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一词的由来

2024-01-09 20:08

为什么叫相声? 这个名字怎么来的? 多多指教谢谢!
1个回答
  相声的来历



  所谓相声,最初就是摹仿各种声音,如摹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及其他宇宙间各种声音等。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学鸡叫以解其危,可认为是相声的先行者。厥后历代相传,能者辈出,渐形成一种艺术。比及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上《口技》一文中所写的表演者,已具有相声之雏形。再后表演者大部摹仿人声,又在其中掺上故事,于是相声艺术,乃告成功。现在舞台上的相声艺种,有单口、双口之分;后者较易,前者较难。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它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用北京话说讲,现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讲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由一个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个演员一问一答,通常又有“一头沉”和“子母哏”两类;群口又叫“群活”,由三个以上演员表演。传统曲目以讽刺旧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和通过诙谐的叙述反映各种生活现象为主,解放后除继续发扬讽刺传统外,也有歌颂新人新事的作品。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则以《夜行记》、《买猴》、《昨天》、《帽子工厂》等影响较大。



  相声艺术较早盛行北京时,最初是设一步帐,一人坐于帐内,学兽叫、鸟叫以及各种单独的声音,听众在帐外围听。后来把它综合起来,掺进一个故事,成为较有系统的声音。这叫做“暗相声”。像当时一般流行的《醉鬼还家》、《五子闹学》等,就是最显著的例子。《醉鬼还家》段子表演情况如下:忽听见帐内好像有一人在走动,接着打门声、开门声、小儿哭声、夫妻吵架声、摔碗声、鼾睡声,依次而至。听众捧腹大笑。再后,把帐子去掉,在地上拜一长桌,一人立于桌后,学各省方言以及各行各业的叫卖声。这就叫做“明相声”。



  咸丰年间,北京有一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他原来是学京戏的,唱小花脸。后来因为照清朝规矩,不是天天能唱戏的,如斋日(祭天、祭地之日)、辰日(皇帝、皇后、太后之忌日),都必须停止动响器,当然更不能唱了。这些日子总算起来,每年多至五、六十天,各戏园就得一律停演。若赶上所谓“国孝”(即皇帝、皇后、太后死了),便要规定二十七个月不准唱戏。到光绪、西太后的国孝,虽说是缩减了,但还须百日不准动响器。百日后,不准化装唱戏,马鞭子只许用青、蓝、白三色,不准用红的。这么一来唱戏的就失业了。朱先生想出一个办法,拿白沙子撒地作字,以吸引观众。等到大家聚拢之后,他就在甬路旁边,手拿竹板(不禁止)两块作响器,唱几段小花脸数板,再说几段小故事,要钱。他还研究好了几个小段子,如:“勃勃名”、“百鸟名”、“百兽名”、“百虫名”、“青菜名”、“京戏名”等。另外,又自己编了五诉功——“胡不剌诉功”、“堆子兵诉功”、“棒子面诉功”、“夏布褂诉功”、“厨子诉功”;两本小书——《千字文》、《百家姓》等。这样他就绘声绘影地说起来了,很受群众欢迎。以后他又把京戏中《背娃入府》、《一匹布》、《打沙锅》等戏的内容,改编成小故事,在街头演唱,生意更加好了。于是每遇见辰、斋等日,他就以相声补缺,到咸丰国孝时,即正式以说相声为生了。国孝后,戏班再邀他去唱戏,均行谢绝。以后又带徒弟,即创出了这一行。



  光绪20年,西太后六十寿辰。10月10日那天,把北京城各行各业摊贩和一部分生意人,都集中于颐和园宫门外,开设临时摊子,供西太后观赏。朱先生也去了,被西太后封为八大怪之一。所谓八大怪,即:穷不怕朱绍文(说相声的),处妙高(学各种唱腔),弦子李(一人班),赵瘸子(盘杠子的),傻王(大力士),万人迷(即李德钖之父,学唱二簧梆子的),胡胡周(学唱梆子的),楞李三(耍八大锤的)。于是声名愈加显著。



  朱先生住护国寺并在该处设摊,恭王奕往游,见而奇之。审视地上沙字,真草隶篆俱备。恭王问:“你能撒多大字?”答曰:“小大由之。”恭王说:“你可到王府去,为我撒百尺见方大字一观。”朱先生背一口袋沙子到恭王府去。恭王命在花园院中撒一双钩“学”字,霎时立成。恭王在假山上遥观,结构风神俱佳。恭王大悦,当即拨给钱粮一份(即每月给三两银子,四季各给三石三斗粮食),作为酬劳。后又在罗王府得到钱粮一份,算是当时艺人中最幸运的一个了。



