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024-01-07 13:50

这是我们的考试题目!希望快得到解答!
1个回答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对一切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是,长期以来中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教学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对政治课存在偏见,认为政治课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学了没用; 二是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三是中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有畏难情绪。如何使学生对政治课从厌学变乐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列宁曾说过:"每个宣传员和鼓动员的艺术就在于用最有效的方法影响自己的听众,尽可能地使某个真理对他们有更大的说服务,更容易领会,留下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列宁全集》第17卷第321页) 这段话对我们教学也很有启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方没法赋予政治课趣味性、生动性,寻求增进乐趣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做到科学的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把上政治课看成是一件愉 快、幸福的事情。

一、深入浅出 政治概念、原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中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科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和掌握时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照本宣科或以抽象的语言讲解抽象的概念,必须努 力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把科学性寓于趣味性之中,借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

为了搞好形象化教学,教师要注意收集、积累丰富生动的材料,如文学艺术作品、轶闻趣事、名言俗语等等,在教学中灵活准确地加以运用。例如:为了揭示旧的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引用了曾在武汉某工厂门口出现 一副对联:"上午泡•下午泡•天天都泡,你拿奖•我拿奖•人人拿奖。"横批是:"一不做(做活)•二不休(休假)。"这副对联对"大锅饭"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我又用"上班如拉纤,做活如磨面,领钱如聚 宴,下班如放箭”这句民间俗语来描绘计划经济的企业里工人的心态,也是维妙维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在讲主观唯心主义及其错误时,为批判英国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错误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 ,我绘制了一幅漫画:贝克莱站在悬崖边,昂首阔步、视而不见、大步跨向深渊。旁边写上"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不会存在什么悬崖"。看到贝克莱那种丑态,学生不由洪堂大笑,顿时理解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荒谬。 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启发和诱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要把政治课上活,教师还要做“杂家”(一专多能),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这样课上才能挥洒自如,引人入胜。教师的语言应在准确、晓畅的基础之上富有趣味性和时代气息,具有较强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能在听课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此外,对教学中所举的事例要有所筛选,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体验又感兴趣的"活例子",以此来说明教材中抽象难懂的理 论和概念。这样做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明辨是非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中学生思维的组织性、批判性和独立性已明显加强,他们不喜欢那种一味"填""灌"的教 学方法,他们乐意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思考问题,探索真理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最大乐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重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力戒死 记硬灌的现象,使学生能够在活跃、振奋的思维工国里驰骋,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某些重要原理的教学上,通过设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争辩,能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未知的领域,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 性原理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有意提出了一个"桌子与桌子的观念谁先谁后"的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 激烈争论。有的说:"当然是先有桌子的观念啦!要不世界上第一桌子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有的说:"不对!没有桌子,怎么可能会有桌了的观念呢?""那你说第一张桌子是依据什么造出来呢?"……,大家七嘴八 舌议论开来,各执一词,各说各理。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开动思维机器、充分思考积极寻找答案的过程。所以,究竟谁是谁非,我不急于给他们下结论,而是请了几位思考较成熟的学生谈自己的见解。一位学生说:“我 想,还是先有桌子,后才产生桌子的概念。因为远古时代的桌子一定不象现在这个样子。最初的桌子是天然的,如自然界中的一块大石头、一个木头桩子,就可能是桌子。人们把捕捉到野兽放在上面分、吃,感到很方便 ,于是慢慢产生了关于桌子的概念。"我看这个学生的思路不错,及时加以肯定,进行小结。在争辩中,虽然有些问题一时难以说清楚,但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开始消除了那种"学政治没劲"的想法。

在诱导答问的过程中要注意所提问既有思维价值,又使学生经过困惑、焦虑、争论、思索最终能解决。对那些能"抛却常解另辟新径"的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要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 "虽苦犹乐",提高兴趣增强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 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学中,要不断设计出具有启示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满足。

三、避空就实 政治课教学切忌形式的单一、方法的僵化,因为那样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奇,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师特长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恰当运用 电影、电视、幻灯等手段,变静为动、动静结合,使学生具有一种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要求学生45分钟精力高度集中在黑板上是不科学的,动态的教学手段,能够松驰学生紧张的神 经,启迪学生思维。我在讲矛盾的特殊性第三点:"同一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用3张幻灯片把抗日战争中的主要矛盾--中日矛盾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的双方力量对比变化用数字和漫画打出来,学生们一目了然,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省了板书时间,效果很好。

