能:一是他老糊涂了,得了健忘症;二是他生性幽默,故意逗乐;三是他挂名太多,一时忘了书协;四是他淡薄名利,把时间全用在了创作上,而对除此之外的事物无动于衷。

  先看前两条:我们知道,林老一生身体强健、思路清晰、创作活跃,活了90多岁,即使临去世前数月仍在挥毫不辍,因此糊涂一说不能成立。倒是幽默有一些可能,不过我们从林老听到“书协”二字时的惊讶程度来判断,幽默一说似乎也站不住脚。

  再看第三条:挂名太多!当今社会,的确有一些官员喜欢附庸风雅,为了显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喜欢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特别是艺术领域挂个名,什么名誉主席、名誉会长啦等等,挂的名多了,有时自然就难免会张冠李戴,不知所云。

  这些官员显然不能和林老同日而语,纵观林老一生,他始终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终生潜心诗书画,虽然曾做过“七品芝麻官”江浦副县长,但他对权位从不迷恋。到了晚年,他更是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到了艺术创作中,曾自谓“一切不与人争,只与古人争一地位”,这样一位把毕生都奉献给他所热爱的艺术事业,有着“笑把浮名让世人”境界的大艺术家,怎么会对书斋外的喧嚣、浮名动心呢?

  可见,这个书协名誉主席,只因没人“敢”挂林老晚年名满天下,当时曾流传这样一则轶事。郭沫若来南京,有人请赐墨宝,郭沫若当即拒绝:“有林散之在南京,我岂敢在南京写字!”,才“众望所归”地被“挂”到了林老身上。这个名虽挂得“专业对口”,但其实并非林老所愿,他自然也就不会把这样的虚名放在心上了,以至于闹出了不知世间有书协的“笑话”,这和某财政局局长竟然不知“农民也是纳税人”之类的笑话完全是两码事。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郑振铎炒股
  作者:龙振昼

  1942年6月,抗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使得中国政局动荡,经济也遭受重创。由于物质匮乏,满目疮痍的中国物价逐日飞涨。如何赚钱维持生计,成了国人心中的头等大事。

  处于象牙塔中的文人,也感知到了这种“生之艰”。著名作家郑振铎的妻子高君箴,有次买菜回家,发现忘了买丈夫最爱吃的莲藕,待到转回市场时,价格已经翻了一倍。那晚有朋友造访,谈及当时的形势,郑振铎对朋友说:“太可怕了,今后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

  朋友对他说:“我听说最近股票市场正在兴起,有很多人买股票赚了钱。”

  郑振铎闻言,详细向朋友打听了相关事宜,觉得这是一个生财之道。其时,因战事的影响,好多报社稿费低,且经常因故停刊。依赖稿费过日子的郑振铎考虑来考虑去,最终痛下决心试一试投资股票。在征求家人的意见时,他对妻子说:“我先购买一些股票,试试效果如何。”

  初入股市的那几天,郑振铎频繁奔波于银行与股市之间,原本就清瘦的他,不几日,就更显憔悴。

  有一天,郑振铎在路上碰到好友老舍,老舍见他这副模样,关切地问他:“听说你近来炒股,怎样了?”

  郑振铎听后,幽幽一叹:“我每天都去股票交易市场,看到股票价格上上下下,心里的变化如天气一般忐忑不安。我这一生还从来没有那么在意过一件事情,为此甚至茶饭不思。所以,我决定,到此为止吧。”

  老舍听后,同情地看着郑振铎,说:“每天那么疲于奔命,这样的行为无非是为了利益,股市浮沉,人心随之,太可怕了。”

  第二天,郑振铎来到投票交易市场,股票又大跌。他咬咬牙,卖掉了手中最后一只名叫“新光”的股票。算下来,单单这只股票,他就净亏了16万余元。

  回到家里,本来亏得很惨的郑振铎却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坐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后,他拿起自己最喜欢的书本,又开始沉浸于文字的世界。“书可荡涤尘心,更有助于修养。”当晚,从残酷的股市中折戟而归的一代文学家,在日记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也许,这就是用惨重的代价,换来的领悟吧。
  名人成长励志故事:化繁为简的品质人生
  作者:阙政

