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钟楼

温州鼓词 红楼梦
1个回答2023-07-17 06:02
想法不错,老年人都喜欢,祝你好运
鼓词的温州鼓词?
1个回答2024-03-16 12:20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西安钟鼓楼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2 02:45

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西安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

西安钟鼓楼的有关传说
1个回答2024-02-14 07:50

看到美人鱼,人们会认出华沙;看到钟楼,人们会认出西安,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早把钟楼看做古城西安的标志了。
你看她,多象一位翱翔于晴空中的飞天
仙女,翘檐临风,是她飘舞的广袖;画柱雕梁,是她五彩多姿的霓衣云裳,那光芒四射的金顶,不就是她明媚秀丽的脸庞。
关于这个集聚蕴涵着钟楼所有活力和灵性的金顶,还有着一个美丽多姿的传说哩。
很久,很久以前,西安不叫西安叫长安。可这初建的长安却不安宁,从城中心的一块地方不断地涌出水来,不时地淹毁房屋,道路。吞没人畜,大有把长安城变成海底的势头。这时,正好观音菩萨路过这里,她不忍看到长安城被毁,便托梦给城里的百姓说:“有一条孽龙在地底下兴风作浪,要把长安变成海!大众只有齐心协力挖开海眼,囚住孽龙,并在上边建造一座钟楼把它镇住,长安城才能永保长安。”于是,城里的工匠百姓便挥动铣锄,顺着冒水处挖下去,挖下去,终于挖到了有十个井口大的海眼!从上边能听到下边海浪的咆哮声,据说这海眼直通滔滔的东海呢。但这并没有吓倒城中的勇士和铁匠,他们舞刀杖剑、带着钢环铁索垂入海眼,与孽龙拚搏,终于把孽龙用钢环铁索紧紧地捆缚在一根镇海铁柱上了!勇士和铁匠们大喜,正要攀绳而上,孽龙开口说话了:“凡人百姓,尔等乐得太早了些!今日我是被云头上的菩萨用净瓶罩软了筋骨,方被你们所败,锁在菩萨抛下的这根绣花针上,但菩萨终究是要回南海的,净瓶是她从不离手的心爱珍宝,她是决不会割舍的!到那时,哼!……”人们不理会孽龙的恐吓,上来后按菩萨梦中教的办法,用半尺厚的钢板封了海眼口,并动工在上面建起了一座十多丈高的钟楼。
钟楼建起后,玻璃匠人献出了他们有生以来烧制的最大玻璃宝葫芦做钟楼的顶子。可是,当人们顺着斜桥把十人合抱不拢的大宝葫芦缓缓移上钟楼顶座,安放停当时,钟楼突然摇晃起来,玻璃顶被摔到地上,跌得粉碎!这还不算,钟楼越抖动越厉害,大有倒塌的危险!——孽龙的恐吓将变成现实,长安城又面临着被变成大海的危险!人们千方百计地加固钟楼,但都无济于事,这时,身在南海的观音菩萨被长安百姓坚持不懈、斗龙不止的精神所感动,驾云来到长安上空,在孽龙即将翻倒钟楼的霎那间,毫不犹豫地倒掷下她心爱的净瓶,那宝瓶准确地倒扣在钟楼的顶座上,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金顶,钟楼顿时风雨不动稳如泰山了,孽龙从此被镇在钟楼底下不得作恶了!
许多许多年过去了,钟楼金顶经风霜雨雪的磨炼、取日月星辰之精华,变得更加光彩夺目了。清晨,她沐浴在彩霞之中,伴着催人黎明即起的晨钟,目送着从长安东、西市起程的驮满丝绸的驼队、马帮,出安远门、经路旁土墩上立着的“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记程石碑,西去阳关到安息。钟楼金顶在夜间还熠熠放光,如逢重大节庆的夜晚,它如同一盏金灿发亮的小太阳,光芒四射,照得方圆一里地内如同白昼。更可怪的是,如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吉祥年月,它就日日夜夜的发亮放光,仿佛它也高兴得与民同乐似的。遇到灾凶年月,它就黯然失色,象一只绿锈斑斑的古铜瓶。长安城乡里外的百姓们都把它看作家乡的珍宝,并且以有此宝为荣。年高智广的老寿星们说:“钟楼顶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之磨炼,吸日月星辰天地万物之精华,已变成一块风磨宝铜了!这风磨宝铜是世上罕见之物,无价的国宝!”从此西安城乡里外的百姓们更珍爱它了。
这件宝物的事被一伙黄发碧眼的传教士知晓了,他们眼发红,计议着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里盗走中国的这件国宝,运到欧美去发横财做百万富翁。而善良的西安百姓却还被蒙在鼓里呢。
这天夜晚,这伙洋教土趁夜蜂拥至钟楼,爬上钟楼的琉璃瓦顶,卸下了风磨铜宝顶!正在这时,悬挂在钟楼上的大铁钟突然“哨哨哨哨”地惊响起来,与此同时,摆在省图书馆地上的唐景云钟和鼓楼上的大鼓也惊响起来,稍后,小雁塔下的雁塔晨钟也响起来;紧接着,西安城里郊外所有寺庙,道观的钟,鼓楼上的钟、鼓都惊响起来!百姓们纷纷向钟楼下汇集,这时钟楼宝顶也突然大放光明,把那伙强盗的鬼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众人怒吼着: “抓盗贼呀!”“卸掉他们的贼腿!看他们还敢跑到咱中国来盗宝不?!”几十个会武艺的楞小伙子,登登登飞奔上钟楼,象老鹰抓小鸡似的把强盗们一个个押了下采。众口一声地喊“打打打!打死这伙贼!”眼看着就要把这伙贼教士打死了,突然—阵马蹄声,陕西巡抚骑着高头大马率着兵丁赶来了,灯笼火把、刀光闪闪,如临大敌!众人诉说洋和尚要盗国宝,要求严惩;而巡抚却要追查打了洋和尚的“凶手”。这下犯了众怒,千百人一个声地承认自己打了洋强盗,纷纷指责巡抚包庇纵容洋强盗盗国宝。巡抚见众怒难犯,只好假惺惺地说要严惩盗宝贼,便“押解”着那伙洋和尚溜了。
保卫国宝获胜,百姓们兴高采烈,纷纷打问那天晚上是谁敲钟示警的?应该厚赏这位爱国英雄。但打问来,打问去,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敲过钟、鼓,只是人们传说,在那天夜晚,影影绰绰看见一位唐装女子,象长着翅膀似的在钟楼上空和周围飘来飞去,一定是这位飞天仙女敲钟、击鼓示警的!有人说这位仙女是钟楼的守护神;有人说,这位就是观音菩萨,她也不愿自己的宝瓶被洋人盗走!这些说法传到了陕西巡抚耳朵里,他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那伙洋和尚敢于盗国宝,是事先用上千两银子买通了他的!
此后,洋人们虽然对钟楼宝顶垂涎三尺,但未敢轻易下手。
到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有人又企图劫走钟楼金顶,但当他刚要伸出魔爪时,金顶已被观音菩萨收走。
以后的几十年,钟楼便一直没有顶,失去了往日的灵性和魅力,再加上年久失修、彩漆脱落、琉璃砖瓦破损,它衰老了,在风雨中飘摇。
“一唱雄鸡天下白”,钟楼重新披上了彩衣,恢复了青春的容颜,而且真正的“观音菩萨”——人民,又把它扣在了楼顶的基座上了,如果不信,请你来古都西安游览验证!

