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游赤壁的故事中刻有几人?有何不同?

2024-01-07 15:56

1个回答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应当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颗米粒左右。中间高起并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升此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黄庭坚)一起看一幅书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纤迹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直视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吵竖迅,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应当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相关问答
苏东坡游赤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5-07 00:19
司马光执政后,把宋神宗贬谪的许多大臣都召回朝廷,其中有两个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和苏辙。   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苏辙在王安石手下干过事,后来,因为跟王安石合不来,被降了职到外地去了。苏轼主动要...
全文
苏东坡的《赤壁赋》是在哪里所作?
3个回答2023-02-17 12:50
《赤壁赋》是苏东坡在黄洲的赤鼻矶作的。
一首词,苏东坡《赤壁赋》
1个回答2023-03-02 06:46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
全文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你觉得怎么样?
1个回答2022-09-08 09:19
很有历史意义
苏东坡的《赤壁赋》有前后两篇,有什么不同点?
3个回答2023-01-20 18:41
《前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秋夜清幽旷渺的优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飘逸兴致。还有就是当时所处的环境不同,心境不同
【赤壁赋】中‘苏子’ 指的是什么人
1个回答2023-01-16 15:51
应该是指苏轼
三国赤壁之战的地点叫做“赤壁”,那为什么又有“东坡赤壁”的说法呢?
2个回答2022-12-28 11:00
三国赤壁之战的地点叫做“赤壁”,有叫做东坡赤壁,又名黄州赤壁,文赤壁,俗称赤壁公园,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
东坡赤壁历史名人和遗迹
1个回答2024-05-02 20:28
在晋代至北宋初,这里就建起了横江馆、涵晕楼、栖霞楼、月波楼和竹楼等著名建筑。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春,著名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因乌台诗案贬来黄州,常在此逸兴吟哦并写崐有流传千古的一词(《念奴娇·赤...
全文
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
1个回答2022-12-25 07:51
《赤壁赋》名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
全文
苏东坡 苏轼 赤壁赋 中,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的之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2-08 13:19
沛姐…… 是代词,取独一般在主谓之间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算是半句话,接下来的就是后半句……) 耳朵听到了(它),就形成了声音,眼睛看到了(它)就形成了景色。 自然而然可以知道代指清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