  陈道明出生于天津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父亲用《道德经》的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他取了名字。巧合的是,陈道明本人也总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人觉得他一本正经、严肃刻板、清高傲气,也有人觉得他低调淡泊、认真随和、谦谦君子。

  只是,在旁人看来是难以捉摸,在陈道明本人眼里,每一步却都有迹可循。他说:“我是一个严格按照自己逻辑生活的人。”

  当演员从来不是理想

  当演员,也许从来就不是陈道明的理想。“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那时候演艺界都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奢望。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薰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今年60整的陈道明如此自述道,“那个年代的父母看不起这个职业。现在倒好,父母都把孩子往里头塞,因为它变成了一条走向名利场的捷径。”

  从大锅饭时代走来的陈道明,不善于争抢,也不著急功成名就,因为在当年,无论演主角还是龙套,拿的夜宵补助都是2毛5,吃不饱,也饿不著。

  直到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浪袭来,陈道明依然处在半红不紫的状态:演过几部影视剧,也当过主角,但生活似乎依然照着它本来的节奏,不急也不徐。

  真正让他尝到成名滋味的,一定是《围城》。这部改编自钱钟书同名小说,由黄蜀芹导演,陈道明、葛优、英达等主演的电视剧,在当年可谓街知巷闻,迄今仍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座高峰。

  火了之后,怎么会没有飘飘然?现在也许很难想象,出了名难采访的陈道明,当年也曾对记者十分热情,对媒体采访来者不拒。更难想象,90年代时,陈道明还会亲自去聊天室会粉丝,和粉丝聊天。

  不过,他很快就对此厌倦。“没过两三年我就明白了,我不可以这样,如果你是精神上的暴发户,你的生活质量会很差,所以我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我就觉得以前我的生活状态有时候近乎可笑,也比较可怜,摇头晃脑地,觉得自己是回事儿,莫名其妙地。有时候我们拎不清个性和狂妄。现在有很多人把狂妄当个性用。我走过那个年代,这个职业容易让人们这样,有时候不是本性想这样。伟大人物是捧出来的。”

  化繁为简的生活哲学

  反省之后,陈道明的全部生活哲学,几乎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化繁为简。

  有人说,他把入世当作出世的方法。其实不用说得这么玄,他只是把演员当作他曾经向往的医生、律师、外交官——不外乎都是一份工作。

  当年拍《围城》,精工细作,10集电视剧拍了足足100天,如今看来可谓奢侈。但这种“奢侈”在陈道明身上屡屡上演——30集《末代皇帝》他拍了4年;《康熙王朝》没有他戏份的时候也在现场;拍《楚汉传奇》的6个月,一直把刘邦的戏服穿身上,穿回家;在片场从来不带工作椅,成天站着保持入戏的亢奋状态……

  拜这种敬业认真所赐,陈道明开始了他“演什么像什么”的演艺生涯。难的不是演皇帝像皇帝,演知识分子像知识分子,而在于,演康熙和演秦始皇不同,演方鸿渐和演陆焉识不同。同类角色之间微妙的差异,才是见演员功力之处。

  除了演戏,陈道明仿佛与整个文艺界都若即若离。有时候朋友找他帮忙客串,盛情难却他也会接下,比如《无间道3:终极无间》,但还是会直截了当地说:“以后这种片子别找我,因为我就是一块狗皮膏药。”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陈道明不喜欢应酬饭局。在演艺圈,一个熟人带着两个陌生人来,一顿饭吃下来就都成了熟人。但陈道明偏偏对此很反感。“只要有陌生人在的场合,他就以听为主,基本不说话。跟熟人吃饭他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什么都聊,但有一点:他不说段子,不开低阶玩笑。要是有人说起什么带点色彩的段子,他就会和气地来一句:咱说点别的成吗?整个做派,都很像那种老派的文人,矜持,低调。”

  他把和人应酬的精力全都放到了演戏上。谁都知道陈道明非常挑戏:“我上戏的原则是这样的:制片人来跟我谈上戏,我首先看你剧本怎么样,如果剧本不错,我再和制片人见面谈合作,问他戏的成本是多少。如果说是一般的戏,成本又不高,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上。为什么呢?你给我这么高的价码,其他演员你请什么人呢?阿猫阿狗吗?你靠着我耍大刀去?所以我不会上的。”

