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出处

2024-01-12 15:04

1个回答

出自辩数:王守仁[明]《传习录》。

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实际行动胜过言辞,比言辞更能说明问题。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雹饥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源灶返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相关问答
防不胜防的胜和大获全胜的胜还有风景名胜的胜和以少胜多的胜分别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1-22 04:28
防不胜防的胜:尽;完。 大获全胜的胜:胜利。 风景名胜的胜:优美的(景物、境界等)。 以少胜多的胜:胜过;超过。
胜地的胜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2-06 06:27
美好的。胜解释为美好的在古文中时常出现。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好胜心强 战胜别人 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0 10:47
争强好胜 【拼 音】: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 【解 释】:困神芦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汪带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也作“争强斗胜”、“争强显...
全文
是胜者为强,还是强者为胜?
1个回答2023-02-10 04:30
有的。,看简介
人定胜天中的胜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4 15:45
克服,战胜的意思。
喜不自胜的胜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9 16:56
胜:能承受。 词 目 喜不自胜 发 音 xǐ bù zì shèng 释 义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出 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
全文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9 16:40
喜欢争强好胜的人,肯定没有什么真正比人强的本事,就算胜了别人,自然也算不上胜利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
1个回答2022-10-01 11:42
题主的断句好像有点问题,我记得曾国藩的原句应该是: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上半句“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的意思是嘴上夸夸其谈,但是没有实际能力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胜人之处。 下半句“...
全文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05 06:36
生性好强的人,本来没有强人之处,倒是谦虚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不足,低调的人,往往都有过人的绝技,本领,谋略,胸怀,…,…。
胜处的胜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23 12:05
你好,胜处的胜就是:好的意思。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