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怎样创设情境

2024-01-09 04:01

小学数学课怎样创设情境
1个回答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标准》还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它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数学内容去思考。教学情境一般分为情境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和情境问题化。



一、在教学中创设故事化情境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零”的认识,例题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画面上是小猫的一家,其中猫爸爸、猫妈妈及猫姐姐都钓到了数量不等的小鱼,只有猫弟弟空手而归,从猫弟弟懊恼的表情中,“零”也呼之欲出了。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猫弟弟一条也没有钓到,“一个也没有”可以用“零”表示。



二、在教学中让情境活动化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的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搭积木,使其在游戏中感知物体是有不同形状的;再引导学生把其中一些物体进行分类,依次观察每类物体,然后分别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初步认识这些形状;再让学生依次摸一摸,再次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并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类物体的特点,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观察分类-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



三、在教学中让情境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材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活动情境,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购物或模拟购物。如买1元笔记本时,学生体会到“10角就是1元”,并通过数出10角的活动,抽象出“1元=10角”。同时,学生会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认识并熟悉人民币,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积累丰富的购物经验,为使用人民币做准备。



四、在教学中让情境问题化



故事化教学情境,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更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如:在讲授《比例尺》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教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另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一开始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创设出在教学中才有的平面图,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知识。

总之,教师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同时,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学习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要以真实性为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并要以“发展性”作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这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教师在适度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面孔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
相关问答
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个回答2024-02-08 23:00
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中利用一定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环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
全文
一至三年级小学有哪些课文适合创设情境教学
1个回答2024-02-29 17:09
一年级有 《小小的船》,二年级有《一株紫丁香》、《识字6》、《雷雨》等,三年级有《秋天的雨》、《小稻秧脱险记》等。 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动...
全文
如何创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
1个回答2024-02-12 20:29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利用,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境创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好处
1个回答2024-02-07 11:32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1、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情境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能使难点化易,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2、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在情境学习中贺...
全文
如何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1个回答2024-01-26 22:29
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学习的世界里,一切那么真实,那么自然。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
全文
创设情境英语怎么说
1个回答2024-02-12 10:41
创设情境英语的说法是creating situation。 情境英语要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全文
如何创设情境教学?
1个回答2024-02-14 19:34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可以通过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笑话使学生陷入思考,然后在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1个回答2024-02-26 02:34
正确答案: 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
全文
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1个回答2023-11-30 10:08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越来越注重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求知心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全文
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_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个回答2023-11-18 22:16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求知心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情...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