  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最早相声演出在清末,此间天津相声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津京两地相声演员频繁往来,许多相声演员在天津演红后,又赴全国各地演出。那末,为什么相声这一行会又在天津兴盛起来了呢?光绪初年,北京艺人玉二福因京城生意不好,只身来到天津,说单口相声,颇负时誉。后来有人说,天津相声玉二福是开山人。



  另外,还有一段缘由,也应该提一提。光绪三十二年,北京禁止说相声。原因是:有一天肃亲王穿便衣到护国寺听相声,那一天朱先生未出场。有一说“暗相声”者借地搬演。一熟人见王,问何以有兴趣听此?王面红而去。盖“暗相声”有些低级趣味,当时自命为有身份者不听。过数日肃亲王接任了北京布军统领,衙门在后门外帽儿胡同。一日,坐轿外出,前有仪仗,后有随骑,声势甚盛。后门为繁华之地,生意场子多摆于甬路两旁。王爷过来,书场、杂耍都要停止。当时有一魏昆志者,在街上说单口相声,其词雅洁,听众甚多。王在轿上问道:“这是干什么的?”随人答:“是说相声的。”王忽然想起数日前在护国寺被窘事,立命轰走。看街的与魏有隙,遂大色怀喊道:“王爷有令,说相声的滚开!”魏站在桌子上大嚷:“冤枉!”王停轿询问。魏说:“说相声的也是人,为什么不准人说话?”王大怒,命人将魏按倒,打了四十鞭子,带枷游街示众三日。第二天,统领衙门通令全城,说相声的一律禁止。于是相声艺人只好改说评书糊口,北京相声由是衰落。直至光绪三十四年,肃亲王卸任后,始开禁。



  清末民初,在北京扬名的相声演员有“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们都曾来津演出。建国前,天津的著名相声演员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称),张寿臣(有“幽默大师”之称),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建国后,活跃在天津舞台上的相声演员还有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声传统曲目有300余段。 天津虽然不是相声的故乡,但的确是培育相声成长发展的一块沃土。天津人民喜欢相声,相声也为天津人民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笑声。
相关问答
“超级血色月全食”登场在即 ,月全食是一种什么现象?
3个回答2023-02-10 13:03
其实就是太阳投射过来的光把月球挡住了。所以在地球上看月亮就是一个圈儿。
赵露思是谁旗下的艺人?为什么她会屡次蹭其他女艺人热度?
3个回答2023-02-10 13:03
赵露思是银河酷娱的艺人,这个公司还有刘特、漆培鑫等艺人。她总是蹭热度是因为想尽快提高自己热度吧,毕竟她蹭热度的那些艺人都比她红。
问你个问题,一张纸,一个气球和一条绳子能做成什么
1个回答2023-02-10 13:04
我会把吹胀的气球拧成一个人型(无四肢),再把纸裹在气球上,做成裙子.然后用绳子在气球腰间系成蝴蝶结状,就像天使的翅膀,取名--守护.
男生明明跟你说有点困想睡觉了,然后我跟他说了“晚安”为什么过了一个半小时他又给我发一个表情包?
2个回答2023-02-10 13:04
本来是来了睡意的,但脑海里总是想起你,又睡不着了,所以发个表情包给你试试,看你睡着了没有。
女朋友对我说我想要你的温柔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0 13:04
每个人,在感情开始之初,都希望能有个完美的结局,希望能够和自己相爱的人白头偕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 可能一开始,两个人的感情真的很好,毕竟在热恋期,对彼此还很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好好...
全文
魔兽世界猎人必刷的声望
2个回答2023-02-10 13:04
这位朋友没有理解你的意思,作为LR,必刷的声望有塞纳里奥远征队声望,沙城声望,还有奥尔多或者占星者声望,为什么只有这3个,肩膀和头的FM必须要声望才能买到的,所以塞纳里奥远征队和奥尔多或者占星者必刷,...
全文
一波未平得下半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10 13:05
下一句为:一波又起。 释 义: 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说明文答题方法
2个回答2023-02-10 13:05
1 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3 概括说明的内容: (这个要靠你自己的阅读能力了)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模状貌(加描写也对)、做比拟、分类别、做诠释、列图标、...
全文
钟繇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2-10 13:05
钟繇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贺捷表》(即《贺克捷表》、《戎路表》)、《荐季直表》、《力命表》、《还示表》,以及王羲之临写的《尚书宣示表》、《丙舍帖》等。
维持友情的因素有哪些?
3个回答2023-02-10 13:05
维持友情肯定是两个人兴趣相投,而且彼此都很重视。想维持友情就经常保持沟通,不要断了联系。逢年过节的多走动走动,平时多聚会,出去吃饭逛街。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