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人的毅力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毅力,最好是用什么教育方法。

2024-01-12 16:04

任何方法都可以,让大家集思广益吧!
1个回答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目标和方向,当我们的方向选对了的时候,毅力就显得十分关键。有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结果成为成功的人;有的人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做什么都没有长性,结果一生平庸甚至失败。

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为孩子制订一些具体、细小的目标,要求孩子每天坚持去做,并及时鼓励他。

2.孩子坚持做一件事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是几句赞扬的话语。

3.培养毅力可以从培养一种习惯入手,让孩子慢慢达到持之以恒。

培养孩子的毅力,家长一定自己要先有恒心、信心和耐心,这样可以给孩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孩子毅力的目的。



培养孩子的毅力需要讲技巧

生活中,父母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孩子却做了一会儿就不想做了,父母可以故意激激他,比如对孩子说: “我不相信你能地扫干净!”、“我不信你能把碗都洗干净”等等,孩子听后肯定会表示不服气,然后鼓起劲来做好原本该做好的事情。这种方法比劝说的效果更好,该注意的是,等孩子完成工作后,父母应即使鼓励他。

诱导鼓励

有时,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往往会懒得动脑筋。如果父母在边上督促他再仔细反复琢磨一会儿,并从中给予一定的启发,当孩子解决难题的时候,他便会享受到最大的满足和喜悦,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钻研的习惯。

树立榜样

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不管做任何事情,父母都应体现出榜样的力量。这对孩子来说是中无形的有效教育。

故事熏陶

孩子喜欢听故事。因此,父母可以经常有意识地给他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让故事内容感染他。

展开竞争

想让孩子把一件事情干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进行比赛,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还能让孩子最大限度的体会胜利的喜悦,当然,孩子其实很难战胜父母,可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可以故意让这他点。并在干完事情后给予孩子表扬。

最后,可能这些培养孩子毅力的方法不够完全,其实生活中,能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父母应注意点点滴滴,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恒心

谁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一项本领时,入门后进步很快, 当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前进一步很困难,如果无恒心坚持下去,也许就不再发展了。这里的坚持实际上就是一种恒心,可 见恒心对孩子的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家长,如 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恒心呢?

1.善于培养。保护。利用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孩子参加活动的积极情绪,促使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意志努力。所以,在家庭活动中增添活动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让方式灵活多变,如多采用游戏、比赛、表演、抢答、故事等形式,使活动过程本身就能吸引住孩子,这对孩子善始善终地做某件事能起促进作用。

2.帮助孩子确定具体的。可行的目标。

目标是某一行动要达到的某种意想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 态,它制约着行为的方向。一个人只有主动。自觉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才体现出他的恒心。对孩子来说,只有具体的。可行的目标,才有可能促使他去实现这 一目标。所谓具体的目标是指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必须一清二楚;所谓可行的目标是指确定的目标要与 孩子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是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的,即目标不要定得太低或太高--太低,孩子学不到新东西,没有学的兴趣;太高,孩子难以实现,即使有一定毅力的孩子也会放弃。因此,只有在短期内经过孩子的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才能激励孩子去进取。当孩子完成一个目标后,成功的喜悦会强化孩子的进取精神,激起他确定下一个目标的热 忱,从而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

3.让孩子学会自我监督。

对某件活动要持之以恒,须靠自己的自觉行为,因此,让孩子学会检查。监督自己是否朝既定的目标努力是必要的。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可以从父母的检查和鼓励开始。比如,与孩子共同确定某种活动。某个目标后,每天检查孩子完成的情况,并让孩子自我评价做得怎样,对孩子的良好 表现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够好的要引导。激励孩子改正。当孩子大一点后,可以为孩子画张自我鉴定表格,让孩子对完成学习计划、良好行为习惯。某种活动目标等情况进行打分,并定 期把自我鉴定表交给学校老师,让老师了解、表扬孩子的自觉行为,对孩子的自我监督进行监督。这样,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后,才能督促自己持之以恒地从事某种活动。



