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的孩子,离开天天带着他的最亲的人,他的心里会痛苦吗?

2024-01-07 03:18

1个回答
曾经听一位老人说:"带孙子太累了,不想帮忙,等他大点了买点礼物给点钱,他就会和你很亲了。"

是这样的吗?孩子小就没有记忆吗?我觉得不是。

我两岁半上的幼儿园,当时哭了好久。

我们班主任姓彭,我到现在还记得她的模样,黑黑胖胖的。

记忆最深的是我发烧了等妈妈来接,她陪着我讲故事看时钟。

当时感觉很温暖,到现在二十几年了每每想起来还是像昨天一样。

我生完小久久在家坐的月子,第七天他和我妈妈睡,很乖。

现在两岁半,暑假回家孩子会和我说晚安,和外婆一起睡。

奶奶节假日会来,也会给他买衣服和玩具。但是每次小久久抱着被子和枕头说好了和奶奶睡,关灯的那一刻他就会哭着找妈妈。

所以,我觉得孩子他会懂得,真心的陪伴永远是值得的。

三岁以前,父母让孩子感到安全 。虽然很多人觉得带三岁之前的孩子是最苦最累的,而且孩子对三岁以前的记忆是零星的、潜在的。

其实孩子在这短暂的时期对接触的人与事,对陌生环境的感知,的确能影响以后的很多行为。

举个例子来说,由于身心发育的不完全,孩子对外界的事物是陌生的,因此他缺乏安全感。对他而言,可能喝着母乳就是安全,躺在妈妈臂弯里就是安全,被妈妈亲亲就是安全……

他能够感知的,家庭的温暖,世界的爱,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态度,都是这时候形成的。

说起陈美龄,我们应该都不会太陌生,这位香港歌星兼女博士,更是将三个儿子都送进了斯坦福。

她曾经说,自己并不提倡把小孩子交给别人带,还是在父母身边长大比较好,尤其是3岁之前,一定要父母教养,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曾经,有人提议产假最好能放三年,因为孩子的三岁前是最重要的时期,需要更多的妈妈的陪伴。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也是短暂的,好好把握这段时间,孩子就能很好地与妈妈分离。

题主,你好!

看到这个问题,很想分享一下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事情。

我女儿出生以后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带,老公每天下班回来会哄哄抱抱,但自然她最亲近的人还是我。

去年底,我老公因为回国开会,把我们娘仨儿留在美国;然后因为签证问题滞留了三个月还散禅没有回来。我带着两个孩子实在待不住了,就回国找他。

那时我女儿才一岁半,看到爸爸她每天都很高兴。但很不巧的是我老公的签证在我们回去一个星期左右就下来了,然后他又到了美国,把我们留在了国内。

他走了之后,我女儿的心情明显变得非常低落,一整天都不笑的,又非常黏人,时刻都要黏着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到六月底我带她回我爸家(我爸是老师,放暑假了),我爸他们天天陪她、逗她,这时她才重新开始露出笑容。

不到两岁的孩子对并不是最亲近的人都有这么强烈的感受,更何况是比这大的孩子对最亲近的人离开呢?

所以我觉得他们是会痛苦的,虽然他们可能表现很正常,但可能只是不会表达而已,并不代表没有痛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他天天带的亲人,肯定会痛苦的。

虽然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我的大弟就是这样的情况。

母亲生下两个双胞胎弟弟后,身体很差,大姨照顾她一个月后,因为要回自己家,可前尘看着虚弱的母亲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实属不易,便把大弟接到了她家,直到他什么都会说了才送回来。

虽然回来了,可他的心还在大姨那,每当他犯了错,我们吵他的时候,或者不小心摔疼的时候,他不像小弟那样哭喊着叫“妈”,而是像表哥那样喊着找娘,我们听了他这样叫,总会哈哈大笑,学着他叫“我娘,我娘。”可当把他牵到母亲的身边,即便母亲搂着他,他身子还是往外挣,嘴里不停地喊:“我找娘,我找娘……”

白天有人玩还好,但到了天快黑时,就不行了,他总是扶着我们院里的那棵大枣树,不出去,也不进屋,在那儿戚戚切切地喊着:“娘,娘……”让人听了格外辛酸,每隔一阶段,大姨总会抽时间来看看他,那时,可能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只有那时,他才像一个有娘的孩子,在大姨面前撒娇,甚至无理取闹。

那时,他是那么小,不知离开朝夕相处的大姨,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但是,他一定会很痛苦,很思念的……

