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五篇】

2024-01-08 22:01

1个回答
【 #心得体会# 导语】家校共育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充分认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共建教育意识,才能使教育的途径得以畅通,教育才能有成效,而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关键在“共”宗旨在“育”。以下是 。

1.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


  真正认识到教育,是在为人父母之后。从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到现在成长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谓是一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摸索前行。虽然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想必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我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品格高尚的有用人才。

  初上小学时,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紧张,每一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甚至是一次小测验,我们比孩子还要焦虑,总想让孩子的学习在起初打好一个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才认识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关键。从对家长的依赖学习到独立学习,每一步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引导。

  我们既不能把孩子扔给老师,单纯地让老师管教,也不能干涉老师的教育,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走偏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送到学校万事大吉,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老师的责任,其实不然,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和老师相处,很多的处世方式是来自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性格习惯方面把好关。进入高年级,我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时候在家庭里反映出来的问题,我都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毕竟孩子还没有像成年人有那么完善的是非观念,如果有不好的习惯,我会请班主任老师和我共同引导一下,疏导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才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相信班主任老师,说实话很多方面老师比我们家长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所以我选择完全信任,我相信学校教育一定是朝着我们家长希望的目标前行。

  四年的时间,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也看到了学校老师的努力,学校老师和家长及时沟通,家长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更多。家校共育,顺势而养,顺势而育,我们需要共同培养优秀的下一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2.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


  有幸于昨晚听取了亦庄实验中学组织的《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功利的心态看待考试》讲座,主讲人潘老师是十一学校的资深老师,从三个角度给众多的家长讲解的如何看待考试,考试之前家长应该做什么?考试之后家长又应该如何对待?

  通过老师的讲座,结合自己孩子的状况,两个方面感觉深有体会,一个是学习的态度;另一个就是学习的方法;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知道学习的目的,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做作业要及时完成,并认真书写,不以应付消极了事;另一个体会就是学习的方法,作为十一体系的学校,孩子在学习中要养成规划的习惯,学习中可以规划,生活中也可以规划,有一个好的规划习惯并实施落地会对学生终生受益,这一点我感觉尤为重要,这种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成绩,我们也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我们会要求孩子胜不骄败不馁,落实到我们自身上,我们也需要有合适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考试,考试好了,帮助孩子看看有没有不扎实的地方,考试差了,和孩子一起找找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还是粗心导致的?不过知易行难,面对孩子不合适的成绩的时候,还是需要磨炼心态。

  得益于十一的教育体系及亦庄实验的高素质的老师,其实家长对孩子考试成绩的影响有限,也只能做好后勤辅助工作,让孩子有正常的心态,健康的思想,按照自己的人生之路有节奏的前进,感觉潘老师的讲座最后的结束语特别好:每个孩子都是一支与众不同的花,都有自己的成长周期和成长节奏,家长能做的就是提供合适的土壤,适当的浇水常态化的施肥,防止病虫害,然后,静等花开;我们也希望孩子花开时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益能创造价值的人。

3.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作为一名孩子刚刚步入初中生活的家长,充满了各种焦虑。今天非常荣幸听了学校安排的资深教育顾问潘从红老师为家长分享的讲座“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功利的心态看待考试”的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对考试有了更宽范围的了解,之前理解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检测,考不好就是孩子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复习时间投入的不够,通过讲座认识到考试其实是对学习态度、方法、效率、兴趣、学习时间的投入、落实和孩子的心理承受压力的一个检测。

  二、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各科成绩优异,有时孩子考不好回来就是一顿教训,通过讲座认识到考不好其实检测出孩子的很多问题,每一次考试不管成绩好与坏,家长都应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思考总结,找出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三、和孩子多沟通交流,辅助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明确的学习规划,学习规划要做到有事可干,专时专用,监督孩子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进行思考总结,然后形成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要让孩子劳逸结合,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要坚持运动和阅读的好习惯,业余多参加一些公益和兴趣活动,增加孩子的知识面。

  孩子进入亦中学习和生活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充分感受到了学校方方面面为孩子们着想的氛围和老师们专业负责的精神,相信孩子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监督下会成为的自己。

4.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


  在4月23日晚7点我和家人听了潘老师的家庭教育的讲座,感触颇深。在我家娃的成长过程中,我也有很多的感触,在听潘老师讲座的过程中引发了我的一些共鸣。在这里写出来,和大家贡勉。

  一、让书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首先让孩子从小就与书为伴,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买来好多绘本,常常和孩子一起看,给她读书上面的原话,有时候我和他爸没时间,她就自己拿着书,又拽又咬又啃又扔,我们都不加以干涉。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让她感觉书就是玩具,能让人玩,没有距离感。后来,孩子渐渐长大了,我也开始看书,让孩子看到家长也喜欢看书,她会觉得看书是个有意思的事情,对书又有了很强的好奇心。在这样即喜欢又好奇的心里的驱使下,孩子能不爱上阅读吗?

