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梗概

2024-01-08 13:33

分别写出上部和下部。
1个回答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相关问答
求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完整版!
1个回答2022-05-07 12:37
没了,真的就没了
一句顶一万句的内容梗概
1个回答2024-03-15 20:59
《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
全文
朗读者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1个回答2023-11-24 18:01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在延津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一样,倒不出来。   人问:“老汪...
全文
求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完整版!
1个回答2022-05-05 14:52
应该就是到这了,我看过几个版本,后边也没有了。
如何评价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4个回答2022-07-06 12:57
很实在的一句话
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该怎么理解呢?
1个回答2022-04-06 14:47
这部小说主题讲的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上半部是主角杨百顺为了摆脱孤走出延津;后半部是杨百顺的女儿的孩子相继走出山西回延津,这一走一回;却道 出了中国人的千年孤独;看懂这本书需要不少的生活阅历,如果一点没...
全文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有什么消极性?
3个回答2022-05-04 10:40
《一句》里是刘震云对中国人精神生活中千百年来孤独的提炼,我读完反而觉得,真实生活中的孤独,要比书中所能传递出的孤独更加无奈和深邃。只是,文字写在那儿,你可以低头看,一个字一个字的品,生活中的孤独,以及...
全文
刘震云是谁?
2个回答2022-07-02 05:56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震云的童年读书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24 14:02
我个人认为:要写好读后感,最首要的需要他读懂文章的意义,其次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相关的感受。读后感重在感,要使感想真实、有价值,就一定要感得情真意切,当然要合乎所读文章价值取向。总之,孩子由文章想到的...
全文
刘震云是谁
1个回答2024-02-02 00:46
刘震云,1958年5月生于河南新乡延津县,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