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25课文言文《矛与盾》课后题答案

2024-01-07 00:09

1个回答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相关问答
英语精通六年级上册第25课翻译
1个回答2022-09-27 08:25
加油,奥利给!!!!
自相矛盾一篇课文总得说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27 03:09
自相矛盾是一篇寓言故事 主要是讲了自相矛盾的道理,就是说话有漏洞,前后矛盾。
课文《自相矛盾》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1-22 03:31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
全文
自相矛盾课文意思翻译
1个回答2024-01-23 15:53
自相矛盾课文意思翻译介绍如下: 《自相矛盾》的译文: 有个楚国人同时卖盾和矛。他赞誉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十圆团分锋利,没有什...
全文
有关“矛与盾”的问题~1.什么是寓言?1.“矛”指什么?“盾”指什么?3.课文讲...
1个回答2024-01-20 02:08
1.什么是寓言:1、由来:「寓言」一词,最早见於《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2、...
全文
六年级上册第25课《挑柴》有感
1个回答2024-01-29 19:09
   星期五,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25课《挑柴》。这是乔传藻写的一篇回忆散文。文中记叙了“我”第一次挑柴的经历:“我”一家刚搬来峨山不久。峨山的小伙伴邀“我”一起去砍柴。刚开始“我”觉得很新鲜。但后来,...
全文
六年级下册数学金牌课课练答案。
1个回答2022-12-19 20:25
你自不能写啊。
自相矛盾新编课本剧 [自相矛盾新编]
1个回答2024-01-27 08:10
  矛和盾是冷兵器时代常用的两种作战武器,矛是用来进攻的,盾是用来防御的。话说战国时的赵国由于朝廷兵工厂生产能力有限,赵王颁发圣旨,允许民间生产矛和盾。  有一个叫虎父的人抓住商机,筹措银两,开起了第...
全文
译林版英语课课练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答案
1个回答2023-01-14 02:16
零五网什么答案都有!
课本剧表演选自相矛盾表演理由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4 15:39
课本剧表演的理由就是自相矛盾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他想把这个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