温州鼓词老师
1个回答2024-02-19 14:18
你去买个徐玉燕的VCD 里面开始就有徐玉燕的手机号码 直接打过去问她本人最好了
温州鼓词?
1个回答2024-03-04 18:04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温州鼓词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7 15:36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艺人们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牛筋琴、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2006年5月20日,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鼓词哪里最多?
1个回答2024-03-21 09:10

【解说】温州鼓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发源于温州瑞安。其表演形式乃一人一鼓,以瑞安方言,用鼓打着节奏连说带唱,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鼓词四大名师
1个回答2024-04-11 12:15

温州鼓词四大名师分别是阮世池、方克多、陈志雄、丁凌生。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阮世池,温州鼓词“阮派”艺术创始人。17岁以《十二红》、《五风图》等名噪浙南。其演唱语言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情传神,唱腔婉约柔和,感情细腻,檀长肢体语言,以刻画大家国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

方克多,融合有京剧腔调,吐字清晰发音纯正,唱腔腔婉转流畅,声情并茂,似戏曲又非戏曲,表白、滑口悠远,风格韵味独特。代表作有《三请樊梨花》、《红灯记》、《沙家浜》等。

陈志雄,长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韵律押韵自然,音节和谐。其代表作有《八仙贺喜》、《罗通娶亲》、《孔明点兵》、《斩狸猫》、《济公传》等。