你好。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过往。

我从小是在奶奶家长大的,据说是从出生一直到快三岁慧掘禅的样子,爸爸妈妈把我接走了。那段时间我特别想奶奶,我不愿意去接触新的环境,我一直会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一直关着灯,脑袋里全是我和奶奶在一起的场景,我不敢在爸爸妈妈面前哭,于是我总是找借口早早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可能还不懂得亲情是什么,我只知道我和奶奶生活在的这段时间,我很快乐很开心,她是我的依靠,她是我的唯一,我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无论我做了什么我都可以去找他。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离开了我,唯一的依靠我很缺乏安全感,我不知道我在接下来的时间,如果我犯错了,如果我发生了什么,我应该去找谁,他们不会对我横眉竖眼吗?我已经习惯了我和奶奶的一切,习惯了他早起会在我的额头亲亲,习惯了奶奶做的早饭,习惯了在奶奶身边撒娇。

虽然我现在已年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当我回忆起我快三岁那年的记忆,脑袋里依然是一片黑暗的,甚至我现在对分离离别,我有说不出的落寞。我特别讨厌去机场火车站,甚至我在去外地上学的时候,我从来不会让大家来送我,当然我也不会去送别人,我的同学可能觉得我很冷漠,其实我自己知道这是原生家庭里给我的阴影。

这是我的故事。这一段往事我很少给人提起,因为我不愿意分享,也不愿意说出。从我的心底里我知道那是我的难过,那是我不能触碰的难过。我们不能说年少不懂事,虽然年少,可是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 情感 ,所以一旦有自己的 情感 ,我们就能分清自己的喜怒哀乐。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自己的亲人一定是难过的。也一定会有安全感的缺失,他会踌躇不安,他不知应该如何走下去,对于大人来说,你会拥有整个世界,可是对于孩子你才是他的整个世界,如果最亲的你已经离开,他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接下来的路。

在很多年前著名的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了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出生后在适应的环境当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景式的思维方式与表现能力,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时候从孩子出生到两岁,虽然孩子是婴儿时期,但是他们这个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心里的感觉。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是有自己的情绪和思维的,如果你离开了他,他是能感知到自己的难过和不舍,只是他不能说出他不能很好的表达而已。

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认知的第2个阶段,也就是学前期前运算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他们已经出现了表象思维,这个时候他们会有依赖的表象,或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等等一些不同的思维阶段。那个时候的孩子,他除了能感知自己的情绪,他也能感知周围的情绪。他已经从一个婴儿时期跨度到了学前时期了。

当然上诉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孩子的认知,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从孩子本身出发的话,我们只要是当过父母的,我们也一定能知道,两岁半的孩子知道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他已经能够独立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的他是有自己的心理发展历程的。

我的儿子小豆瓣现在快三岁了,我刚刚经历过他的两岁半,在这段时间,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自己的主张,他会告诉我妈妈,如果你不在,我会想你妈妈,如果你离开了,我会哭,因为我很难过。

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是要抱抱他,因为我上了一天的班,一天没有见到他了,他说他想抱抱我。所以我们也仅仅只有一天的时间没见孩子,就有了自己的谈过想法,那可以想象,如果是最亲的人离开了孩子,孩子心里的无助是有多么无奈呀。

我是豆瓣妈,愿和你一起分享有温度的 育儿 观点。

我家孩子现在2岁,从出生都现在都是我自己一手带大的,他爸爸下班有空会帮忙,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我自己带的。

孩子跟我很亲,一会不见就会满屋子找,不停地叫妈妈,上个月找好了工作,去参加一个岗前培训,一个星期不能回家,离家的第一天不敢给孩子发视频,怕自己会哭,因为自己也很想孩子。对于一直自己带大孩子的宝妈而言,和孩子离开,妈妈的痛苦一点也不会比孩子少。

第二天给孩子发视频,视频一接通孩子是笑着的,看到我后眼泪一颗一颗往下掉,哭得稀里哗啦,不停喊妈妈,孩子那么难过,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最后培训完了没去上班,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妈妈全心全意的陪伴,但是当他开始上幼儿园,上小学,比起妈妈的陪伴,孩子更需要妈妈给他做榜样。

所以我的选择是,在陪孩子的阶段就好好陪孩子,但一定不要忘了学习,提升自己,这样等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也能很好地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给孩子一个优秀的妈妈,我还在努力!