  “我不认为我最好,我也不认为我最贵,我永远是看片论酬,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不上就是不上。”陈道明说。现在,他拍戏之前会让女儿帮忙参谋剧本,“如果她说不爱看,那80后观众就够呛了。”

  不拍戏的时候,他会找固定的牌友打麻将。不是赌瘾大,而是一天戏拍下来,满脑子都是角色台词,需要放松一下。有时他也会选择弹钢琴来进行调整。

  不敷衍不应酬也不争辩

  认真的人,总是容易显得较真。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高,对别人自然也低不了。

  最近,关于陈道明的新闻里,有一条传遍了朋友圈,那就是“坐地为记者改稿”。其实,审稿改稿对陈道明而言并非第一次。十多年前,北京娱乐信报记者采访完陈道明后也遇到过“审稿”的待遇:“陈道明让我在发稿前,把成稿给他先‘预览’,他是一个对文字要求很严格的人。”甚至在采访前还有“约法三章”:“不喜欢概念性的采访。不能像审问。采访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做了陈道明二十多年经纪人的王京花说:“这么多年,陈道明从来没有为自己要求过一个字的宣传。”陈道明的朋友也认为他对待采访非常谨慎:“怕得罪人,也怕别人误解他的意思,写出来的并非自己本意。他觉得表述不准确对大家都是伤害,说到底是知识分子的孤傲,自己认同自己就够了,不需要别人吹捧。”显然,对个人名誉,他看得比名利更重。

  而陈道明本人也曾说:“采访,就像扎针抽血,你找准了我的脉,就能抽出血来;找不准脉,你扎得我浑身窟窿,也什么都得不到。”如果发现来访者没有做足功课,他会直接批评,根本不在乎维持表面上虚伪的和气。而一旦被问及个人隐私,比如家庭、物质生活、住什么样的房子,他更会立即开启自我保护模式,打断、抢白,甚或直接走人,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即使对待圈中权贵,陈道明仍是如此。如此直来直去的个性,说到底终归还是得罪人。但在陈道明,这也许不是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是不想再装睡。

  和熟悉的朋友一起吃饭时,他会流露出对于一些年轻演员的不满:明明台词都没记住,在现场却还找各种借口,什么改词啦,这里不该这么说啦……做演员就该管好你自己的事。有些演员,晚上都不知道跑哪儿去,台词都背不好,还特别装。但他的厚道在于,从不点名批评其他人,即使是对着最熟悉的朋友。

  而对于自己面临的各种非议,他却自称“向来是有心理准备的”,“就像天冷了,就加件衣服,而天热了,再脱件一样”。

  玩儿也玩得很认真

  如此油盐不进,难免给人刻板、难相处的印象。但在他的朋友们眼中,陈道明却是一个幽默善良,很懂得生活情趣的人。

  “不开心的时候我会弹钢琴去。”其实不仅是钢琴弹得好,琴棋书画,陈道明都会一点,水准还不低。对待闲情,他也和演戏一样认真,打高尔夫打到了业余组全国冠军。

  而直到他写下那篇60自述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陈道明不仅会琴棋书画高尔夫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还在自己家弄了“一个很大的房间,专门用来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缝所用的工具,这几项手工活我都还算拿手”。女儿格格13岁就只身赴英国留学,思女心切的时候,陈道明会自己给女儿缝衣服。

  谈起他的爱车,陈道明也是津津乐道。淡泊名利的他,并不排斥物质生活,只是会选择和他气质相符的产品:细致认真,低调大气,看重内在。他的最新座驾是沃尔沃新上市的XC90,全球 *** 版编号“1919”,正应和了他曾经拍过的电视剧《我的1919》。

