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人物分析 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简介)如果好的话+203 个都要!

2024-01-08 18:07

孔乙己的人物分析 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简介)如果好的话+203 个都要!
1个回答
  孔乙己人物分析
  孔乙己的性格鲜明,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是个自命清高、心灵创伤、思想迂腐、心地善良的一个人.突出孔乙己这一被损害被摧残的典型形象.
  孔乙己是个多余而无用的人.他,“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平时,他的在与不在,是根本无人过问的.
  孔乙己的故事早已为大家熟悉了,现在谁都知道孔乙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其实这一悲剧人物是经过分析、概括得出的最后结论,而在小说中,孔乙己却几乎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所谓孔乙己形象的喜剧性,更多的表现为滑稽.滑稽的内涵也有多种层次,而孔乙己的滑稽主要表现在他的思想、语言、行动与外界环境的极不协调.本来是社会地位的低下,生活状况的穷困,但却不能审时度势,缺乏自知之明,总是笨拙地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掩盖自身的缺陷和丑陋之处,结果总是欲盖弥彰,显得极为滑稽可笑.
  孔乙己不是一个恶人,但它是封建科举制度制造的一个废人,他的思想早已被腐朽没落的孔孟之道塑造并定型了,他整日所思所想的不外乎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即使是在科举之路彻底断绝的情况下,也还极力保持着这种迂腐的思想,陈旧的生存方式,并在心理上还自认为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这种有意的炫耀,反而更充分表现了自身的荒谬性,暴露出内心的空虚与无望.……作为实体的孔乙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又无生活技能的人,早已与短衣帮为伍,但作为精神上的孔乙己又是始终看不起劳动人民并不甘心与他们为伍的.
  孔乙己则是被封建科举制度无情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然而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始终不明白自己穷困落魄的原因.而孔乙己极“恳切”地教“我”识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从不拖欠咸亨酒店的酒钱,这些都表明了孔乙己身上闪光的一面———正直、善良和厚道的可贵品格.
  鲁迅先生对这篇自己颇为喜爱的小说,无意同情孔乙己性格中的善良,孔乙己至死也没有将带有侮辱性的“孔乙己”从粉板上拭去.这就告诉我们,作者的创作动机是在揭露和控诉封建制度是怎样地残害扭曲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罪恶的同时,对孔乙己的迂腐、自视清高的性格及爱慕虚荣好吃懒做的恶习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鞭笞.
相关问答
孔乙己自然环境作用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2-20 17:38
烘托人物性格和特征,突出心理活动,交代时间背景,是文章更流畅更具可读性
《孔乙己》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1个回答2023-02-19 18:52
通常是交代地点、烘托人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的气氛或感情基调
孔乙己中写中秋过后的环境有何作用?
3个回答2022-07-24 00:26
写晚秋的凉爽,给孔乙己的穷途末路增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请简要分析社会环境对书籍的影响
1个回答2023-04-18 15:37
有的,戳我的头象……
《孔乙己》文中的环境描写具体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环境特点?
3个回答2022-06-17 16:08
封建的科举制度摧残人们的心灵,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孔乙己中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物:环境:情节:分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5-11 06:06
人物:孔乙己,“我” 环境:咸亨酒店 情节:“我”见证了孔乙己的潦倒生活、悲惨遭遇
孔乙己的最后一段解析
1个回答2022-12-27 14:43
“大约”说的是人们对孔乙己的生死并不关心,持冷漠态度;“的确”说明被 冷酷的封建制度吃掉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结果。
社会环境好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9 14:28
一、心满意足 白话释义:非常满足。 出处:宋·吕祖谦《晋论》中:“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翻译:都自认为江东的江山可以传万世,非常满足。 二、与民同乐 ...
全文
如何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环境,主题?
1个回答2024-01-22 11:40
概括来讲,阅读小说不仅要了解小说中所写人物、情节,还要把握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领会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思想,阅读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阅读时要把握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第二,阅...
全文
孔乙己小说的环境主要包括哪两部分?
1个回答2023-05-24 12:46
恐惧小说的环境主要也是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文章的开头基本上是社会环境,文章中秋风一天凉比一天那就是自然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