我认为孩子肯定会痛苦的

我闺女快两岁了,我一手带大的,一岁之前我要是有事出去她奶奶就能哄好,也能哄睡,但是1岁之后懂事了,记事了,每次我要出门就抱着我紧紧的,不松手,哇哇哭,怎么哄都没用,等我办完事回家就会一直抱着我不撒手,我能感觉到我回家之后她很开心,很放松,我觉得这就是孩子的安全感。

我闺女现在就是自己的东西不允许别人碰,都会说这是我的,我的玩具,我的小板凳,我的妈妈。有时候你说这个不能玩,那个碰,偏要玩,非要碰。而且啥事都喜欢亲力亲为,我拖地她也拖,我扫地她也扫,我洗衣服她也洗。还喜欢模仿,看我化妆她也自己拿眉笔画眉毛,擦口红,一边画一边说。很难管,心力交瘁,所以没少挨打。没办法我有时候实在是忍不住。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天天带着他的最亲的人,他的心里会痛苦吗?

我同事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白眼狼,自己亲力亲为照顾他,一到爷爷奶奶家就不愿意回家了。其实有时候我们不要小看孩子的发展弹性。但是如果2岁半的宝宝离开天天带他的亲人,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行。

我记得我四岁多的时候,我妈妈生病住院了,我那时候特别想妈妈,但是知道妈妈生病了,要看医生才能好,所以我拼命装坚强,等着妈妈出院那天。

妈妈在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才回家,记得妈妈回来那天,我哪也没去,就躺在妈妈的边上睡着了,而且睡了将近一天。那天我到现在都记得,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离开天天带他最亲的人,他的心里肯定会有思念和痛苦,只不过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还不会把这种思念和痛苦表达出来。如果说有多痛苦也谈不上,只是会很想妈妈。

有的妈妈,因为生活或工作的需要,有时候不得不离开孩子,比如出差工作等,所以会比较担心孩子会缺乏安全感。 宝宝的安全感来源于对妈妈(扶养者)的信任,信任妈妈,从而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宝宝才会拥有安全感,并且逐步发展最初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这种安全感会支持他们面对更广阔的未知世界以及未知的人际关系 。

如果妈妈因为现实的原因,不得不经常离开宝宝。而孩子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孩子的发展弹性还是比较大的,爸爸或祖辈都可以作为安全依恋的对象,只要为孩子提供稳定规律的生活,那么孩子也不会缺乏安全感,也不会像我们想的那样痛苦。

其实宝宝在三岁前,是不建议长时间离开天天带他的人(扶养者),因为一般来说超过两个星期会对孩子带来一定的伤害。但是在2岁前,扶养人和孩子已经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那么宝宝在2岁后是可以忍受一定的分离焦虑的,比较容易安慰 。

我家大孩子是在两岁半上的幼儿园。

那时孩子还处于懵懂状态,根本就不懂去幼儿院是干什么。记得老师把他抱上校车的时候,孩子一脸不知道干什么的表情,只是老师让摆手就摆手,让坐好就做好。

然后校车便将他带走了,我看到孩子两眼盯着我们,没有说话,也没有哭。

我们的孩子在两岁半前一直都是在远处他外婆照顾,我们每个月回去探望。估计孩子还是以为我们是在探望他,校车是要接他回外婆家。

这样过了两天后,孩子终于明白校车不是接他到外婆家,而是让他和爸爸妈妈分离,他开始哭了,不愿意去学校。就这样大概一个星期才适应幼儿园接送生活。

我家的小孩子也在外婆家照顾到1岁半接到我们身边,刚接过来的时候,孩子根本就不放我们离开她的视线。她很怕我们又把她送回外婆那里留下她一个人。

所以说如果能够不离开就把孩子带在身边,只有在妈妈身边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两岁半的孩子,离开天天带他的最亲的人,心里痛苦应该是短暂的。如果有比他大的姐姐哥哥和他一起玩,这个痛苦会很快消失。

我家女儿三岁之前离开我。她是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很快适应了。在她三岁前有两次离开我,一次是在她一岁半的时候。当时我工作很忙,中秋回老家后,就让她和奶奶在老家多住一段时间,当时她小姑家的妹妹也一岁多点,两个小朋友一起吃住,一起玩。期间我特别想念她,心里也很纠结自责,不应该这么小把她放老家。基本天天和她视频,但是女儿却一点不想念我,她过的很快乐,似乎已经把我给忘记了。这个时候她根本不想我,也不会痛苦。后来我想可能和她年龄太小有关,这么小还不知道什么叫多想念。也有可能是我们给她的安全感比较足,所以她并不害怕我不在她身边。

