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小学生学习。能在少先队活动上讲

2024-01-11 07:17

1个回答
一、苏轼抄书 感受:要勤学,有毅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苏轼抄书】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传达人员)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去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肃然起敬),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谪降到人间的神仙之才)也!”
二、读书态度
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所以希望读者每读一遍都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三、读书方法
“八面受敌”法:即“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意思是说读书分数次来读,每次确定一个视角,有意识地掌握某一方面 内容,不要涉及旁的问题。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读,书中各方面的内容都精通了,应对起来,便能够得心应手。如他读《汉书》时列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贷等若干方面,每读一遍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几遍读下来,对这几个方面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显然比那种盲目读书,随意涉猎的方法要好得多。
相关问答
苏轼有那些值得学习的精神?
1个回答2022-09-15 16:26
乐观 无论受到怎样的打击 都能保持一颗乐观的心——一蓑烟雨任平生 旷达 从不把什么放心上 发完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的牢骚 马上鼾声如雷 博学多才 千古文章四大家 又在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首 呵呵 ...
全文
苏轼是怎么学习书法的?
1个回答2022-11-07 10:46
跟他父亲学的。
苏轼小时候有哪些有趣的学习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3:40
1、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
全文
简述苏轼生平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4 05:49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
全文
苏轼的《琴诗》中,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07 03:31
琴声从哪里来的?
苏轼为什么叫做苏轼?
1个回答2023-01-01 17:15
轼是古代车前面的扶手,处于显眼的位置,看上去可有可无,但没有却总觉的缺少点什么。希望他即使身居要位,也要懂得掩饰自己
苏轼为什么叫轼
1个回答2023-05-03 03:31
苏轼叫轼的原因如下 一个是车的前轱辘,一个是车的后轱辘都是车贴近地的部分,起这个名字的目的是希望他俩日后踏踏实实,不要忘本.苏洵《名二子》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
全文
苏轼的轼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1-02 11:2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名与字是他的父亲苏洵所起.苏洵号老泉,后世称为老苏.为苏轼与其弟苏辙的名字,老苏还有一篇《名二子说》的名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
全文
苏轼的词先写景后写人
1个回答2023-04-03 03:01
略   描绘意境要选择合适的景物,所表达的感情要与诗中所抒情怀一致。赏析语句可从意境、内容、修辞等角度进行。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