丁凌生,词风严肃认真,表演苍劲庄重,唱腔平缓自然,吐字清晰,道白自如,用鼓轻重有度,业界称之谓“丁派”。代表作有《杨志卖刀》、《王杰》、《雷锋》、《智取威虎山》等。

西安钟楼和鼓楼哪个值得去
1个回答2024-03-16 20:46
Xi安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1200多年)、朝代最多灶亩春的城市。Xi安是第十三王朝的古都。Xi安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Xi安最有底蕴和气质的十大古建筑景点有哪些?接下来,边肖将为您盘点!
1.Xi安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
Xi安钟鼓楼是Xi安钟楼和Xi安鼓楼的合称。它位于Xi市中心,是Xi的标志性建筑。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鼓楼建在高高的长方形平台上,平台下有一个高、宽6米的南北券洞。
2.Xi安城墙
西安城墙
Xi安城墙景区以Xi安古城墙为主题,是集护城河、环城林带、顺城路为一体的环城景区。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建筑。景区规划总面积约4530****平方米,其中护城河6115****平方米,环城林带1920****平方米,城墙3591****平方米,顺城路164万平方米。Xi安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门耐凯楼、望楼、主楼、角楼、望楼、胸墙、垛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形成了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宁,北名安远。
3.大济州岛
慈恩寺
大雄宝殿是唐代长安城最著名、最宏伟的佛教寺庙,由唐力敕令修建。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氏,创建了济州。玄奘在此主持寺院事务,主导佛经翻译领域,创立汉传佛教八大门派之一的唯识宗,成为唯识宗的祖庭。大觉寺里的大雁塔是玄奘亲自修建的,所以大觉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一直为国内外佛教界所重视。
4.大雁塔
大雁塔;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代长安的金昌坊(今陕西省Xi市南)大雁塔内,又称“慈恩寺塔”。为了保存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佛经,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为五层,后盖九层,再几经楼层和高度变动,最后固定为今天所见的七层宝塔,总高64.517米,底边长25.5米。大雁塔的修建是随着佛教的传播,古印度佛教的一种建筑形式——宝塔传入中国的结果。大雁塔是保存在唐代长安城的标志之一。
5.小雁塔
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唐代长安城(今陕西省Xi市南郊)安仁坊建福寺,又称“建福寺塔”。建于唐景隆年间,是唐代长安城与大雁塔一起保存下来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密檐方砖宝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有13层,层高43.4米。它是一座精美的宝塔,是唐代佛教的建筑遗产,是佛教传入中原,融入汉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小雁塔和建福寺钟楼里的古钟叫“雁塔晨钟”,是关中八景之一。
6.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园,又称骊山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埋葬坑,位于陵墓以东1500米处。其规模之大,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是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7.Xi安华清池
华清温泉
华清池风景区位于陕西省Xi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Xi 30公里,南依骊山,北依渭水。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温泉汤池,周、秦、汉、隋唐时期的统治者,曾在这里修建了骊山堂、雒城和大兴温泉宫。
8.Xi安碑林
石柱/石碑林
碑林位于陕西省Xi市碑林区三学街15号。碑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建都长安务本广场国子监的《石台孝经》和《开城石经》。官办创始人为北宋名臣吕大中(陕西蓝田),创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收编后规模逐渐扩大。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马”中的四匹就藏在碑林中。
9.Xi安万寿八仙宫
万寿宫广场
万寿八仙宫,简称“八仙宫”,原名“八仙庙”,是Xi最大、最著名的道观。它位于Xi安东关长乐广场,这里是唐兴庆宫的所在地,也是道教主流全真教的十方丛林。万寿八仙宫,原名八仙庙,建于一个未知的时代。据乾隆《Xi安州志》和嘉庆《咸宁县志》记载,宋朝时,郑声在长乐广场遇到八仙,于是建了一座寺院祭祀。《历代真仙与道教之镜》记载,唐代颜路在会昌与钟离权相遇,得黄亮之梦而得道,这就是“八仙”故事的隐耐由来。
10.Xi安高家大院
高大院
历经百年沧桑,高家大院是Xi安保存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这种精美的建筑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包含了美学、民俗、建筑、历史等多种文化内涵。高家大院在中国不止一个,指的是历史人物或名人的故居。高家大院在安有两处:高故居位于北院门144号,兴隆巷42号高家大院为高培智故居。涿州市鼓楼北街362号还有一个高家大院。车主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