培养孩子的耐心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家长要做出榜样。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长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他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个了结。如让孩子去洗澡,应在开始烧水时就告诉孩子画好这张画后,就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别忘了认真检查画到底画完了没有,这本身就是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给孩子设置点障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要鼓励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好一件事要经过努力,才能完成。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强化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此外,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有些孩子外表很可爱,但是脾气非常大,如果有什么事情不顺他的心,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可以闹个天翻地覆,让父母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情况,父母可以分别对待。

孩子发脾气时可以先冷处理,把他暂时搁置一边,因为这时的孩子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等他略微平静下来,你可以搂他在怀里,慢慢地问他:刚才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发脾气能解决什么问题吗?能和妈妈说说你的道理吗?一定要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要想改变孩子的坏脾气,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正当的需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二、父母及家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统一,当孩子没有道理的发脾气时,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妥协。

三、父母应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大人的情绪变化,时而严厉,时而娇惯。使孩子因无所适从而爱发脾气。



孩子开朗乐观性格的培养

开朗乐观,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性格品质。调查显示,开朗乐观的人不仅较为健康,例如:癌症罹患率明显低于悲观抑郁者,而且婚姻生活较为幸福,事业上也较易获得成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具有这种正面性格呢?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塔尼可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不要对孩子限制过严

作为父母,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教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跟亲戚朋友融洽相处。此外,父母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卑下,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避免在物质上太放宽

在物质生活上过于放宽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



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

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感觉。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时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



教孩子学会摆脱困境

即便是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可能“永远快乐”。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时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忍耐,或在逆境降临之时寻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让孩子拥有适度自信

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满自卑的孩子,父母务必发现其长处发扬光大,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父母和亲友的正面肯定无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相关问答
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人的毅力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毅力,最好是用什么教育方法。
1个回答2024-01-18 12:10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目标和方向,当我们的方向选对了的时候,毅力就显得十分关键。有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结果成为成功的人;有的人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做什么都没有长性,结果一生平...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
1个回答2024-01-23 11:18
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好,常和他交流他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和他谈心。心平气和地换角度思考。这样他渐渐地就会觉得你很关心他,很为他着想。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你对他的期望,从而能够为你变得有毅力,能够坚持...
全文
怎样培养孩子的毅力
1个回答2024-02-22 16:47
其实为什么孩子没有毅力?你考虑过吗? 孩子的毅力不够,是外界吸引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家长要考虑如何为同一事物加入新的元素,把一件枯燥的事变成好玩的事物,慢慢培养孩子的毅力。 毅力...
全文
怎样培养孩子的毅力?
1个回答2024-03-02 14:37
首先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自己做一个计划;定一个目标;记在笔记本上,做好每一天的记录。慢慢让孩子养成坚持的习惯,家长可以实时辅助提醒; 在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
1个回答2024-03-13 15:58
亲,要看是多大的孩子,一般来讲,培养孩子毅力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时间,首先亲,你应该给孩子准备奖励制,比如他这次完成任务,亲可以相对的答应给他什么奖励,培养毅力,首先就要培养动力,让他有动力,亲,...
全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
1个回答2024-03-22 15:28
1、 和孩子一起学习 培养孩子的毅力应该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如果大人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和孩子共同学习,相信孩子一定会非常喜欢。 孩子的毅力不够,是外界吸引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家长要考虑如何...
全文
毅力怎么培养?
1个回答2022-11-14 17:11
很简单,两个字:坚持
怎么培养毅力?
1个回答2022-10-30 04:10
答:毅力是一个心理因素,毅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坚定的信心,产生毅力。2、强烈的愿望,产生毅力。3、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产生顽强的毅力。4、有组织的计划,可以产生毅力。5、积极行动,产生毅...
全文
怎么培养毅力!
2个回答2022-11-04 17:25
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改变。每天默含三遍,每时每刻都想着我一定会改变,那么一段时间后,你就会真的发现惊喜。每个年轻人在一定年龄都会出现类似情况,这很正常。不同的是,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改变,而有的人...
全文
怎么培养毅力?
1个回答2023-03-24 09:17
毅力的培养一开始要选择性的找到你要培养哪方面的毅力,一开始的时候最好找人监督一下,因为毅力的养成和习惯的养成是差不多的初期是最重要的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