女儿第二次离开我是在两岁半左右,是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和姥姥玩。当时我们已经进车站候车了,姥姥姥爷在外面看着我们,女儿看到姥姥后就要出去找姥姥,姥姥也舍不舍外孙女走就过了抱起她,等到我们开始检票上车时,女儿说什么也不和我我们走,她想和姥姥在一起。没办法只能留下她,我们离开。女儿这次在姥姥家小住了半个多月,期间也没有说想我啊,姥姥细心的照顾她,带她玩,她一点不想我们了。

所以,两岁半的孩子,如果这之前孩子安全感建立好的话,孩子也比较独立,离开照顾她最多的亲人,他基本也不会哭闹太久和痛苦。

我的儿子就是两岁半,一直都是我带他。前段时间因为他的爸爸要考试,我也有点感冒,所以就把他放到了爷爷奶奶家,之前从来没有给他单独放到那里过,但是每天都有和他们视频,而且半个月就会见次面,他很喜欢爷爷奶奶。最开始以为孩子会适应,也会在那里呆。结果不是,前两天还好,第三天就不行了,中午睡醒就找妈妈,要自己装行李箱回家,哭的好伤心,后来爷爷就给他送回家了,从那次之后我儿子的性格就有点变了,回家做点什么都要看我们的脸色,特别小心翼翼的,我想可能把他送走给他造成了伤害,而且回来后特别粘人,他可能会想我是做错了什么吗,爸爸妈妈要把我送走?后来再去爷爷奶奶家也不敢玩。就一直盯着他爸爸我们两个,出去半天就开始找。所以说2岁半的小孩子真的什么都懂,而且感情特别脆弱。
相关问答
离别很痛苦么
4个回答2022-12-23 07:14
杂曲歌辞。别离曲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仗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疾解腕。所思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离别是痛苦的吗
3个回答2023-03-14 13:06
是的,离别是痛苦的,因为他象征着相思的到来,相思是很痛苦的! 不过短暂的离别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相聚,忍忍吧! 小别胜新婚啊!
为什么离别是痛苦的!
1个回答2023-06-02 10:44
离别分几种,有的是失去亲人的痛苦,有的是失去感情的痛苦,有的是失去朋友的痛苦,不关是什么痛苦,都是因为自己舍不得。
分离的痛苦 成语
1个回答2024-02-17 02:06
东南雀飞】比喻夫妻分离。 分钗破镜】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骨肉相连】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离情别绪】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妻离子散】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 人...
全文
为什么离别让人痛苦?
1个回答2023-01-17 01:55
离别固然会造成一种感伤,但是没有别离就不会有重聚的喜悦. 告别以前的朋友,你还会有许多中学的新朋友,并且你也绝对不会因此失去旧友,所以离别也可以是快乐的!~~~
所有的离别都是痛苦的吗?
1个回答2023-03-01 06:15
是的 任何离别 都很不愉快 有很多离别也让人记忆深刻,可是现实世界就是这样 心放宽些 态度转变一下 也许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呢 暂时的痛不要造就你以后永恒的伤! 记住奥 没有人可以陪你到永远 或许会有人...
全文
离别....有那么痛苦吗?
1个回答2022-12-23 06:13
1 离别不一定是痛苦,有时候可能也是一种遗憾! 更多的应该是伤感 2 离别是痛苦的,有的是解脱的,很多很多,但是享受离别后的相聚,那也是不错的。因为中间掺加了思念 很煎熬的等待。
离别痛苦吗?
2个回答2022-12-06 00:17
很多时候离别是永远的, 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 就算痛苦, 但是还是好好珍惜在一起的快乐, 不管是朋友还是曾经的恋人, 都不愿意承受生离死别的! 但是有很多分离, 是可以再见的, 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下一次...
全文
离别为什么让人这么痛苦啊
2个回答2022-12-02 12:15
猫爱上了杯子里的鱼, 终是打碎了杯子。 鱼离开水死掉了, 猫终于明白了,爱一个人 不一定非要和他在一起。 ..
离别是痛苦的吗?
1个回答2023-05-28 01:46
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离别是种人生的滋味。如果永远不分离,永远在一起,你不会体会到别的滋味。人生要尝试很多,离别,相聚。会离别就会再次相聚,不确定时间,只是确定会再相聚。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