  “我喜欢车。”陈道明说,“各行各业面对的问题,其实都是是否用心去做。商业和演艺,都离不开认真二字。我知道沃尔沃很早,最早知道它的故事是安全。据说,沃尔沃原来是做坦克出身的,飞机也做,等到沃尔沃汽车进中国的时候,我又认识到它的质量,现在更加认识到了它的环保。让我惊讶的不仅是这个系列投资了110亿美元进行研发,还有人性的考量,这不是一般汽车公司讲利益可以考虑到的——比如语言声控,能够支配汽车的某些部位;比如260个电脑,在一部汽车上有那么大的科技含量;还包括汽车通风,搁那儿一个月能自动转换空气,外边空气不好,自动给你遮蔽……这不是一般汽车可以做到的。”

  爱女心切的他原本想把这款车送给他的女婿,“后来我一琢磨,仔细一下做工,决定还是我开吧。”

  外人也许很少看到陈道明也会开玩笑,但在他的朋友看来,他私底下却一直是个很放松的人,爱开玩笑,时不时来点冷幽默。

  也许,这正是陈道明被他的经纪人称为“无法模仿”的原因。在全世界都忙着成功的时候,他无为而治。当人人都不服老,明星纷纷打满玻尿酸重出江湖的时候,他早就怀抱着沉稳的心态,“消极被动”,逆时代而行。当整个演艺圈都在崇尚高情商,忙着“自黑”的时候,他连“自白”都不怎么情愿。他的段位赋予了他今时今日如此“任性”的资本,换作其他人去学,必死无疑。他很可能是唯一一个,自己不把自己当明星,但观众仍然视他为明星的演员。
相关问答
青春励志的名人名言摘选
1个回答2024-04-18 10:43
关于青春励志的名人名言摘选   1、青春是块原料,迟早要制作成形。 ——莎士比亚   2、呵,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无论是生还是死,呵!莫回首,莫泄气...
全文
鼓励自己的励志句子(精选80句)
1个回答2024-02-04 17:36
1、刚被搅动过的湖心,正在安静。 2、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3、一件东西一旦拥有,便马上贬值。 4、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历不知难。 5、人情世故要看透,赤子之心不可无...
全文
精选治愈心灵的励志格言
1个回答2024-01-18 15:26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至达则至容:容人容物容事容天容地,一个人到无所不容时,则为万物所容。宽恕是人类最能解脱外在障碍的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励志格言,希...
全文
选择大于努力的励志句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7 01:00
1、人生最大的成本,就是在错误的人际圈里,不知不觉耗尽一生,碌碌无为度过一生。人生最大的喜悦,就是遇见彼此那一盏灯,你点燃我的激情,我点燃你的梦想。选择大于努力,一个正确的决定改变你的一生! 2...
全文
励志名人名言语录大全(精选78句)
1个回答2024-03-11 03:37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赫胥黎 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高尔基 4、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5、忍耐是涌起期望的技...
全文
选择大于努力励志句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5 15:02
选择大于努力励志句子有: 1、在西藏,再努力也烧不开一壶水,说明环境很重要。 2、骑自行车,再努力也追不上宝马,说明平台很重要。 3、男人,再优秀,没女人也生不下孩子,说明合作很重要。 ...
全文
励志类创作者身份应该选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07:21
创作者身份是什么意思,创作者身份类别。创作者身份就是相当于给我们自己定位,因为只有定位明确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轨道,不至于在运营的过程中跑偏。励志类素材多为情感类,所以建议选择情感...
全文
励志的成语精选_鼓励人的励志成语
1个回答2024-01-04 17:28
  言简意亥的 成语 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 故事 ,是中华 文化 智慧的结晶。下面请欣赏我给你带来精选的励志成语,希望能帮到你。   励志的成语集锦 ...
全文
关于航天事业的励志祝福语大全精选
1个回答2024-01-29 19:02
      又是一个历史性的一刻,神州十二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走过无数个春秋,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逐梦九天!大家都有什么祝福语想说呢?下面是由励志的句子网站小编为大...
全文
励志故事选集
1个回答2023-11-09 08:25
面向观众站足3分钟   米歇尔·贝楚齐亚尼是法国的爵士钢琴家。从小,他得了一种罕见的“成骨发育不全症”,骨头犹如玻璃般易碎。他身材矮小,双腿内弯,就连钢琴座也得依靠他人抱上去。他成了天生的侏儒...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