  二、注意话语的潜台词。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觉得潜台词是特别重要的,每句话从家长这里说出来对于孩子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家就经常出现孩子记得我说的什么什么,但是我不记得了。就是家长跟孩子说的话,所以,家长跟孩子说的话要稍微注意一点,自己先感受一下,潜台词是什么。比如,我想要提醒孩子该写作业了,不能说"赶紧写作业,你怎么还不写?"这样让孩子听起来,觉得家长认为她是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作业是负担、是任务。家长要说"宝贝,你作业写的差不多了吧?写完了,跟妈妈聊聊天吧,可喜欢听你在学校的故事啦!"这样孩子一定觉得在妈妈心里,自己是个爱写作业的孩子,不会认为作业是个负担。

  三、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在我家,没有明显的家规,我们会激烈的讨论很多问题,在讨论过程中,经常孩子会出言反驳我们的观点,我们也从来没有对孩子的观点指手画脚,大多数都是肯定,只是我还有不同的想法,也会告诉她,让她自己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不把自己当成权威,但是,我们会做孩子的基石。让孩子觉得发生了什么事都不是事,爸爸妈妈永远是她的后盾。这样孩子的心里是稳定和充实的,是有强大的安全感的。还有,我们比较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要出去玩,一般情况下,都会三个人一起商量,时间、地点、怎么玩、玩什么。但是,也不会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父母的意见同样重要。

  这就是,我听曾老师讲座后,联想到的自身的一些情况。当我听完讲座并把它写出来后,感觉自己对育儿方面每天都能有所感受,而且,也很开心认识曾老师!

5.家校共育家长心得体会简短


  听了潘老师的讲座之后感受颇多。

  首先就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孩子每天对要干的事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认识,才能有清晰的目标,做到有事可干,避免无所事事。有了规划还不够,还要做到专时专用按照规划中的时间认真落实,提高学习效率。有了规划还要积极的去落实,如果就知道制定规划不认真落实的话,那么规划也就成了水中月。

  其次是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整个学科的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要让孩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逐渐增加阅读量,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最后就是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情况和分数。不要把分数看得那么重,不要一味的责骂和批评孩子,要帮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跟孩子一同总结失误的地方,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要给孩子一个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相关问答
大班家园共育简短内容
1个回答2024-02-04 21:51
大班家园共育内容: 1、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在家长和孩子中至关重要。 2、幼儿健康性格该如何培养,...
全文
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内容简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3 12:02
幼儿园中班家园共育简短内容有如下: 中班幼儿的家长同样应维护孩子生理器官,无意识的练习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可有意识、有打算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按期丈量幼儿听力情形,及早医治...
全文
家校共育励志短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15 03:51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
全文
学前教育共情教育方法的好处
1个回答2024-01-24 22:20
你好,采取共情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们学习成长起来。 首先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共情?共情,顾名思义就是说你对对方的想法,立场,决定等等都能够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能够以对方的视角作出最符合对...
全文
教育孩子的心得简短的,如何把孩子教育得听话
1个回答2024-02-15 07:45
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周 围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
全文
怎样加强家校合作共育
1个回答2024-01-25 12:37
一、 达成教育理念的共识 学校应向家长传播这样的理念:共享生命成长、陪伴孩子、悦纳孩子、重在参与,不参加孩子的活动,就不能共享孩子的成长,就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因此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合...
全文
爱的教育一共有几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19:31
18篇信,8篇每月例话,74篇小故事
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孩子的话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9 20:30
孩子交给了学校, 就让学校老师好好教育吧, 所以家长们不用多说, 就说,“请老师多多关照”就可以了。
共情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个回答2024-01-19 00:57
其涵义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