再如,把数学计算方法引用到政治课教学中,既有新鲜感,又能以理服人。我在讲"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 资金积累"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进行数字计算:据估算,把一个婴儿抚育到16岁,平均需要2950元,其中国家和集体约需支出30%,还要安排就业,目前我国安排一个工业工人,需要新增资金1万多元。如果 少生1亿人口,两项合计能节约多少元?学生计算后得出:可节省抚育费2950亿元,两项共计12950亿元。接着我又告诉学生这笔钱相当于1989年我国全年的国民收入。这道数字计算不仅使学生很容易地领 会

到控制人口增长与积累资金的关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活泼好动,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他们要求走出课堂,扩大视野,以检验和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有鉴于此,我在几年来的教学中,总是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搞社会调查、参观和访问。如在教学"联产承包 责任制给农村带来巨大变化"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农村实地观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亲身体会联产承包责任制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许多同学反映“参加访问、调查了 解使我们增长了不少活知识也更使我们相信教科书上讲的道理。"

空洞的道理形厦化,抽象的知识居体化,使学生在活动中甚至"玩乐"中掌握了书本知蕟,在浓厚的兴趣 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四、撞心击扉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琅的追求。"唐代蕛人白居易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正充分说明激发感情在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 论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学生理解、消化并接受这些"理",必须先动之以情,要使学生信,首先自己要信,只有自己信,讲起来才有感情。教师要满腔热情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始终以高昂的热情去撞击学生的心扉, 激励、唤醒、鼓舞他们对真理的追求。例如:在讲《公有制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节中"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时,为了使学生从感情深处认识到我国公有制的建立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我带着深厚的感情给学生讲劳动人昧在旧社会受苦受难的故事,激起了大家对剥削阶级私有制的增浩。这时我又趁热打铁,用深沉的语调给学生们朗诵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偦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 耕人”等诗句。就这厌,通过情绪感染,沟通了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了教学目的。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政治课教学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 交流的过程。"亲其人、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接受、信任老师,对老师说的话、传授的知识也就乐意接受,俗话说:真情所至,顽石为开。所以,一名教师,不是一部"教书机器",而是对学生、对事业、 对知识有着执著的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的神圣使者。教学中,教师一腔热情,以饱满的精神、温和的态度、渊博的学识投入教学活动,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引起共鸣,激起学生 的学习情感。政治课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既响"了。
相关问答
启发儿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的方法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3 07:22
启发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运用提问激发儿童思维的积极性,是启发儿童回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答已知探索未知,开发儿童的创造力的重要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
全文
正面的积极思维
1个回答2024-02-22 14:52
我想列举一下我认为的正面的“思维方式”: 总是积极向上; 有建设性,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 性格开朗; 对事物持肯定态度; 心中充满善意,有同情心,有关爱心; 认真、正直、谦虚、勤奋...
全文
寻找积极的,启发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17:50
自 救 的 台 阶 人们正要填一口枯井的时候,一头驴子掉到了井里.井很深,那头驴子又很老,人们想尽办法,也没能把驴子拉出来.尽管驴子哀怜地求救叫喊,无奈之下,人们还是决定埋了它. 当第一铲泥土落在枯...
全文
寻找积极的,启发人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13:18
成功的边缘(励志故事) 一艘轮船在海上不幸遇难,有一个乘客十分幸运地在船沉之前抱住了一根木头。船沉后,他死死地抱着那根木头,在茫茫大海上随波逐流,最后,在涨潮时,他又幸运地被漂到一个林木葱茏...
全文
为什么要有积极向上的思维?
1个回答2023-08-10 23:04
看到积极思维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你才会明白,真正的强大来自我们懂得空下来,不被任何事情所困扰,作家杨大侠指出,充满希望才能赢得成长。
如何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1个回答2024-01-25 23:16
摘要:阅读教学中巧设问题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阅读教学中的设疑应注重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 关键词...
全文
求一本健康积极向上的书 介绍主要内容和作者简介还有它给我们的启发
1个回答2024-02-14 18:1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
全文
第三题!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
4个回答2022-09-29 02:11
勤奋,爱学习,有知识,懂礼貌,帮助别人的人
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
1个回答2022-05-07 20:57
shaiya
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积极急急急
2个回答2022-09-23 08:04
GG刚刚给通天干探吞吞吐吐吞吞吐吐图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