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幼儿的幼小衔接

2024-01-10 11:11

1个回答
一、帮助幼儿完成角色转变
即将进入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在进行角色转换时思想上会产生落差,让他们提前感受小学校园的学习生活,可以更好地协调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和衔接。例如,可以与幼儿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通过活动“我想知道的小学知识”,鼓励幼儿与邻居的小学生哥哥姐姐交朋友,在交往过程中完成由幼儿自己设计提问的调查问卷。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也意识到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劳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此外,多给幼儿正面的引导,告诉他们:“你们在幼儿园表现得很好,所以可以上小学了,那里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老师还会给你们讲许多好听的故事,你们会学到更多的本领哦!”使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希望和期待,提高上学的兴趣。还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感受小学校园的学习气氛和生活环境,逐渐完成思想上的过渡。
二、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都要认真执行学校和教师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制、自控和执行能力。进入大班后,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和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知道不遵守规则所带来的后果。例如,每天回园时制定准时回园表,如果幼儿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后回园就是迟到了,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到迟到表上,而准时的幼儿可以获得红花奖励。同时,可以在家长会上与家长讲解小学的迟到惩罚,及早共同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例如,在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中,要求幼儿每一次活动前都要在教师的提醒下按时喝水、上厕所,如果没有去就要等到下一个活动结束后才能去做这些事情了。又如,学生小明在看图书的时候因为时常抢别人的图书而得不到小朋友的喜爱,小朋友都渐渐远离了小明。这些都是幼儿不遵守活动或生活规则导致的。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时,教师要把细节要求和后果向幼儿交代清楚,而且要坚持执行,利用一些奖励及时表扬在某个活动中能遵守规则的幼儿,激励其他幼儿自觉地去学习、遵守和执行各种规则。鼓励家长与幼儿园同步,在家里给幼儿制定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如吃饭、作息、游戏等,让孩子渐渐形成执行规则的意识和习惯。
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教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让幼儿意识到“老师或家长信任我,才会给我布置任务”,以此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例如,让幼儿完成值日生的各项管理和劳动任务;餐前擦桌、放餐巾和碟子,餐后收拾桌子上的饭粒;打理植物区,包括浇水、松土和扫除卫生等;管理其他幼儿看图书和收拾图书柜等。这些都可以在有条件的组织下让幼儿学习按要求完成。在熟悉各项值日生的工作后,幼儿就能形成自觉完成值日生任务的本领。又如,每周利用一个小本子,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以图形、单一文字、数字等)记录下教师交代的作业,回家按照记录本上的图案一件件地完成本周的小任务和作业。教师在课室环境布置中要设计完成任务公布栏,在幼儿完成各项任务后进行针对性的奖励。这些行为习惯并不是教师和家长迫使幼儿完成的,而是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完成的,这样才会对幼儿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
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园配合。在生活中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在园在家形成一致,让他们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如起床时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快速地整理好被子、穿衣、穿鞋、刷牙、整理衣装等。上床前除了完成洗刷、拉小便的同时,还要独立进行睡前安静下来的事情(如倾听故事和聆听音乐)。家长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洗澡,还可以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帮助家人做一些简单的卫生工作,如洗鞋子、洗盆子、擦桌椅、吃饭前帮助拣菜、开饭前摆放筷子和碗等。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除了大家一起谈话与交流外,请家长配合把幼儿在家里的生活自理情况拍照记录下来,制作成画报让大家欣赏和学习,让幼儿拿着画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劳动体验,分享劳动的经验和快乐。
五、培养幼儿大胆交往和合作分享的能力
学生在学校要有友好交往、善于沟通交流的能力,幼儿园更是孩子学习大胆交往、友好合作的重要阵地。交往合作首先要从说话开始,孩子要学会表达心中的想法,如借玩具时要学会使用完整的礼貌用语:“你能把这个玩具借给我玩一下吗?谢谢。”“可以,不过你要记得把我的玩具放在我的篮子里。”这些都是幼儿在与其他孩子交往时所用到的语句,教师要在日常中不断渗透,让幼儿练习各种交往时用到的语句。教师还可以开展“我做小记者”活动,指导幼儿设计主题活动,收集新闻报纸,进行新闻报道。还可以与家长设计主题问题,进行小记者采访,让幼儿通过自我报道或一问一答的锻炼,形成学习和合作的交往氛围。同时,还可以组织幼儿与邻班进行交往,设定一个时间让幼儿与邻班或弟弟妹妹班自由地进行交流、分享,这样可以避免幼儿形成霸道自私的心理和个性。幼儿园还可以定期组织大班幼儿外出参观医院、超市等场所,多开展角色合作游戏。总之,幼儿面对的是一个大集体,而不是独立的个体,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应从小事做起,让幼儿逐渐学会谦虚、对人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这些看似小的事情,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增强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在社区中,家长们也应该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靠单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作为教师,应该先认识到幼儿升入小学后的各种不适应,并估计这些变化给幼儿带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幼儿从思想、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上逐步过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让幼儿尽快、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相关问答
幼小衔接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1个回答2024-02-21 21:01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
全文
幼小衔接意义何在?你会让你家小孩上幼小衔接吗?
1个回答2024-03-16 19:19
幼小衔接的本质并不是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它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顺利、快速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我是鱼sir,一位热衷于机构评测的教育大V,同时也是一位鸡娃经验丰富的二宝爸。如果你有...
全文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个回答2024-01-30 01:30
幼儿园应为幼小衔接做好以下工作: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3)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幼儿园方面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02 01:18
幼儿园方面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
全文
幼儿园幼小衔接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6 15:52
幼小衔接是根据孩子过渡期的身心的特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为孩子入学、也为其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内容有: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进行学习动机与态度的培养,把孩子...
全文
幼小衔接幼儿园怎么做
1个回答2024-01-26 00:35
幼小衔接幼儿园做法如下: 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需要培养幼儿习惯和兴趣,发展语言能力和责任感等。 一、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幼儿全面发展...
全文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游戏化
1个回答2024-03-18 05:30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游戏化 要想在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的游戏化 首先就是要组织好幼儿以安全为主 的游戏为主 教师首先要以大爱为主 仁爱之心要让幼儿们以快乐为主
幼小衔接主要衔接哪些方面
1个回答2024-02-09 12:18
幼小衔接主要衔接方面如下: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
全文
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有什么课程?
2个回答2022-07-06 23:44
以我女儿去年去的巧问教育的幼小衔接来说吧,主要包括了学习专注能力、阅读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这些素质类的培养。之前还了解过学而思的幼小衔接,他们主要是偏向单科知识预习的,我...
全文
幼小衔接(9)几个小游戏让幼小衔接更顺畅
1个回答2024-03-21 07:20
你好,下面这个站点的小游戏比较新,种类也比较多,要什么都有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